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经济“压舱石” 南充现代农业持续发力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0-08-26 10:21:31 编辑:杨仁昌 点击:


仪陇县十万亩省级蚕桑现代农业园。李斌 摄


8月22日,仪陇县铜鼓乡蚕农在蚕房喂蚕。李斌 摄

南充市仪陇县铜鼓乡,万亩桑田中坐落着数间颇具现代感的大棚,阳光下“新时代养蚕大棚”的字样格外醒目。

8月17日,其中一间蚕房里,在给蚕儿补充新鲜桑叶的铜鼓乡九龙山村村民欧秀珍说:“我承包了93亩桑园,一年可以养32张蚕,纯收入在七八万元。”

蚕桑产业是南充“5+5”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得到较快发展。今年上半年,南充农业整体增长速度由负转正,作为农业大市,农业对于南充经济发展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

龙头带动 传统产业“破茧重生”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南充各地陆续发展起现代化蚕桑产业,丝厂、绸厂在上世纪90年代曾迎来巅峰时刻。

2005年南充成为中国丝绸协会首批命名“中国绸都”的城市之一。南充丝绸因为桑蚕基地不成规模,没有较大的龙头企业,抵御风险能力低,一度陷入低迷状态,2010年丝绸行情走低时还出现了毁桑现象。

“辛辛苦苦栽种的桑树,一锄头下去就给挖没了,真的心痛!”仪陇县蚕桑站站长吴小康说。

走访调研江浙、凉山宁南、宜宾珙县等蚕桑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后,仪陇提出规划:“打造百里蚕桑丝绸产业长廊,期待蚕桑产业‘破茧重生’。”

2014年起,奥特丝、布碧丝、语山三家龙头企业陆续入驻仪陇,目前共建标准蚕桑园区7万亩。三家企业都实行土地统一流转,企业高标准建园,配套设施桑园、蚕房都全部建好,然后“返租倒包”给农户。高标准建园,意味着技术上有了保障,“比如推行小蚕共育,让蚕儿们集中先上了‘幼儿园’,再拿给农户养育,质量上也有了保证。”吴小康说。

现在南充市共有优质桑园40余万亩,年产茧1.8万吨,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均位列全省第3位。去年南充全市蚕桑产值达11亿元。嘉陵区被中国丝绸协会授予“中国蚕丝被之乡”,被中国蚕学会授予“中国桑茶之乡”称号。

南充历史上与农业相关的美名,不只是“绸都”,还有“果城”。而现在,发展势头正劲的是晚熟柑橘。今年年初,晚熟柑橘作为四川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的代表,入选全国五十个产业集群。在目前南充已建成的130万亩柑橘基地中,晚熟柑橘占80万亩、产量65万吨。

“市场上早中熟品种多,而晚熟柑橘品种较少。”南部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梁德华介绍,晚熟柑橘挂果期长,越冬后2月至3月采摘,经过冷藏5月至6月还可销售,这样错峰上市,经济效益就会更高。

今年上半年,南充市新建晚熟柑橘基地5.3万亩,并且成功注册“果城果橙”系列商标,南部脆香甜柚、蓬安锦橙100号等产品,先后获得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产品认证,高坪区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甜橙之乡”称号。

科技引领 农业经济提质增效

8月15日,来到南充市嘉陵区大通镇大沟头村,山坳里一幢白色的7层小楼静静矗立。看似普通的小楼还有一个亮眼的标签:全国第一幢楼房式种猪场。

“我们这个种猪场占地面积虽然只有30亩,但高度达到了30米,让5000头猪住进了7层楼房。”天兆核心种猪场项目部经理张小龙介绍,在这个小楼里,他们对生猪实行全封闭饲养、单层隔离,自动喂食、降温、消毒、清粪。功能区域内“窗明几净”。

“7层楼的猪场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还保证了生物安全。”张小龙说,5000头曾祖代纯种母猪“住进”楼房后,养殖成本比传统猪舍低了20%。

今年,南充改扩建362个生猪规模养殖场,都是养殖生猪1000头以上的标准化养猪场。大部分规模养殖场与生猪龙头公司如温氏、新希望合作,由公司统一提供猪苗、饲料、药品以及技术。

去年,南充出栏生猪415.74万头,生猪产业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近30%。在标准化、规模化的技术支持下,南充正全力冲刺今年出栏生猪520万头的任务。

同样科技含量很高的农业产业,还有西充县从2008年开始规划发展的有机农业。

西充县广绿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李义洋介绍,园区内的水果需要用十一二种药物,不止防虫,还有各种保证水果口感质量的肥料。该基地自主研发的有机肥,质量、肥性、肥力完全可控,不仅获得国家专利,其生产设施也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

每年各级认证机构3-5次的抽检,更是筑牢了西充有机农场的标准和底线。目前获得有机认证的企业维持在50多家的规模。标准愈加成熟,西充先后发布了40个有机农产品地方生产标准,包括充国香桃、西凤脐橙、西充黄心苕、牛奶猪等,有机农业总产值达40亿元。

回引能人 盘活资源振兴乡村

2016年底,冯守东回到村里,利用撂荒的农田,发展小龙虾养殖。“经过3年多的努力,今年终于可以产出了。接下来,我要尝试种植水稻,套养小龙虾。”8月6日,望着连片的龙虾田,38岁的西充县古楼镇赵家庙村村民冯守东感慨万千。

同样是回乡创业,南部县东坝镇打鼓山村的刘永凯成为投资1500亩晚熟柑橘产业园的企业业主。

“这些年在江浙一带做水果生意,看到其他地方的果农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而我的家乡,村民一年四季苦苦劳作,收成收入却少得可怜,真的很不甘心。”刘永凯说。

在考察成都和海南的一些水果基地后,他决定回到打鼓山村,首先建设了1000亩晚熟柑橘基地,“产业可以带动一切。”他充满信心。目前,全村有40个村民在园区内打工,“每个月可增收2000元左右。”

2017年,刘永凯被村民推选为打鼓山村村干部,他开始更多地思考怎样为山村留住年轻人,如何留住振兴乡村的中坚力量。

“现在我正在尝试以‘海南模式’,用高收入留住年轻人。”刘永凯说,“海南模式”即大业主自建园区,培育四年到五年挂果后,再返租给小业主。这样小业主既不用承担一开始的资金风险、技术投入,又能够直接参与管理,增加收入,提高积极性。

“近两年已经陆续有三五个年轻的村民留下来,我相信看得见的效益会留住更多年轻人。”刘永凯说。(蒲南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