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队伍管执法 打造基层治理的龙马潭样本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1-09-01 09:31:51 编辑:陈宣海 点击:
曾经整改多年却不断反弹,如今仅用几天就彻底根除顽疾,如此成功的农贸市场、老旧小区、违规建设等“脏乱差”问题整治,目前正在龙马潭区上演。“所有执法队伍集中力量,形成‘一支队伍’啃下‘硬骨头’,执法更加迅速有力!”大家口中的“力量集中”,指的是龙马潭区整合全区力量,在各街镇组建的综合行政执法队。

2020年以来,龙马潭区聚焦基层街镇执法“权限不清、力量分散、运行不畅、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打破行政壁垒,将多个部门行政执法职责和执法机构调整归并,通过权限下放、力量下沉、重心下移和上层发力,在全市率先全域推进街镇“一张清单定权限、一支队伍管执法”,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基层街镇执法能力和效率大幅提升,切实把改革成果转化为了发展红利和治理实效,为推动龙马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底部支撑。今年以来,街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信访平均投诉量下降16%,案件办理量上升40%,立案案件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度达98%。

体系重塑 推动效能再提升

“干得漂亮,市区两级编办的作用在试点工作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在机构扁平化管理、执法高频事项梳理、编制动态管理等工作上措施得力,实现了全面统筹!”8月17日,省民政厅主要领导率队调研龙马潭区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开展情况,在红星街道大驿坝社区考察龙马潭“一支队伍管执法”工作时,对该项试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2020年,龙马潭区启动“一支队伍管执法”试点工作。红星街道应改革需求,率先整合派驻人员、协管员66人,成立综合执法队。

“刚开始很不适应,各派驻人员组织关系、考核等交给街道来管理,好像脱离了自己的队伍没有归属感!”改革刚进入浅水区,像来自龙马潭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黄光彬一样感到不适应,还存在几许担忧的队员不在少数。许多看得到管不住的事情如何处理?以前不是自己管辖范围的事项,现在都要纳入管理怎么实现办好事?队伍重组,怎样才能推进高效运作?诸多问题,成为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

奏好“三部曲”,龙马潭的改革在蹄疾步稳中推进。

按照“应放尽放、宜放则放、先易后难”的原则,将街镇基层治理迫切需要且能够有效承接的行政执法权依法赋予街镇,199项行政执法事项、33项高频行政执法事项清单下放到街镇,变基层执法“看得见,管不了”为“既看得见,又管得到”,奏响改革“变奏曲”;通过队伍重整、人员重组、机构重构,整合派驻部门执法人员,合理调配到11个街镇,集中办公、集中管理、集中考核,让基层“既管得到,又管得好”。136名在编执法队员和120名执法辅助人员,下沉基层开展工作,全力破解基层执法力量分散薄弱等问题,奏好改革“协奏曲”。在推动组织架构重建、机构职能调整等“物理变化”的同时,龙马潭区还出台“一办法、四制度”人员管理和各部门协作联动机制,从上层发力,推动执法工作全域覆盖、不留死角,产生“化学反应”,奏出改革“交响曲”。

“现在各派驻人员的组织关系等都移交到了街道,经费等也下拨下来了,实施统一管理和考核,实现了人、事、物的大融合。”红星街道综合执法队三中队队长王谦介绍说,街道同时还出台了综合执法队考核细则等多个激励机制,从队员的纪律、队容风纪、行为规范、综合业务、学习培训、奖励办法等方面全面考核和激励,让大家开展工作不逾矩、有方向、有激情、有归属感。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加快融合,不断学习,提升能力,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红星街道综合执法队一中队队长易杭介绍说,街道所辖位置为主城区,常驻人口达14万,是接访投诉案件最多、管理最繁琐的街镇。队伍未整合前,各自为政,执法力量薄弱、多头执法、多重执法等现象影响了执法效果、浪费了资源、耽搁了时间、降低了办事效率。实施“一支队伍管执法”后,将66名队员分为3个中队9个小组开展工作,队伍更强、权限更大、激情更高,降低了执法成本、提高了执法效率,干群关系更加和谐。

网格化开展工作,各司其职,及时发现处理问题;应急应变,排查安全隐患,及时处置疫情、汛情,全力确保辖区群众安全;坚决拆违,集中力量整治乱停乱放、油污乱排、噪音扰民、占道经营,营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文明劝导,真抓实干推进长江禁渔、安全生产、维护消费者权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在一件件民生实事的办理中,红星街道探索出了一条“一支队伍管执法,矛盾化解在基层”的新路,实现治理与民生“双赢”。今年以来,综合执法队共查处各类案件172件,办结率达94%,拆除违建35处、3758.88平米。

资源下沉 助力治理更高效

“付队长好,感谢你们协调提供的免费售卖摊位,让我们能安安心心卖菜,不再被追着到处跑了!”8月20日下午,莲花池街道综合执法队三中队中队长付平带领队员鲁来、姜军莉顶着骄阳,开展便民市场巡查,刚走进宏达社区便民服务临时交易市场内,菜农陈树森就向付平打招呼。旁边同样享受免费摊位的商户陈洪芬也熟络地向执法队员分享着自己的生意经。

