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工程:白鹤滩水电站 移民外迁集体入住德昌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11-19 13:44:41 编辑:吕纪元
11月18日,四川省德昌县在麻栗镇民主村移民安置点举行了白鹤滩水电站外迁移民集体乔迁仪式。49户215人的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将作为首批搬迁移民正式入住。该安置点的移民搬迁从今年10月就已陆续开始,上述群众是该项目外迁入住最早的一批移民。
家庭
11月17日,德昌县麻栗镇民主村移民安置点已是热热闹闹的样子了。男人们卷起了裤腿,楼上楼下安放家具;女人们拿起了扫帚,屋里屋外打扫卫生;小孩们吃着糖,闹腾在屋门前的宽坝上……好一副欢天喜地。
在一套三层楼的新房里,严宗立一家人也正笑容满面地忙活着,一举一动无一不传递着两口子心里的喜悦。
“明天就是搬迁仪式了,虽然房子非常漂亮,没有啥需要收整的,但是,怎么也按捺不住心里面的喜悦,想再多弄点啥,让一切的一切都更好一点。”大门两旁,大红灯笼高高挂,喜庆的对联也贴上了墙头。在严宗立的带领下,随处可见每一层楼的客厅、卧室、厨房、厕所等都被收拾的井井有条,以白色调为主的房屋装修风格,简约中透露着舒适。
“今天真的比得上过年的热闹了!听说门口唱歌跳舞的,都是明天专门来为我们庆祝的演员,明天对我们来说真真是一件大喜事!”严宗立的妻子笑着说道,“真没想到,党和政府为我们修建了这么漂亮的房子以后,还能考虑得这么周到,感觉自己真的被欢迎着、重视着,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期待!”
为了迎接搬迁仪式,严立宗的丈母娘也早早买好了猪肉,剁好了馅,准备等搬迁仪式结束后,好好在家吃顿饺子。“咱们中国人啥时候吃饺子?不就是回家团圆的时候吗?现在我们来了德昌,德昌就是我们的家,希望在这个家里,也能团团圆圆、吉祥发财!”

事业

“真的是——好生意自个儿跑到家门口!”还没走进屋,爽朗的话语就已先声夺人了。作为本次49户搬迁家庭中的一员,雷陶正兴致勃勃的给参观新屋的朋友们介绍起自己的“生意经”。
“我们每家每户除了都有一个停车库以外,都还有一间门市。你瞧,这附近有医院,有学校,还有有乡镇府和一些企业,随随便便开个小卖部啥的,日常生活肯定能保障上。而且除了能够做点小生意,这地方可是做康养旅游啥的,可真是个好去处!”
虽到德昌还没多久,但雷陶对德昌“春秋三百天,四季养生地”的绝佳自然条件,已了解得头头是道了。什么样的时间适合推出阳光玻璃房,什么样的时间适合推出休闲娱乐房,在她的心里早早有了规划。
“之前我一直是跑长途运输的,现在年龄大了,身子也受不住。出门打工,肯定更不现实了,现在能够在一个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地方拥有一幢三百多平的房子,开一间民宿,真的是以前看电视剧才能想到的事情。”
据了解,在搬迁至德昌县之前,雷陶所在的乡镇,只有每天一趟的面包车,交通并不算便利。而如今的她,家门前是宽敞的柏油马路,一天几班转的公交车,只用花两块钱,十几分钟就可以到县城中心了。
“德昌条件这么好,要想德昌住得下、稳得住,还要会发展、会致富。”雷陶笑着说,“在德昌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依托新房,把闲置的新房用来做康养旅游,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我相信移民的搬迁生活只会越来越好!”

政策

在11月18日的外迁移民集体乔迁仪式上,四川省扶贫开发局安置处长王鹏,凉山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向贵瑜,会东县及三峡集团移民工作办公室等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相关负责同志纷纷到场。亲手为乔迁新居的移民们赠予象征新生活的“金钥匙”。
德昌县委书记瓦西亚夫主持仪式并表示:德昌是一片发展的沃土,历史文化悠久灿烂。这里,不仅有铁路、公路、航空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还有医联体、医共体等完善的医疗康养服务,更有民风淳朴、踏实苦干、廉洁奉公的22万各族干部群众。从今天开始,迁入的移民群众就成为了德昌县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将与德昌人民同生活、同劳动。在新的环境里,希望移民群众充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从生活、文化、产业上同本地居民共享互融,用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创造幸福生活,为德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49户移民家庭的业主代表文全万说:“为支持国家建设,我们舍弃了自己的家园,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故土难离,老家的山山水水、亲戚朋友将成为我们每个人心中永远抹不去的回忆。而今天,我们来到德昌,感受到德昌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以及淳朴的民风民俗和丰富的土地资源,却也觉得真真切切的踏实和高兴。”

背景

白鹤滩水电站作为我国仅次于三峡电站的第二大水电站,也是向建党100周年献礼的重点工程,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节能减排、助力库区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

为积极支持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千余人告别故土,搬往德昌。他们用行动为库区移民搬迁开了好头,做了榜样,也用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在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和德昌县移民安置点建设中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昨天,移民们以背井离乡的方式支持了国家建设;今天,他们也将在国家的支持下,迎来新居,拥抱幸福生活。(余洋 王秀娟 吕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