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讲好扶贫故事 做好接续传帮带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11-23 10:59:13 编辑:杨仁昌 点击:

西华师范大学:讲好扶贫故事 做好接续传帮带

初冬时节,晨露未散,怀抱锦屏山的嘉陵江水映着五光山色潺潺流去。

10月27日,日头刚起,在阆中市江南街道田公社区的会议室里,4名扶贫干部已忙碌开来。

周杨是西华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的一名干部,2018年,他主动请缨,到凉山州布拖县参与扶贫工作,三年后,布拖县摘掉贫困帽子,而当年斯文腼腆的帅小伙,也变成皮肤黝黑、性格开朗的半个布拖人。“扶贫工作结束了,但我还希望把党的政策宣讲下去,把我的扶贫经验分享出去。”今天,他和有着同样扶贫工作经历的3名同事来到田公社区,为社区带来了办公用品,也带来了他们的扶贫故事。

2018年,西华师范大学选派5名干部到凉山州驻村帮扶,他们是脱贫攻坚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在驻村工作中,他们发挥桥梁作用和高校人才智力优势,抓好扶贫工作计划落实,也积累了丰富的扶贫工作经验。

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做好乡村振兴工作?西华师范大学乡村振兴办公室负责人肖红一直在思考。“以原驻村干部为载体,邀请他们走进乡村振兴帮扶村讲述扶贫故事,通过鲜活的事例让当地干部和群众了解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伟大历程,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激发乡村振兴帮扶村干部学习扶贫干部驰而不息的奋斗精神,带领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早日实现乡村振兴。”肖红说道。

“这三年来,我们亲历了落后的贫困山区蝶变成设施齐全、村貌崭新的美好家园,田公社区基础不差,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勤劳耕耘,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周杨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讲到动情处,台下村民们连声叫好。

不仅有扶贫故事,其他三名扶贫干部佐宏、谢春茂、冯中华还进行了相关政策宣讲,并分别从“身边的故事”“让我感动的人”“凉山州的巨大变化”等三个方面为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凉山州的扶贫事迹。

在家门口就能了解到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社区群众何开杰说:“转变思路、树立信心才是发展的前提,管好自家田地,努力增产增收,一样可以实现生活富裕。”

今年8月,西华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博士李卫朋来到田公社区担任驻村干部。作为一名长期从业教学科研的大学老师,怎么和村民打交道,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李卫朋心理有些忐忑。在了解他的疑虑后,肖红主动安排谢春茂和他交流,探讨乡村振兴的好思路、好点子。很快,李卫朋清楚地认识到:“乡村振兴,离不开现代化知识技能。要把地理科学的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田公社区自然灾害严重,给当地村民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害,严重阻碍了乡村经济发展。李卫朋一上任,就立刻前往受灾地,组织开展实地调查。在他的小本子上记满了村民“急、难、愁、盼”问题。他还结合专业知识,和帮扶工作队员一道开展了田公社区乡情村貌调研(资源环境本底、人口结构、土地利用特征、产业基础和经济潜能等)、雨季自然灾害防治调研、暑期回流儿童地球环境科普教育、社区党群《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专题教育、社区环境污染调研和环保宣传督查、秸秆焚烧症结及其秸秆资源化利用途径调研、脱贫攻坚成果的动态监测及其有效巩固等工作,完成了社区主要道路损毁等基础设施问题调研报告,协助社区开展防疫、防灾和防电信诈骗等安全教育和督查。在此基础上,和社区同事一道完成了社区自然资源调查及其社区发展规划的起草,为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的有效落实初步理清了思路,绘制了蓝图。而他,也从村民口中的“李干部”变成了“小李”。“我很高兴,村民已经接纳了我。”李卫朋说道。

宣讲会上的扶贫故事像一粒粒种子,深深播进了当地干部和老百姓的心中,帮扶干部们发挥着“老黄牛”精神,带着村民一同在振兴路上耕耘,期待着下一次的丰收。(赵娟 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