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县纪委监委倾情帮助 石骡村成了致富新村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09-23 06:28:10 编辑:杨仁昌 点击:

近日,艳阳高照。绵延起伏于仪陇县大寅镇境内的大营梁山上,一块百余亩的山地平整工程几近尾声,再过不到一年时间,一个年产仔猪6万头的现代化种猪场将在这里正式落成。

65岁的石骡村退伍老兵刘兴建每天喂完鸡鸭,总会到工地外的山坡上驻足观望项目进度,通过土地流转,他家每年能从猪场领取保底700元的土地租金。“没有县纪委监委的牵线搭桥,哪有这么多好项目会选择我们这样的高山村,更不会有现在的大变化。”刘兴建的话语里,满是对这几年村里脱贫攻坚工作的感慨仪陇县纪委监委倾力相助的感激。

环境劣势 “红色山村”成为贫困村

石骡村位于大营梁山梁,是大寅镇所辖的一处高山村,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两件事至今为村里人津津乐道。一是村里的辉煌时期,梁大同元年(公元535年),置伏虞郡,石骡村一度成为郡治所在地,成为区域中心;另一个是光荣时期,仪陇作为朱德的故乡,强烈的自豪感让村里代代都树立起参军光荣的信念。“全村168户人,仅新中国成立后,有参军史的家庭就有20户,‘爷孙兵’‘父子兵’都不新鲜。”石骡村党支部书记陈国武话里话外透着一股骄傲。

光荣的“红色文化”,却掩盖不了石骡村自身发展的步履艰难。

作为高山村,行路难是通病。尽管在2014年前,石骡村已修有一段长约1公里,从场镇到村委会的通村路,但大营梁山势高耸、险道遍布,村里人遍山散居,多数村民只能沿着20公分宽的山路自上而下徒步到村委会。还未出村,就要花费短则40分钟,长则2个小时时间。逢场天为了将粮食、养殖家禽运往场镇售卖,村里人更是穷尽了智慧。如卖猪,山路太窄,传统的四人抬宽度不够,村民就找来两个竹筐把猪包在筐内,用绳系好,两个人一前一后担着竹筐走,到了场镇筐就烂了,下次卖猪时再编筐。山高缺水,靠天吃饭。石骡村的传统农业种植相较其他村平均要晚上一个月,作物欠收更是常态。

2014年,石骡村人均年收入仅2000多元,被评为省级贫困村。刘兴建一家四口人,老伴有肺病,女儿外嫁,尽管和同样退伍的儿子打理4亩多耕地,日常还要发展喂鸡喂鸭庭院经济,但全家的名字还是出现在村里的32户贫困户名单中。

环境缺陷所带来的发展劣势,在石骡村显露无疑。

倾情帮助 穷山村迎来大变样

随着脱贫攻坚战打响,2015年,石骡村成为仪陇县纪委对口帮扶的贫困村之一。交通的不便,也让入户开展工作的帮扶干部们初尝痛苦。尤其是下雨天,湿滑泥泞的山路让不少干部摔了满身泥水。

尽快改善石骡村的交通条件,是所有人的心声,也是扶贫工作的首要之举。从2016年至2019年,通过仪陇县纪委监委协调帮助,全村共新建生产便道、通社通户路15公里。大营梁昔日下雨就断的山路,如今成了一条条盘山而上的硬化路,从最远的社到场镇,开车也不过20分钟。刘兴建至今还忘不了通户路修到他家门前的那天。跟其他村民一样,他兴匆匆地去镇上购买了一辆货三轮,家里的西瓜、玉米、小麦、油菜等农产品,刘兴建再也不用为东西运不走而发愁。

解决了交通难题,又接着解决蓄水问题。才在县纪委监委的协调帮助下,石骡村下辖5个社均修缮和新建了山坪塘、蓄水池,蓄水总量达1.4万方,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得到充分保障,延迟耕种靠天吃饭彻底成了历史。

这一切带来的变化,在刘兴建居住的4社,显得更为突出。“2014年之前,连间砖房都没有,全社100多号人,有8成选择迁出去居住。自从交通、用水问题解决了,不少人又陆陆续续搬了回来。”大寅镇纪委副书记、驻石骡村第一书记汪丽君说。

红色初心 传承后人砥砺前行

“传统农耕是基础,要致富增收,还得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汪丽君口中的“后半篇”文章,就是脱贫奔康产业园的打造。

随着道路和水利设施的完善,2018年初,仪陇县纪委监委多方协调资金30余万元,在石骡村建起250亩的奔康产业园和农户家庭果园,用以发展樱脆李产业。“这种李子树就喜欢昼夜温差大、山顶光照强的地方,大营梁山顶不但符合这些要求,地形还成片、土质肥沃、保水。”汪丽君补充说。

樱脆李产业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先后有20户贫困户通过现金入股、土地流转分红和产业园打工,每年稳定实现户均增收2000元。

今年7月,石骡村的樱脆李迎来初挂果,尽管收成只有5000斤,卖了20000元,李子的味道又脆又甜,让村民们对它的市场前景大为看好。“到了丰产期,1株树保守估计能结40斤,而这样的李子树,我们有1万株,只要管护到位,可以稳产15年以上。”种植户陈国武算了一笔账。

村里的喜事一件接着一件,刘兴建家的收入逐年增加,从2014年的人均1000元左右,到2019年人均收入突破5000元大关。今年,老伴的病情开始稳定,刘兴建又打发儿子刘军外出务工,如今每月还能给家里寄回1500元。“国家给了好政策,我们就该在能力范围内自力更生,特别是我们都是退伍军人,更不能在奋斗这方面给子孙后代丢了脸。”刘兴建的话,也说出了村了不少退伍老兵的心声。

2019年,石骡村人均年收入稳定增至12000元,是2014年的6倍,昔日的贫困村,一改穷貌,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新村。随着2020年村级建制调整,石骡村面积再次扩大,背靠千亩松林的天然氧吧,村里又与朱德故里马鞍携手,准备引入当地医院来村里建设康养中心。大伙说,通过这样的方式,能感受到朱德同志离石骡又近了一点。

参军入伍,依旧是石骡光荣的传统,但年轻一代早已不满足当一个普通的士兵。“今年,在南充读高二的孙女明年准备报军校,这是一家人的梦想,谁让咱们村骨子里流着的是红色的血液呢。”临走时,刘兴建的脸上笑得更灿烂了。(李双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