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扶贫 精准发力决战脱贫攻坚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06-24 10:47:59 编辑:谢川霞 点击:
“看吧,这些果树都是扶贫资金买的,今年樱桃结的好哦,要卖三万多元。”眼前这位正忙着采摘甜樱桃的叫杨选蓉,来自周达村,2014年杨选蓉的爱人和儿子因为意外摔伤,这让本不富裕的家庭不仅丧失了所有劳动力,更是债台高筑,自2014年脱贫攻坚战役打响,杨选蓉被识别为贫困户,除了有政策兜底,更重要的是,产业扶贫资金为她家带去了希望,杨选蓉利用资金购买甜樱桃幼树,从传统作物种植转型发展为特色水果种植,收入日益增加,于2017年顺利脱贫。
杨选蓉所在的周达村海拔在1800米左右,相对河坝地区,温度更低,雨水更多,甜樱桃在雨季来临前还未成熟,雨季来临后,甜樱桃正值成熟期,容易裂口,掉落。为了解决这一大难题,汶川县农业、扶贫等部门主动作为,积极引进甜樱桃套袋技术,同时免费为周达片区发放了800万只果袋。杨选蓉说:“下一步我还要多学点科学管理技术,将樱桃提质增效,价格才会越来越高。同时找电商宣传一下,拓宽渠道,把日子越过越好。”虽然现在有了种植技术,有了免费果袋,家里种植的甜樱桃,有50余颗已经实现高产,每年可以达到500余公斤的产量,人均年收入从从前的6000元提升到30000余元,她的致富信心非常足,表示下一步还要继续加强自身学习,创造更多的财富。
“我们周达在脱贫攻坚政策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帮扶下,全村17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现在村上家家都有水果,主要以甜樱桃、青红脆李为主产,老百姓日子也越来越好。年人均收入翻了好几番,能到达到一万六。”原周达村党支部书记赵红强介绍道,如今,周达村全村种植了560余亩甜樱桃,1200余亩青红脆李,近几年,种植户们通过技术培训,产业优化等,全村年产值已可达1100余万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产业强村。
在离周达村5公里外的原木上村,是汶川县典型的高半山村寨,曾经,海拔高、交通不便、水源匮乏等原因多维叠加,导致木上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空壳村”,也成为了脱贫攻坚战役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来来来,进我家里看一下,休息一下。”村民兰荣珍热情邀请我们到她家做客,走进木上村村民兰容珍的家中,宽敞的院坝,整洁的房屋,让你难以想象在几年前,她家还一贫如洗,因为水源匮乏,兰容珍家有5口人,爱人患有肺心病,长期需服药,曾经家中种植的土豆、玉米等传统作物效益不好,产量不高,很多时候连自家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在2014年,她家因病,因缺资金、缺技术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兰容珍利用产业扶持资金发展起了青红脆李种植,通过各级帮扶力量的支持,木上村路宽了,水通了,兰容珍家的青红脆李长势越发好起来,“我们以前种土豆、玉米,只够自己吃。现在我们种水果了,收入大大提升了,一年能赚一万多。”兰荣珍说道,走进兰容珍家的脆李果园,一片绿意盎然映入眼帘,兰容珍在果园中除草、疏果干劲十足,从她脸上洋溢着的笑容不难看出她脱贫后的喜悦之情。
自2016年开始,随着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大力推进和省内对口帮扶工作的大力开展,南充市顺庆区选定木上村作为集中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帮扶村,先后注资2000余万元,“我们村从原来的基础设施薄弱,到如今的基础设施提升,从以前农耕苦作,到现在发展水果,收入从原来几百元,到现在上万。是产业发展让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木上村村主任余文说道。通过各级帮扶力量的帮助,木上村建成错车道20余处,硬化产业路7.5公里,建立5个分级减压蓄水池,发放5吨容量蓄水桶90个,安装供水管道10千米,带领群众开垦摞荒土地300余亩,购买分发种苗13000余株,推动脆李种植达700余亩,如今木上村80%以上土地逐渐复耕,已形成以青红脆李为主导的产业支撑。
与此同时,工作组落实帮扶资金,流转、整理撂荒土地110亩,建立了木上奔康产业园,每年为村集体带来3.5万元,探索出了汶川高半山地区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从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升级改造、木上奔康产业园打造、青红脆李产业扶持带动和村民幸福指数和精神面貌改善等多方面下足功夫,几年下来,木上村欣欣向荣、花红果绿,木上村也由“荒坡坡、无人来”的空壳村,蜕变成为村容整洁、道路宽敞、产业兴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的美丽乡村。
“木上村现在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在下一步我们会在党建引领狠抓狠打。第一大力发展党员,发展后备干部,培养村上的带头人。第二在助农助销方面,进一步巩固、努力,拓宽渠道。第三大力发展农民夜校,把农民的技能进一步提升,以壮大我们木上村青红脆李产业。”木上村第一书记王海朋说道。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相关会议精神,汶川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工作目标,结合各村发展实际合理调整行政村的规模和数量,优化资源配置,今年5月,原周达村和原木上村合并为周达村,周达村所在的灞州镇则通过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现目前共有9个行政村。“我们灞州镇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镇2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搭乘了产业扶贫的这趟春风,紧紧依靠产业扶贫来脱贫、致富。贫困发生率从12.8%将至0%,现在我们的贫困户不仅仅是脱贫,对产业富民更充满了信心。”灞州镇副镇长张波介绍道,目前全镇共有土地面积5506亩,经济林木以青红脆李和甜樱桃等优质水干果为主,种植面积已达5174亩。其中种植甜樱桃1860.6亩,青脆李1724亩,红脆6326亩,香杏子12亩,蓝莓400亩,老百姓们已经依托水果种植逐步走上了奔小康的道路。
“汶川县为了让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增强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及其造血功能,着手抓好了全县的产业扶贫工作。在强化产业的同时加强品牌的保卫,做好了特色水果的田间管理,提质增效,加强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从而让我们贫困群众有个持续增收的产业,达到稳定脱贫。”汶川县扶贫局局长杨银宏说道。
现在全县以甜樱桃、脆李子、香杏子为主的“汶川三宝”特色水干果基地建设,种植甜樱桃面积达2.7万亩、核桃6.8万亩、青红脆李1.6万亩。“汶川三宝”已经成为群众脱贫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截至目前,经过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全县37个贫困村已全部退出,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6.8%降为0。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历史交汇期,汶川县紧紧围绕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坚持“南林北果·绿色工业+全域旅游(康养)”的总体思路,科学制定产业扶贫规划,全面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通过政府引导、项目整合、工程推动、社会参与等措施,采取“集体组织+农户+基地”、“专合社+农户+基地”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全县累计建成林业产业基地20余万亩。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果林产业、特色种养业、生态康养旅游等生态产业,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合作经营、劳动就业、自主创业等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完善收益分配制度,拓宽增收渠道,保证全县人民持续增收。(田甜 刘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