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仪陇:建设一个景区致富一方百姓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07-30 10:09:44 编辑:杨仁昌 点击:

四川仪陇:建设一个景区致富一方百姓
朱德故里景区内的农家乐

盛夏时节,群山环绕中的朱德故里景区,林木葱茏,空气清新。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带火了景区的餐饮、民宿、农副产品和小商品销售等。

近年来,仪陇县充分利用朱德故里景区这张名片,以“建设一个景区,致富一方百姓”为目标,坚持以景区带动为抓手,积极探索“景区带村”旅游模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2020年,朱德故里“景区带村”旅游扶贫被世界旅游联盟列入旅游减贫示范案例。

景区+乡村基建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琳琅农村社区坐落在朱德故里景区核心区,村里有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朱德故居、朱德诞生地和丁氏庄园。

“景区发展带动了全村的发展,老百姓都富了起来。”琳琅农村社区党总支书记朱波说,“近年来景区和村组建设同步进行,村里的路、水、电、气、讯、居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提升。”朱波说,村组虽然和景区融合发展,但仍然保留着原生态村落环境。

“在景区建设中,立足群众所需,对照5A级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标准,完善路、水、电、气、讯、居等基础设施,改善核心区1000余户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朱德故居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累计投资4.6亿元,新建、硬化道路46公里,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3处,建蓄水池和山坪塘30余口、沼气池1000多口,铺设水电气视讯“五网”60多公里,整治农房800多座,全面提升了景区基础条件。

景区+文旅产业村民吃上“旅游饭”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景区内的老百姓,过去依靠粮油种植、家禽家畜养殖维生。如今,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吃上了“旅游饭”。

“2005年,我在自家的宅基地上,建起了120平方米的餐厅,目前年营业额超过百万元,还为5名邻居提供常年就业岗位。”琳琅农村社区村民张书斌说。

据介绍,朱德故里景区以旅游产业、客家文化为载体,积极引导周边群众发展农家乐、乡村民宿、文旅小店等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业态,先后建成农家乐36家、民宿19家、摊位47处、文旅小店30多家。

“守好朱德故里的绿水青山,不断做大生态产业、发挥生态效益,让村民切实享受到绿水青山带来的生态红利。”朱德故居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结合景区绿化补植,按照“景区绿化栽植、农户管理获利”的原则,在旅游通道沿线栽植枇杷、柑橘等四季常绿水果,并以此为契机,通过招引业主、培育产业大户等方式,建成2个脱贫奔康产业园,发展水果产业1000多亩,助村民年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

“我们村是全国文明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下一步将建设红色美丽村庄。”朱波说,“琳琅农村社区不仅富含红色文化,还有着多姿多彩的客家文化。朱德故里景区提升工程中,客博园项目正在建设。”朱波介绍说,该项目以非遗村落、大木偶剧场和客家宗祠等特色区块为主体,将打造一条客家文化轴线。希望通过深入挖掘本地的特色旅游资源,吸引一些深度游、过夜游的旅客,进一步增加村民的收入来源。

景区+安置就业村民挣钱顾家两不误

7月23日中午,丁氏庄园旁的绿化带里,一群绿化工人戴着遮阳帽在给植被做“发型”。琳琅农村社区脱贫户林明亮正是其中一员,他双手提着绿植修剪器,不一会儿便将数十米绿化带修剪得整整齐齐。

“这是我日常工作中的一项,另外还有种树、修枝、浇水等,每个月工资有2400多元。”2014年,林明亮家因其父亲残疾、家庭收入低被评为贫困户,公益性岗位、低保、残疾补贴、教育资助等国家扶贫资金缓解了他家的压力。2017年,在帮扶责任人的协调下,林明亮获得了景区绿化工这份工作。

“党和国家的政策好,脱贫帮扶政策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林明亮说,在景区务工,家庭、工作两不误,度过了艰难困苦的日子,现在日子越来越好过。该村还有20多名村民也在从事绿化工作。

“为让景区发展成果惠及更多村民,我局与劳务派遣公司确立合作关系,针对景区岗位需求,对口引导村民就业。”朱德故居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林明亮只是朱德故里景区解决村民就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景区创设观光车驾驶员、安保员、服务员、保洁员等200余个公益性“门前就业”岗位,并指导村民自建农家乐、民宿和开设摊位、小店等,促进村民增收。(汪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