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四川省法院系统“感受公平正义——推进一站式建设”工作会在成都市武侯区法院召开。四川省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能出席会议并讲话,全省各中级法院立案信访诉讼服务工作分管院领导及部分基层法院领导出席会议。
会上,南充市嘉陵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段辉以《小物业·大治理》为题,结合PPT就多元化解物业纠纷工作做经验交流发言。
家是社会最小的细胞,小区,则成为我们走出家门,触碰世界最初之地。物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业主与物业之间的关系,直接关乎着人们能否实现舒适、诗意的栖居。作为南充三大主城区之一,近年来,嘉陵区城市化进程迅猛推进,大量新兴楼盘投入使用,乡村人口定居城区,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矛盾成为影响小区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2019年,嘉陵区法院受理的物业纠纷从2018年的221件增长到819件,增长近两倍。在这种情况下,嘉陵区法院以"小物业”开局,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制定多元解纷方案,将所有物业纠纷归口城区法庭——火花法庭集中管辖,逐步推动全区构建起党委政府牵头、法院主推、部门行业联动的物业纠纷多元化解大格局,实现城区基层“大治理”。
充分发挥多元合力,深化“诉源治理”:举办首届物业论坛。2019年,嘉陵区法院会同南充市房管局、市物业管理协会等部门,举办了南充市首届物业管理论坛,并向党委政府进行专题报告,需建立矛盾集中化解处理中心,来引导物业公司与小区业主正确处理彼此关系,从而促进基层社会治理,这一报告得到党委政府的认可,并很快付诸实施;构建全流域解纷链条。2019年,嘉陵区对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进行优化升级,由嘉陵区法院挂牌设立物业纠纷调处中心,构建运用“前端治源、中端解纷、末端释法”全流域解纷链条,并与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区物业协会共同入驻,联合调处辖区物业纠纷,这一做法曾多次被中央、省、市电视台报道;推动纳入绩效考核。积极推动嘉陵区将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纳入地方综治考核,并与绩效奖励挂钩。
充分发挥“枫桥法庭”治理力,扩大“服务半径”:构建社会治理网络。在辖区设置5个法官工作站、25个法官联系点,依托“庭、站、点”三级社会治理网络,切实发挥人民法庭参与社会治理的职能;积极开展巡回审判。对涉天庐小区物业纠纷案件,通过开展巡回审判,促使该小区上千件物业纠纷化解于诉前;创新法治宣传模式。将“庭审进万家”法治宣传活动创新融合,结合直播审理物业纠纷案件,印发“口袋书”、宣传画等,将法治宣传搬到老百姓“家门口”。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力,凝聚“红色力量”:与区委政法委、区委组织部等部门联合打造一批“红色小区”,建立“党建阵地”“综治阵地”“法治阵地”,通过在小区设立党支部、党员法官工作站、党员调解委员会等,有力促使这些小区所有纠纷都降为零。
充分发挥司法延伸力,推好“片区法官”:构建“片区法官”服务体系。选取工作经验丰富的老法官下沉到社区,公开法官姓名、联系方式,通过法官网格化,为街道、社区等提供法律咨询、诉外调解服务;加强“问题小区”摸排走访。片区法官定期到物业纠纷突出的社区,与干部、居民座谈交流,将矛盾化解在诉前;创建“法庭+社区”微信服务平台。建立法官与社区居民干部法律服务微信群,不定时发布典型案例,24小时提供法律咨询和解纷指导。
充分发挥群众自治力,创建“无讼社区”:签订“无讼”协议。与辖区3个街道办事处、25个社区签订《“无讼社区”共建协议》,共创“无讼社区”;开展调解培训。通过集中培训、开设讲堂、建微信交流群、共享案例资料等方式,指导开展调解工作;建立文化阵地。构建法治广场、案例展厅、巡回讲堂、普法课堂、法官夜话等五大文化阵地,营造良好法治宣传氛围。辖区共255个小区,有23个实现了“无讼小区”,占比10%,这些小区不仅没有物业争议,也没有其他诉至法院的案件。
下一步,嘉陵区法院将继续深入推进多元解纷机制在基层生根发芽,全力助推“无讼社区”创建,实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以法治力量全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龚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