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气温高,管壁里粘附的原油会流出来污染地面。”6月10日,川中油气矿南部作业区公山庙中心井站清蜡作业结束,钟万华就给清蜡防喷管两端上好堵头。钟万华是川中油气矿南部作业区技术创新工作室核心成员。这个由工作室加工制作的小堵头,堵住了“落地油”污染的最后一个“漏洞”。
钟万华安装清蜡防喷管堵头
南部作业区在生产过程,原油有从开采工具或设备中“逃逸”至地面,形成污染。而井口、油罐和放空区则是“落地油”污染的重灾区。
该作业区成立技术创新工作室,针对落地油污染问题展开课题攻关,并取得了成效。研制的“防渗放油弯管”,通过采用丝扣密封、端面密封和O型密封圈径向过盈密封方式,实行了对油罐放油管里残存原油的绝对密封;研制的油罐量油杆刮油器,代替棉纱擦拭粘附在量油杆的原油,实现了原油全回收;研制的“放空立管脱液器”,利用分离器原理,对放空天然气携带的残余液体全部捕捉和回收。这三大“环保利器”均获得国家专利,在油罐和放空区域安装使用,解决了困扰油井多年的环保难题。
井口区域安装大理石防渗地砖
此外,作业区还采取在井口区域安装防渗大理石地砖、在清蜡防喷管两端安装堵头等措施,有效避免了井下工具带出的原油直接与地面接触,方便清理和回收。作业区一系列技术革新和创新措施,实现了“油井不见油污”的清洁生产。
“小弯管、小堵头、小器具带来了大效益。”作业区技术创新工作室组长马大兵介绍,作业区70余口生产井站推广这些创新成果和措施,可每年回收原油5吨,节约含油渣土、含油棉纱处理费用,以及棉纱购置费用10万元。(陈辉 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