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学百年党史 育时代新人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05-14 09:56:37 编辑:杨仁昌 点击:

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如何更好地与教书育人相结合?西华师范大学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创新方式方法,让党史学习教育与学校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凝聚起爱国强校、拼搏向上的磅礴力量。

价值引领

在回望百年历程中感悟思想伟力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国共产党今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为明天取得更辉煌的成就提供了前提,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我们要深刻认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与历史贡献,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宝贵经验。历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强国大业和民族复兴伟业。”西华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安平用“三个深刻认识”,向全校副处级以上中层干部阐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必要性。

“同学们,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国人民为什么最终选择的是中国共产党,而不是其他政党?”在西华师范大学北湖校区学术二厅,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声如洪钟的老人,站在学生中间,讲述历史故事和风云人物。他是应邀担任主讲的西华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老教授康大寿。

康大寿说:“讲故事不是讲逸闻轶事,而是运用翔实的史料,通过讲述鲜活的历史过程和历史人物活动,揭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的历史奥秘。”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西华师范大学将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师生,邀请老党员、老干部结合自身生活、工作经历,生动讲述共产党历史,激发党史学习教育热情。

“百年党史是最丰富、最鲜活、最有力的思政课素材,我们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结合,创新方式方法,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自选动作’要有特色,做到师生喜闻乐见。”西华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周勇说。

5月8日,在西华师范大学2021年“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微课比赛决赛现场,10名教师选手和12名学生选手用自身感受演绎百年故事、“师大”故事、身边故事。有的选手将党史故事讲得栩栩如生、娓娓动听,有的选手将经典片段朗读得声情并茂、抑扬顿挫,有的选手把情景片段演绎得淋漓尽致、如画如诗。

台下的观众们看到动情处有的潸然泪下,有的鼓掌加油。“这样的党史学习教育让我获取知识、汲取力量,我一定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效国家。”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2019级学生文代蝶激动地说。

“青年学子要从中国共产党百年非凡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晓明表示,学校还将开发一些精品课和微课,并且把这些课程制作成视频,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学习。

薪火相继

在传承红色基因中赓续精神血脉

围绕如何“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西华师范大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了很多探索,不断深化师生对学校红色基因和光荣传统的认识理解。

西华师范大学党史学习教育青年讲师团遴选“名团干”、优秀思政课教师、名辅导员、学生朋辈榜样在内的23人作为党史讲述人,充分利用川东北红色文化资源,从一段音频视频、一张老照片、一次切身经历、一个历史故事等细微处切入,以小故事讲述大道理、小载体烘托大主题,引导青年学生一起重温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感受中国共产党从人民中汲取的伟大力量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厚情怀。

学校团委书记唐勇介绍,讲师团的青年教师和同学们从开学初就开始策划构思,集体备课,每一个故事都经过充分的“头脑风暴”。“不仅学生们喜欢,参与讲师团的成员们也在整个活动的组织和推进中获益良多。”唐勇说。

“感谢老师的精彩演说,让孩子们受益匪浅。”“故事的选择非常好……”3月26日,由西华师范大学100余名师生参与的“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现场体验式实践教育和支教活动,以满满的热忱和生动的宣讲,赢得了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老师和家长的赞誉。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西华师范大学还将陆续在28所中小学、32个社区开展公益课堂义务支教活动,开展“我为青年办件事”“爱在社区”志愿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勤奋求学、拼搏进取的精神动力,转化为服务社会与他人的实际行动。

使命驱动

在坚守教育初心中培养时代新人

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永葆初心才能走得远。

时逢党的百年华诞,回望西华师范大学,这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以师范教育为特色优势的高校。

1946年,流亡15年的东北大学回迁沈阳,一批有志之士奔走呼吁,利用东北大学原有校舍、设备和部分留川师资,创办川北农工学院,培养经济建设的紧缺人才。学校在相继经历了几次整合之后迁入南充,更名为川北大学,由此开启了川北高等教育的全新征程。

75年来,从“负重自强、铸魂励教”,到“从严治校、严谨治学、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再到“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共谋发展、争创一流”,一路走来,“师大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家国情怀,构筑起了“师大人”的精神谱系,并始终将这种使命感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接续传承,不忘初心,始终如一。

5月8日,国际知名期刊《天体物理学报》发表了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与空间科学学院副研究员李静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最新研究成果——“银河系反银心子结构起源于银盘”,该研究成果发现银河系反银心子结构并不是被银河系吸积的矮星系的遗迹,而是银河系外盘的一部分。该结论结束了天文界长期以来关于反银心子结构起源的争议。

类似这样走在国内前沿的科研成果,在西华师范大学还不少。这所地处西部的大学,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治蜀兴川生动实践,把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教学成果书写在祖国大地上。“熊猫研究奠基人”胡锦矗和他的学生魏辅文、张泽钧,书写了师生三代致力于大熊猫研究的佳话。

“学校将在百年党史大背景下来审视红色基因传承,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建设教育强国、服务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西华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安平、校长王元君表示。(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