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营山县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战略,围绕抓队伍建设、促产业发展、强服务质量“三大主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团结带领群众、推动产业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三大工程”抓队伍建设,为乡村治理“强基铸魂”:实施“龙头工程”。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班子队伍。制定村“两委”人选任职资格条件和16条负面清单,严把人选审查关,防止“带病参选”。建立“头雁”型村干部队伍,坚持在党员优秀返乡农民工、致富能手中培养村干部。全县新一届村(社区)“两委”成员中,优秀返乡农民工1178人,占51.4%;致富带头人993名,占43.3%;实施“春苗工程”。运用“归雁计划”“学历提升”“兵党支部书记”等系列举措,持续壮大村级后备力量。2020年以来,新发展优秀35岁以下青年农民工党员183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810名,对196名重点培养对象实行“1+1”联系制度。在2021年村(社区)换届选举中,8名“90后”干部任党组织书记,11名任副书记,121名任委员;实施“活力工程”。创新推行村民小组长和党小组长“一肩挑”,选拔培育3054名党小组长,确保党的领导覆盖最基层。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织全县8大行业系统基层党组织1100余名党员到乡镇村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实事1300余件,让党员“动起来”、党建“活起来”。
“三个注重”促产业发展,为乡村治理“蓄能积力”:注重“党建引领”。印发《营山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清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340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兼任村集体经济负责人。聚焦产业发展,采取“联村共建、抱团发展”的方式建立173个功能型党组织,走出一条“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党建作用在价值链上”的发展路径,实现思路共谋、人才共用、资源共享;注重“人才助力”。始终把人才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组织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开展乡村振兴专技人才资源调查摸底,建立“专家库”、组建“服务团”,选派26名农技“特派员”分片指导,累计协助解决农技问题300余次。邀请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西华师范大学等高校院所专家团队12批次,开展产业规划、农技推广等顾问服务,带培本土人才1400人次;注重“示范提升”。围绕“223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推广“千坵”模式、“兰武”经验,通过“开展经营服务、培育特色产业、多元合作发展”等方式,投入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资金4500万元,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45个,推动建成“新-法-朗”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区、朝阳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和花椒产业集中区,为全县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三个着力”强服务质量,为乡村治理“添砖加瓦”:着力加强阵地打造。按照“办公面积最小化、服务面积最大化”原则,拨付党建经费132.4万元,在15个村(社区)实施活动阵地提档升级,变活动阵地为“红色文化馆”“红色放映厅”“红色书吧”;紧扣便民、利民、惠民,推动公共服务事项下沉,下沉到村一级的40个,可在村一级直接办理的9个,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实现掌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着力推动村民自治。组建160支“红色乡贤调解队”,调解矛盾纠纷1200余件,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大事不出乡镇”。在29个乡镇(街道)培育“红色法律顾问”,累计为1.2万余名群众提供免费咨询服务;组建50余支近千人队伍,开展“红袖标”大巡防活动,社会秩序得以显著提升,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着力加强村务监督。梳理归纳重大决策、日常管理、便民服务、阳光村务13大类40小项小微权力清单,做实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切实做到“清单之外再无权力”。通过乡友群、明白卡等方式公开举报电话,364个村(社区)干部、驻村干部工作职责、联系方式,在线接受群众咨询、听取意见建议,变“墙上”监督为“掌上”监督,有效解决群众办事摸不着门、找不到人等问题。(营山县委组织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