小小的民生事项,解决的是小商贩们安心售卖、放心赚钱的问题。和谐的干群关系,彰显着改革带来的新风貌新气象。

2020年,莲花池街道综合执法队成立,全力承接区上下放权限,整合资金、打造阵地、配强队伍、集中管理、一体考核、依法行权。

45人的执法队伍,合理分为三个中队,设置1名队长管面,3名副队长分管不同事权,实施网格化专人管理制度,定人定区域、发现即处置,推进资源下沉,集中力量办实事。

以“看得见、管得着、办得好”为目标,对违法行为做到早发现、早纠正、早制止,推动源头治理,大幅增强了街道基层治理的能力。宏达社区便民服务临时交易市场集中整治,就是“一支队伍管执法”的生动体现。

“以前这个市场很乱,农村来的菜农没有摊位,随处摆摊售卖,甚至将摊位摆在了市场门口的公交站牌处,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谈起宏达社区便民服务临时交易市场的整治,付平记忆犹新。

城管执法,菜农向市场内跑,市场监管执法,菜农向市场外跑,“躲猫猫”式的执法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导致干群关系越来越紧张,环境卫生、营商秩序、安全监管同时受到极大挑战。

自“一支队伍管执法”后,改变了过去单个部门执法“管路上不管路边”“管违停不管违建”等现象。同时,执法队还积极协调市场管理方,整合市场内资源,划分出40余个临时摊位,免费提供给进城卖菜的菜农。常态开展食品安全检查、禁止市场使用煤气罐等,全力营造安全环境,督促市场管理方做好管理。把市场负责的放给市场、社会能办的交给社会、政府该管的管住管好。

在龙祥社区、关口社区等地的便民交易点,这样有温度有情怀的整治正在全力铺开,结出硕果。优布局、补短板、建机制,推进市场管理、安全管理、城市管理,以乘数效应释放改革红利,莲花池街道其他领域的试点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以更有力的“放”、更有效的“管”、更优化的“服”,推动形成改革新成效。今年以来,综合执法队共查处各类案件126件,办结率达98%,拆除违建15处、1490平米。

重心下移 实现惠民最大化

“现在我们小区的环境变美了,大家都愿意到院子里来玩耍啦!”走进鱼塘街道金和苑小区,雕花的屋檐、青色的琉璃瓦、古色古香的风雨廊桥仿佛将你带进了江南古镇。三三两两的居民坐在亭子里乘凉聊天,舒适又惬意。

居民的惬意,来源于鱼塘街道综合执法队的靠前服务、集中执法。

金和苑小区修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这里曾经是个农贸市场,后来市场搬迁后,仍然有人在此租地盘打整鸡鸭,臭气冲天、垃圾成堆、苍蝇成群。加上油烟、噪音、污水、违建的困扰,185户居民的生活苦不堪言。

鱼塘街道综合执法大队成立后,首先对金和苑进行大整治、开展集中执法。通过开具执法文书、约谈当事人、拆除违建等方法,扫清了小区改造障碍。兼顾“布局优化”“功能健全”“服务提升”三个方面,通过“拆、消、改”三项举措,切实推进小区改造取得实效,让长期困扰居民的“烦心事、闹心事”得到及时解决。公共娱乐设施、小区党建文化活动室、风雨长廊等相继建成投用,居民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提档升级。

整治前的金和苑小区 肖俊拍摄
整治后的金和苑小区 肖俊拍摄
将执法重心下移,构建“执法队员+网格苑+村(社区)干部”街镇执法新体制,推进工作靠前服务,以问题为导向开展集中执法,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变“九龙治水”为“一支队伍管执法”,鱼塘综合执法队铁腕执法、成效明显。

“你好,我们是鱼塘街道综合执法队,今天对你们企业开展集中执法!”3月26日,鱼塘综合执法队队长高波率规划、市场监管、应急等人员组成的执法队伍,对辖区某调味品厂的违建、特种设备证照不齐全、生产废水CDO浓度严重超标等问题开展联合执法,向企业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

通过执法队的及时摸排、跟进、督导、整改,该厂在短短的时间内完成拆违1500平方米,投入30余万元购置安装污水预处理设备和合格液压特种设备,消除了厂区生产安全隐患。辖区内数百家企业也以该厂的整改为契机,实施自查自改,确保安全有序生产。

“在过去,如果同一个违法主体违反了几个事项,就需要不同部门不同人员来调查,既影响效率,也难以管到位。”高波介绍说,执法权限赋予街镇、队伍统一开展执法后,就能做到审管同步,避免了信息和权责不对等造成监管真空,同时还避免了多头执法、交叉执法、重复执法、无人执法、选择性执法和以罚代管等弊端。

自鱼塘街道实施“一支队伍管执法”后,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应强烈的难题,营造了“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公平社会环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姚艾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