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作为传染病管理和院感防控管理专家,从应急启动以来,几乎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应急实训室、微信群、发热门诊、隔离病房、防护物资库房等地方,总能看到她的身影。
不仅如此,刘燕还时刻关注在武汉前线的48名队员的安危,指导他们防控,解答各种问题至深夜。一直连轴转的她被医院同事领导戏称为“铁娘子”。

刘燕在医院拍摄“七步洗手法”科普视频
作者:刘燕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第四党支部书记、院感科副科长
时间:2020年2月23日(星期日)
天气:晴
地点:成都大学附属医院
愿望:等抗疫工作结束后,我要在海风的吹拂下,在海浪的声音里发发呆,然后美美的睡上一觉 。
晚上10点50分,窗外华灯绽放,洋溢着安宁的气息,揉了揉饿得生疼的胃赶紧回到办公室,记录下今天高度疑似患者的院内职业风险评估情况。
晚上11点20分,离开医院时,看到医院大门口和发热诊区,在寒风中坚守的护士妹妹们,眼眶有点温润,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不知有多少各行各业的无名英雄在默默守候。
回家的路上,我被震撼了,马路边上几十辆浩浩荡荡的大卡车一字排开看不到头尾,心中不由得既喜又忧,看样子明天将听到久违的机器轰鸣,世界将逐渐恢复到原本热闹的模样。可是面对复工潮, 万众一心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能守住吗?
习惯了每晚归家路上的一车独行,脑袋又开始转悠起来,突然一个激灵:下午的调查,我漏掉了病区录像中一只推开防火门取废物的手。有风险!不由得加大油门冲回家确认。
打完最后一通电话,我不由得有些得意,今天追踪的近20个接触高风险患者的各类人员都做好了防护,一切OK。我终于可以安心吃晚饭了,瞟了一下时间,已经是零点35分。
这时,儿子的声音飘了过来:“老妈夜间可不可以不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