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农村是必不可少的方面。而良性的农村治理也是助力全面脱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但是,由于农村治理理念的滞后,无论是治理主体、还是治理方式,都存在欠缺,亟待完善优化。
完善农村治理,需扩大治理主体。在治理环境日益复杂的当下,传统以基层政府为主体的治理格局已显乏力。为此,亟需多主体参与农村治理。对于新时期的农村治理,一是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而党支部建设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充实。近年来一些党组织软弱涣散的地区,往往是由于本村人才的外流及外部人才的流入渠道阻塞。所以,需积极依靠乡镇干部驻村、农村专业人才引进、本村优秀青年纳入等渠道充实基层党支部,以更好地提升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力和战斗力。二是壮大村民自治组织,新时期农村治理面临的环境复杂,单纯以村委会为代表的自治组织在农村矛盾纠纷解决、产业引领中还显得捉襟见肘。所以因时而动,根据实际建立一些细化的自治组织实有必要。可以建立涉及农村矛盾解决、农业技术推广、环境保护等细化的自治组织,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三是纳入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具有化解社会矛盾、扩大社会参与、弥补公共部门治理能力不足的作用。为此,将社会组织纳入农村治理主体,将会极大地促进农村扶贫、教育、治理效能。
完善农村治理,需创新治理方式。在新时期,主要是健全自治,法制,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一是健全自治。完善农村自治组织的结构建设、及时监督基层自治组织运行,并保障民主。促使自治助力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二是完善法制。当前,对农村基层矛盾纠纷的解决,法治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这就要求强化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依法用权,用法治方式推进基层治理。此外,积极引导民众用法治方式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三是崇尚德治。一段时间以来,农村在物质文明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精神文明略显落后,这就需要强化德治在农村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当前,第一是要强化道德立规,诸如建立完善村规民约。第二是道德的传承,需要农村基层做好传统文化的挖掘传承工作,建立村级文化墙,宣传传统文化,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营山县委组织部 陆应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