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初心、两代传承——记西充县老党员赵凤林和她的敬老之家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11-24 09:43:52 编辑:杨仁昌 点击:

一份初心、两代传承——记西充县老党员赵凤林和她的敬老之家
赵凤林一家

冬日的暖阳下,西充县太平镇敬老院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老院长赵凤林和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聊天,笑语欢声不断。这是赵凤林工作了38年的地方,在这里,她先后照顾198人,为131位老人养老送终,荣获“全国敬老好儿女金榜奖”“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感动南充十大人物”等荣誉。在这里,老伴冯金春陪着赵凤林为敬老院服务了19年,老两口又把敬老院的重担交到儿子儿媳手上。

几十年如一日 撑起特殊大家庭

“我是1984年到敬老院担任院长的,当时敬老院只有5间破瓦房,5位老人,老人们每个月仅有15元的特困人员补助定补……”初到敬老院那年,赵凤林42岁,如何让老人吃饱穿暖,是赵凤林最为头痛的事情。

穷则思变,赵凤林绞尽脑汁想办法,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多业并举、以院养院”的新路子。她拾废旧品,做花圈、魔芋、凉粉卖,贩蔬菜,还把老伴做生意攒下的钱悄悄用在了敬老院的花销上。为节约开支,她亲自为老人们理发,利用自己是赤脚医生的特长建起医务室,为每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在政府的支持下,敬老院搬到了宽敞的楼房,有了土地,赵凤林又带领大家发展种养殖业,年收入20多万元……敬老院的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随着条件的改善,敬老院的人越来越多,最多时候达到99人。

照顾老人,赵凤林不怕脏不怕苦。老人打骂,她受着;老人发脾气,她哄着;老人有心事,她陪着……30多年的工作经历,赵凤林总结出“五心三得两不怕”:照顾老人要有爱心、耐心、恒心、信心、孝心;要受得、累得、臭得;要不怕脏、不怕累。“简单来说,就是要把院里的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来关心关爱。”赵凤林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38年来,无论多么困难,赵凤林都坚守初心,用勤劳和坚韧支撑起这个特殊的大家庭,先后照顾198人,其中包括12名精神病患者,34名残疾人,4名孤儿,生动阐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深厚内涵。

初心传承 让爱心与孝德延续

一人的初心,全家人的守护。投身到敬老事业的不仅是赵凤林一人,还有她的老伴、儿子、儿媳。

赵凤林老伴冯金春说,最初他并不同意赵凤林到敬老院工作。“后来看到她那么辛苦,不忍心,只有来帮她。”2002年,冯金春来到敬老院当起了义务工,一当就是19年。

在赵凤林70岁时,离家19年的儿子冯凌云回到她的身边,在敬老院承担起炊事员、服务员、饲养员的工作。他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耐心周到的服务态度得到敬老院老人的一致认可。2020年2月,冯凌云被太平镇党委、镇政府聘为敬老院执行院长。在赵凤林与冯金春的指导下,冯凌云逐渐接过父母扛了几十年的重担。

每天清晨六点,冯凌云起床,到每个楼层检查一遍,看看老人们是否需要帮助和照顾,随后到养殖场喂养鸡、猪、羊,再回到院里帮忙整理内务、打扫卫生……“这些繁琐的工作,母亲做了38年,耗尽了半生的心血。每个人都会变老,每个人都渴望在自己在老的时候得到善待。随着年岁的增长,我越来越能够理解母亲了。”冯凌云说。

赵凤林儿媳杨兰玲正在为74岁的老人王中江理发。“兰玲勤快又能干,一副菩萨心肠,把我们这些老人当亲人一样。每件事都做得巴巴适适的。她跟得上赵院长。”老人对杨兰玲的评价颇高。

“虽然现在因为身体原因离开了为大家服务的岗位,但在我心中,敬老院永远是我的家,院里的老人永远是我的亲人。”赵凤林说,这是她永远无法割舍下的情感。

38年,近乎半生,赵凤林用勤劳与坚韧,把敬老院打造成了幸福乐园;从青丝到白发,她几十年如一日,用人性本色阐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深刻内涵、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党员本色,引领后来者不忘初心,矢志前行。(廖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