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铺就“光明”之路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03-31 17:03:06 编辑:杨仁昌 点击:
仪陇,是一片凝聚着英雄情结的土地。作为红色革命根据地,仪陇用红色经典、红色精神铸造出了这片红色土地上独有的灵魂。

红色感召下的电力发展路

20世纪30年代,五千七百多名仪陇儿女数万仪陇儿女怀揣救民族危亡于水火的大德,义无反顾地投入到革命洪流之中。

1951年2月,仪陇县委召集有关人员研究,决定在潘家桥头建立一座火电厂,成立“仪陇县人民电厂筹备委员会”;随之,仪陇全县人民欣喜若狂,积极响应。全县人民又节衣缩食,仪陇县人民政府拨付大米十万斤,作为建厂和购置设备的费用。是年3月,仪陇县人民电厂在潘家桥头破图动工修建厂房。在建设过程中,川北行署给与大力支持。是年12月,仪陇县人民电厂竣工,并立石碑一座,题为“仪陇县新工业建设第一基石”。

1952年1月,仪陇县人民电厂成立。一台容量35千瓦火电机组投运,正式向县城机关和居民供电照明。从此,仪陇县有了第一盏电灯。

上世纪五十年代,整个仪陇县由于电力发展滞后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几乎整个仪陇县城、乡完全处于柴油发电的原始落后状态。直到1986年,国家电网成功引入仪陇。当年110千伏营仪输变电工程投运。1987年5月,位于仪陇县马鞍镇35千伏马鞍变电站建成投运,仪陇县供电可靠性明显提高。

营仪输变电工程和马鞍变电站投运后,仪陇县停电时间明显减少。两项工程共计16000千伏安的主变容量是当时全县所有火电厂、水电厂总容量的2倍多。国家电网投入大笔资金完成的两项建设威仪陇解决了大问题。

依托红色优势建设地方电网

仪陇县被誉为“两德”故里。

1982年8月1日,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落成开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1987年5月,依托马鞍朱德故居纪念馆优势,南充电力在仪陇县开建第二座变电站——35千伏马鞍变电站。当时用电很紧缺,马鞍镇只有一座10千伏开关站,东起燎原水电站、西连金城火电站,为马鞍、金城两镇供电。“那个时候,我们4个人带领工人坪场地、筑地基、垒堡坎,没有挖掘机,就靠人工搬运石头和土方;晚上没有电,大家就点上蜡烛挑运土方和石头。”仪陇县供电公司员工吴强说。那时的吴强只有22岁,刚参加工作就被派往马鞍参与变电站建设。

1989年,距朱德故居纪念馆五公里的35千伏马鞍变电站投运。随后又建成了复仪(复兴到仪陇)、复马(复兴至马鞍)、仪马(仪陇至马鞍)三条35千伏线路为骨架的小三角环形供电网络,辐射到仪陇县各区、乡所在地并建成配套的35千伏变电站。

2005年12月,仪陇电力由四川省电力公司控股。随后的西部农网完善、“户户通电”、农网改造升级等建设接憧而至,让仪陇电力发展进入历史性崭新阶段。

红色精神孕育“善小大爱”

2007年5月,国网四川电力南充张思德共产党员服务队成立了。

自建队以来,南充张思德共产党员服务队秉承“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精神,足迹遍布南充三区五县一市,先后开展为民服务活动20余万次,致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参与电网建设、重大保电,奋勇投入救灾抢险,开展公益爱心服务行动,架起了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5.12”那阵天倾地陷的摇摆掠过蜀中大地。5月13日,由十余人组成的张思德党员服务队急驰三百公里,赶赴灾区,支援抗震救灾工作。期间,他们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仅用两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备用调度中心的筹建,并顺利通过了省电力公司的验收。

当脱贫攻坚战打响之际,南充张思德党员服务队勇做“乡村振兴、电力先行”排头兵,联合省电力公司内其他三支共产党员服务队,紧急弛援巴州区易地扶贫搬迁电力迁改,经过四天连续奋战,圆满完成援建任务。

南充张思德党员服务队把服务做到了人民群众的心里头,在群众用电有困难和最需要的时候,只要有一个电话,服务队就会在第一时间排除故障,保障群众用好电。群众赞扬他们有呼必应、有难必帮,是真诚服务的“电保姆”。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张思德精神就像火炬一样一直传递着,正在川北城乡蔚然成风乃至星火燎原,辐射神州大地。2017年,由四川省电力公司和南充市委、市政府主导发起成立南充张思德服务联盟,全市17个部门和单位参加,使弘扬和践行张思德精神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不断扩张。(仪陇县供电公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