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尽为民之力 善谋百姓福祉——泸州市第八次党代会以来民政事业发展综述(三)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11-19 13:08:49 编辑:陈宣海 点击:
婚丧嫁娶皆民生。民政部门承担的养老服务、婚姻登记服务、殡葬管理服务、未成年人保护等服务工作,涵盖了人生命周期中生、老、病、死四个最基本环节,满足的是人基本的“生命权”。5年来,泸州民政坚持从一桩桩、一件件服务民生的实事、小事做起,全力以赴解决好群众关心的“为难事”,积极主动多做让群众满意的“方便事”,想方设法化解群众担心的“烦心事”。5年来,泸州市共争取中央、省级专项资金42亿元、筹集各级福彩公益金3.4亿元,共建成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和殡仪服务设施等670余个、开发各类养老床位3.5万张。

紧抓改革契机 养老服务创造“泸州模式”

围绕100余万老年人的养老要求,紧抓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居家和社区养老改革试点机遇,因地制宜探索“物业+养老”“医疗+养老”“扶贫+养老”“互联网+养老”等模式,不断满足多层次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被评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地区,连续两年获得全省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唯一团体一等奖。“物业+养老”经验获民政部、住建部肯定,被《中国社会报》《四川改革专报》等刊物宣传推广。

健全养老服务体系。5年来,通过争取中央、省级资金4亿余元、撬动社会资金20亿余元投入养老服务业,共建成养老机构206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05个、街道社区养老综合体17个、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20个、“物业+养老”服务站15个,加快形成县级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设施、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村级养老互助点三级养老服务体系。

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联合相关部门出台《泸州市住宅小区配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移交与管理办法》,对新建城区和居住小区按每百户不少于30㎡标准配建养老设施,切实做到了“四个同步”。在全省率先出台《泸州市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指南》,建立健全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联席机制,有效完成了115个老旧小区、1100户特殊和困难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

壮大专业服务力量。实施“百千万养老骨干人才工程”,深化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建立养老护理员600-1800元/年的岗位补贴,一线工作满5年、10年的养老护理员给予2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从业年限补贴机制。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参与养老服务。对新增民办养老机构床位按照1.1万元的标准进行建设补助,对民办养老机构收住老年人按照不低于400元/年.床的标准发放运营补贴。成功打造“四川养老·长乐泸州”养老品牌,培育出“小蚂蚁”“康乐佳园”“永宁社工”等全国知名养老机构和刘世英工作室等养老品牌。

人生最后一站 让告别更温暖、绿色和文明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许多人对人生最后一站的美好向往。既让每个人有尊严地告别这个世界,又使青山绿水存留人间,一直是殡葬改革追求的目标。泸州民政坚持“逝有所安”目标导向,推进法治、惠民、绿色、人文、阳光“五个殡葬”建设,构建“殡、葬、祭、宣”工作闭环,加快群众满意的现代殡葬建设步伐。

殡葬基础有效夯实。出台《泸州市中心城区殡葬设施布点规划》,加快补齐殡葬设施短板。5年来共新建、改建殡仪馆(殡仪服务站)6个、新建农村公益性墓地4个、扩建经营性公墓2个、标准化改造12台火化炉,着力构建全面覆盖、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的基本殡葬公共服务网络。

惠民殡葬全面推进。实施普惠型惠民殡葬政策,对具有泸州户籍的6类群体、5项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实现政府“全买单”。全市累计有21300余个逝者家庭享受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2502万元。免费向社会提供节地生态安葬墓(格)位1500个,连续3年免费举行“生命之树”节地生态集中安葬仪式。

殡葬改革不断深化。持续推进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倡导绿色文明祭扫方式,在全市6个镇街开展殡葬服务进社区试点。推广使用“仁寿福寿”殡葬一体化服务平台。开通全省首个殡葬服务热线“96444”。指导市殡仪馆完成国家级殡仪服务标准化试点,成功制定《殡仪业务大厅服务规范》《火化间服务规范》两项省级地方标准。探索推动殡葬服务机构国企化运营。依法开展殡葬行业专项治理,依法取缔非法殡仪服务站点17家。

坚持立体监护 用民政温度托起明天的希望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5年来,泸州民政持续加大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力度,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保障制度化、组织网络化、服务专业化、惠及所有儿童的关爱保护体系,形成了“家庭、社会、政府”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

工作体系持续完善。成立了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区县议事协调机制,健全了市县乡村四级未成年人保护网络。126个乡镇(街道)配备了儿童督导员,1484个村(社区)配备了儿童主任,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建立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

政策机制持续健全。在全省率先出台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帮扶实施办法,制定出台了关于对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实行从业限制和行为禁止的管理办法(试行)、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非医疗手术类)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件,进一步完善儿童分类保障政策支撑体系。

关爱保护有效落实。对62名集中供养儿童按1400元/人/月标准发放基本生活费,对623名散居孤儿、1457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费。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脑瘫儿童康复工作,持续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周活动,开展政策法规讲座1500余场,受益未成年人14万余人次。

与此同时,5年来,婚姻登记、福利慈善、精神卫生、区划地名等工作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全面规范婚姻登记管理服务,打造“酒城桂花姐有约”婚姻家庭辅导教育品牌,婚姻登记实现了跨省通办和全市通办,江阳区被确定为四川省婚俗改革试验区;

福利彩票事业蓬勃发展,全市福利彩票销售超过20亿、筹集福彩公益金超3.4亿元,名列全省前列,并成功实现乡镇福彩销售布点全覆盖;

精神卫生提档升级,市精神病院成功创建为三级乙等精神专科医院,市精神病医院开放床位850张,日均住院患者达800余人;

慈善事业持续发展,成功打造慈善福彩帮困助学、慈善大病救助等品牌……(泸州市民政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