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畔的“金果果”

——石棉枇杷铺平农民致富的幸福路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05-17 11:22:06 编辑:陈廷波 点击:

石棉县于1952年建县,因富藏优质石棉而得名,是全国唯一以矿命名的县。全县幅员面积2678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个街道,总人口12.4万,其中农村人口8.32万人,有汉、彝、藏等19个民族,耕地面积9.48万亩。石棉地处四川西南部、大渡河中游,雅安、凉山、甘孜交汇地带,是内地通往云南、西藏的重要通道,素有“民族走廊”之美称。

石棉生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68.53%,境内有贡嘎山、栗子坪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地之一,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石棉县属中纬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基带的山地气候,年均温度偏高,年平均降水量偏少,冬春干旱、山风强烈,夏秋多雨、无酷暑。日照强,被称为雅西“阳光城”,年日照时数为1245.6小时,无霜期平均326天。正是这种奇特的气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出产的枇杷等水果味美醇甜,美名远播,畅销省内外。其主要品种“大五星”枇杷果实大,果皮橙黄,皮薄,果肉厚、汁多、细嫩、风味浓郁,可食率高,是枇杷中的上品,有“中华名果”之称号。2019年全县枇杷种植面积5万亩,总产量达21000吨,产值30200万元,正是这些美丽的“金果果”铺平了石棉县广大农民兄弟脱贫致富的幸福路。

产业结构调整 红旗村扛起枇杷种植的大旗

过去,在石棉县农村群众以种植传统作物玉米、土豆、稻谷为主,普遍收入较低,在温饱线上徘徊。针对这一情况,石棉县委、县政府及时转变发展思路,对全县农业产业发展结构进行调整。县农业主管部门邀请省农科院和川农大的专家到石棉实地调研考察,专家根据石棉的日照强等气候特征和土壤富含微量元素的优势,建议石棉发展枇杷、黄果柑、脆红李等优质水果产业。

“1995年,县农业局就开始引进优良品种‘大五星’在迎政乡红旗村试种100亩,拉开了石棉枇杷产业发展序幕。”石棉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原经济作物站站长罗华说。

“我们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说起发展枇杷产业,迎政乡红旗村党支部书记余小军格外得兴奋,给我们讲起村里的枇杷产业发展故事。

过去,地处半山腰的红旗村以种植玉米和水稻为主,兼以养猪,人均收入近2000元,勉强越过温饱线。1995年,县农业局找到他们要在红旗村搞试点栽种枇杷100亩,县农业局技术人员全程指导帮助。

“当时,已经听说成都的龙泉有人栽种枇杷发了财,就想试一试。于是我们就答应试种,老村支书官维金就和我们村干部带领20多户胆子大的村民干了起来!” 余小军说,“当时老百姓最担忧的是栽种枇杷,如果不种粮食,就没饭吃!”

对于先期栽种的农户,县里每亩补助200元的幼苗款,给予扶持,在那时是很大一笔钱。

枇杷要三年才能挂果,一般丰产期为15年,熬过前面最难的三年,惊喜就来了!“第一年挂果,我们每亩就卖枇杷1800元左右,在当时不得了,引起轰动,种一亩水稻才买800元左右,这个收益是原来的2倍多。” 余小军还沉醉在当年的喜悦中。

“到了第四年和第五年稳产的时候,每亩枇杷收入大概有2400元左右,是过去种传统粮食收入的三倍。”

“红旗村种枇杷发财啦”的消息像“原子弹”爆炸一样在全县扩散!

村里原来不愿种枇杷的农户也跟着“眼红”了,拿出自家的好土地,买来幼苗,加入枇杷种植大军。

县里其他乡镇来红旗村枇杷种植基地参观学艺的也络绎不绝,2000年枇杷产业发展在石棉全县掀起热潮。

到如今,红旗村已发展枇杷1100多亩,1100个村民人均1亩,达到满栽满种,卖枇杷的收入达到人均11000元左右,是栽种枇杷前的5倍多。

枇杷引领带动 架起农民兄弟的致富金桥

“2000年后,县里也出台一系列支持发展枇杷产业的相关政策,形成了‘政府搭台,农业部门弹奏,农民唱戏’的枇杷产业发展大好局面,大家齐心协力演好了石棉这部枇杷发展大戏。” 罗华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2019年全县种植枇杷5万余亩,9000多家农户参与栽种,产量21000吨,产值30200万元。”

