“小”蓝莓孕育“新”希望 布拖高原蓝莓高标准种植示范园见闻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03-10 12:51:57 编辑:吕纪元
3月1日,一场小雪“描白”了布拖坝子。往年这个时候,拖觉镇石咀村村民吉力尔日早已踏上前往山西打工的火车。今年,他选择留在距家仅500米的布拖高原蓝莓高标准种植示范园务工。
一大早,吉力尔日就在蓝莓种植园忙活起来,修枝、除草、育苗……整个蓝莓种植流程,他早已了然于心。2019年,吉力尔日把土地流转给园区后,和妻子一起留了下来,在他的带动下,同村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都选择在蓝莓种植园就近就地务工。
布拖县3600亩高原蓝莓高标准种植示范园位于拖觉镇石咀村、老吉村、亚河村和补尔乡黑门子村、日久村。在与援建单位绵阳市江油市共同实施100亩高原蓝莓高标准试验种植的基础上,共流转了拖觉镇、补尔乡所辖五个村共3600亩土地,按照土地整理机械化、全程种植有机化、供水施肥自动化、园区管理智能化的高标准实施种植。
“以前自己在外面打工,妻子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一年下来除去路费和吃住费用,拿回家的只有几千元钱。”吉力尔日说,现在不用出去,不仅学到了种植技术,挣的钱比外面打工还高。
对于这份“家门口”的工作,吉力尔日十分满意。他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现在自己每月固定收入3000元,妻子也在蓝莓种植园干活,一天挣80元,一个月收入也有2000元。两口子一年下来能挣5万多元,供孩子上大学,给妻子买点首饰,过两年家里准备添置一辆小汽车……幸福新生活已经在吉力尔日的指尖悄然展开。
蓝莓种植园是吉力尔日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这越过越红火的日子得益于党的好政策。”
迈步进入“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如何扶上马,送一程?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产业帮扶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关键。
布拖县按照中央和省州部署要求,创新“一改一带三转变”的布拖模式,通过布拖财政支农资金“补”改“投”的形式,集中了全县190个行政村共5700万元的财政支农资金,量化为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建立起与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之间紧密利益联结机制。
3月,布拖的高原蓝莓高标准种植示范园进入育苗阶段,来自浙江省诸暨市的40余万株“蓝莓苗宝宝”正在21个大棚内“喝水”适应当地的土壤和天气,再过几天,它们将分别种植入土,扎根大凉山。
在蓝莓种植园项目经理刘邹青眼里,这些即将扎根凉山热土的蓝莓苗是布拖县探索乡村产业振兴路上结出的“金果果”。蓝莓种植园采取“公司+村合作社+农户”产业模式,通过“四金”建立起产业园和农户的联结机制,惠及全县190个村的群众。
刘邹青说的“四金”是指各村投入资金后获得的实实在在收益:群众土地流转获得“租金”、贫困户就近务工获得“薪金”、每年按投入资金4%固定分红获得“股金”、每年给村集体按蓝莓种植净利润一定比例分红给予“奖金”。
“‘四金’收益的实惠,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刘邹青说,除去务工工资,去年有73个村各分红9600元;今年7月,之前种的200亩蓝莓将开始挂果,待到3600亩蓝莓进入盛果期,年营业收入将达到8000万元,丰产年实现年利润总额5000万元;依托“公司+基地+农户”模式,3年内,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建成2万亩优质生态蓝莓基地。“到时候,大家的‘四金’会更可观。”
通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产业示范推广,直接带动蓝莓种植园周边村因地制宜渐次发展富民增收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户长效持续稳定增收。“‘布拖模式’转变了群众思想观念、转变了发展模式、转变了分配机制。”刘邹青说,“一改一带三转变”可以说是为布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村集体经济加快发展、鼓起群众们“钱袋子”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瑞雪兆丰年。待7月布拖高原蓝莓成熟时,定是个丰收年。(蒋映春 李洁 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