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获得“幸福”比显得“幸福”更重要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02-25 09:18:31 编辑:杨仁昌 点击:

一盒慰问品,一封慰问金,如果有笑脸入镜,往往被当作老百姓“幸福”的佐证。一行人,佳节前,到帮扶、联系的村(社区)进行走访慰问,甚至成了惯有的扶贫工作模式。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慰问式扶贫”或者“扶贫式慰问”。然而,“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帮扶干部要破除贫困现象之“标”,根除致贫原因之“本”,才能同贫困群众共同建立幸福之“家”。

反对“做虚功”,用真情凝结关爱,把结对群众当“家人”。作为党员干部,理应将结对帮扶群众当家人,多一些温暖的帮扶,才能增添彼此的信任。然而有些帮扶干部在走访慰问中习惯于大搞“轰动效应”,一帮人前呼后拥、新闻报道铺天盖地,有的甚至还要求困难群众在电视上“露笑脸”“说感谢”。这些现象的出现让本来“暖心”的慰问活动就变成了干部个人的“表演”。针对佳节慰问活动,帮扶干部都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脚踏实地地把党委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位、不越位。让贫困群众真心接受、真情感动,做到结对帮扶一家人,每逢佳节倍思亲,才能不负为民服务的初衷。

破除“等靠要”,用责任授人以渔,把脱贫难题当“家事”。帮扶他人,自古以来就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说法。大部分的贫困群众需要的不是一年数次的慰问,他们或缺的是过上好日子的方法和方向,用“渔”帮扶老百姓,能让他们对自己的努力和帮扶干部的工作达成内心认同。授人以鱼,也许受助者能得到短暂的喜悦,但喜悦过后,因为没有让这种喜悦持续的方法,随之而来的心理落差感甚至会让失落会更甚从前,所以“慰问式帮扶”会导致部分受助者会产生依赖思想。不劳而获,永远体会不到耕耘后收获的快乐,奋斗的光荣不止能得到社会认同,更是自己内心的肯定和充实感。帮扶干部要灵活转变可能存在的固有思维,改变赠“鱼”的方式和目的,让“鱼”成为转化为“渔”的基础条件,不仅要“输血”,更要激活“造血”功能。

整治“庸懒散”,用信念铸就信心,把帮扶工作当“家业”。干事创业,重在信心。帮扶干部要在思想觉悟上与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融会贯通,把群众脱贫当作自己的“家业”,坚持原则、担当负责。有的帮扶干部对这项工作认识不够,把历练当做历劫,再把渡劫当成镀金,勉力为之,让群众对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生活失去了信心。帮扶干部要明确老百姓最终要达到什么状态,过上什么样的生活。而并非显现出什么样的状态,想要过上什么样的生活。干劲十足、身体力行地把老百姓的所思所盼当做自己的所思所盼,走向田间地头,以实际行动“沉下去”,带领群众学技术,搞产业,找出路,用帮扶干部一身汗水,换来贫困群众信心满满、勠力同心。做到落实帮扶举措胸有成竹、说起帮扶成效如数家珍,才能更好地帮助群众建立信心,更快更实地推进工作,更真更远地取得成效。

让老百姓获得“幸福”,而不是显得“幸福”,这正是帮扶干部慎始如终的使命。共同建设群众的幸福之“家”,那么老百姓得到“幸福生活”,就能水到渠成。(营山县委组织部 司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