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青年骨干教师,南充市优秀共产党员。从教25年,担任班主任工作25年,在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中总结出培养优生的许多宝贵经验。始终率先垂范,坚持“面向全体,德育为先,知能并进,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以培养学生会学习,善思考,会做人,爱生活为育人目标。善做思想工作,长于与优生、特优生进行深层次交流,在交流中获取教育灵感。所带班级学风严谨,团结友爱,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多次被评为四川省优秀班集体、南充市优秀班集体、南充市红旗团支部。
南充高中2017级17班,在今年的高考中交出了令人欣喜的答卷:班级平均分650.18分,超一本线121.18分,毛梓骏、陈星宇被清华大学录取,雷千里、雷砥、蒋敬、余晨被北京大学录取,另有26人被“C9联盟”高校录取,其他同学大多被同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名校录取。
这个班的班主任是苟晓旺,朝夕相处了3年的学生喜欢称他为“船长”。25年的教书育人经历,苟晓旺对老师这个职业的定位,经历了从“撑渡船的人”到“船长”的变化。他说:“我肩上承载的是几十个家庭的幸福!”
1996年,苟晓旺初次登上讲台时,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撑渡船的人”。这种理解相对较为简单,就是为学子撑起人生风雨中的渡船,护送他们过河,到达一个阶段的彼岸,又去迎接另一批“过河”的学子。
在此后25年的班主任生涯中,苟晓旺的观念逐渐发生变化,他一直在思考、探索,如何让每一名学子都成才,即使是所谓的差生,也要转变为优生。
苟晓旺逐渐领悟到:作为一名老师、班主任,仅靠个人的力量单打独斗是不够的,必须整合身边的教育资源,凝聚全部力量,再恰如其分地进行指挥和调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老师、班主任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船长”。
观念一变,豁然开朗。苟晓旺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既听得懂、理解得了,还喜欢听,教学追求精益求精,常常和同事探讨教法,务求在每一堂课、每一个知识点上都能探索出最有效的方法。“不要满足于下课后,学生蜂拥而至向老师提问的热闹场面,这也许说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把问题解决好。”苟晓旺一直鼓励学生提问,但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不是课堂上没讲明白的问题。
当好“船长”,形成合力。作为班主任的苟晓旺在班上推行“导师制”,拜托每名老师三年内固定担任十余名同学的导师。平时,定期或不定期和本组学生开展活动;每次考试后,导师及时给每名学生分析成绩和试卷,寻找学习中的优势和问题,制定下一个“小目标”……
在高三复习阶段,苟晓旺特别注重充分调动每名任课教师的积极性。每次大考之后,及时召集5名老师进行班级教研,仔细分析班级的整体情况,分析每名学生的个体情况,最后安排具体的任务。
在南充高中,苟晓旺爱学生是出了名的。
在高2017级17班,学生们与苟晓旺结下了深厚的师生友谊,其中两位同学对他的印象尤其深刻:一位是来自岳池县的留守学生,一位是来自营山县的特殊家庭学生。苟晓旺陪伴他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节假日,还一起吃火锅、一起在家里包饺子、一起郊游……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和寄托。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我肩上承载着几十个家庭的幸福。”这是苟晓旺对老师这个职业的第二种理解,一个班上几十个学生,让人人都成才、健康成长,就是让一个个家庭变得更幸福。
如何让每一名学生成才?苟晓旺认为,上好每一节课,让孩子们学到知识,这是最基本的事,让学子全面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苟晓旺注重对学生进行理想、人格和爱国主义教育,多方培养学生的远大志向和爱国情怀。他同时关注学生的成长,认真评阅每名学生的每篇周记,写好每一份评语。每个学期,与每个学生单独或分组交流至少10次。
通过班级集体活动凝聚人心,定期举行春游踏青、秋游活动,在江边野餐、野炊,在沙滩上开展趣味体育活动,拍摄班级成长纪录短片……看到学生的笑脸和理想的成绩,就是苟晓旺最开心的事。(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