石棉县在大五星枇杷获无公害食品产地认证的基础上,实施省级枇杷示范区项目,建立示范基地10000亩,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全部进入盛果期后将实现年产量60000吨、产值60000万元的目标,并强力拉动果品保鲜、包装、运输、加工、销售等相关产业发展,容纳就业1.3万人以上,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月14日,迎政乡三合村村委会附近的坝子上格外热闹,许多村民开着农用三轮车从山上果园往这里运枇杷;太阳底下,一帮大妈大叔在忙着拆取果袋,选分水果等级,果品保护装箱;几个水果商贩走来走去,检查卖家是否规范操作。

 张定春夫妇告诉我们说:“我们家3亩多枇杷,全挂果,今年只有2000多斤的产量,由于气候不好,今年比往年减产700斤以上。加上疫情影响,今年来的商贩也只有以往的一半,价格也低了不少,去年每斤枇杷卖13—18元,今年只卖8—12元。满打满算,今年也只有2万多元的收入。”

徐兴林是原来的村民小组组长,也是村里的枇杷种植大户,自己有2亩多地,又流转2亩果园,今年有3000多斤的产量,有3万多元的收入。他说:“现在种枇杷,自然灾害、病虫害影响收成比较大。今年春节后高温又天旱,直接影响枇杷的长势,降低了枇杷的产量。虫害也比较厉害,木虱凶得很,现在食品安全要求得严,农药里磷的成分不能超标,日常治虫,喷射三次农药都杀不死虫,这样一来,就大量增加成本。不知道国家农业科研单位有没有既环保又特效的新药可用?”

“迎政乡有个5个村,28个村民小组,7459人。种枇杷5100亩,种黄果柑5000亩,今年产枇杷近400万斤,收入2800万元;黄果柑640万斤,收入1000万元。今年比去年减少800多万元的收入。” 迎政乡党委副书记李纪说道。

“我们乡耕地较少,现在枇杷、黄果柑基本达到满栽满种,近年来乡上增加新的发展思路——推广庭院经济,就是让有限土地发挥最大效能。让老百姓在自家院落种黄草、重楼中草药;培育盆栽葡萄和黄果柑,既可观赏,又可食用。去年全乡庭院经济共有500万收入,全乡全部发展起来后,可达到2000万的产值。” 李纪透露出迎政乡党委带领群众致富的又一抓手。

“我们还不断向高山林地和荒地发展经济作物和经济林,乡里引进的石棉地生有限责任公司,流转高山林地2000多亩种中草药重楼,经过8年发展,去年销售收入近8000万元。”

帮扶有力 枇杷成了脱贫的金钥匙

新民村位于石棉县迎政乡南端,距乡政府9公里,海拔在1000至1500米之间,系高山村组,全村共有516户1410人,其中常住少数民族人口320人。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和区位条件较差、交通不便、产业发展滞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因素制约,新民村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全村贫困现象较为突出,是省定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75户258人,贫困发生率达18.3%,建档前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低于2700元。

农旅融合,昔日贫困村变成幸福小康村。通过各级部门的关心和帮扶,新民村大力发展枇杷、核桃、脆红李等种植产业,全村已于2016年底实现了户脱贫、村摘帽,依托“一树、一泉、一片产业”(千年酸枣树、古神泉、水果种植产业)等生态资源,成功创建了国家AAA级景区“三索窝”,新区居民点集中安置农户82户327人,核心区面积约50亩,配套建设了学校、村卫生室、村活动室、便民服务中心、休闲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可发展民俗接待20户,餐饮5户,真正实现了“把农业做成生态、把生态做成旅游、把旅游做成产业”的脱平致富路子。

新民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陈涛说:“在发展枇杷的引领下,全村种植产业快速壮大,现已种植枇杷1000亩、脆红李120亩、核桃500亩,全村年产值1300万元,户均收入3万元以上,多的家庭8万元以上。种植业已成为全村脱贫奔康的支柱产业!”

注重产业提升,增加产业附加值。为进一步提高枇杷产业的附加值,驻村工作队、村“两委”达成一致目标,将枇杷花、枇杷叶制成枇杷花茶,枇杷伤果、小果制成枇杷膏。村党支书王立军、主任郑凤兰到福建考察学习,不断地研究、推敲制作方法,枇杷膏、枇杷花茶制作已经初步形成。枇杷膏生产厂——石棉三索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18年在新民村成立,去年试生产6万瓶枇杷膏,预计今年可生产枇杷原浆50万斤,产枇杷膏30万斤,产值近3000万元。这样一来,全县就有了首家枇杷再加工厂家,果农也再不用担心小果、受伤果拿去喂猪或直接丢去而受损失,保护了果农利益。

贫困户成了致富带头人。陈涛告诉我们,曾小林家原来是村里的贫困户,属于没技术加上两个孩子长期读书而致贫的家庭。学会种植枇杷后,他就再也没有出门打工,在家里精心发展种养业,大儿子曾文燚大学毕业后也毅然回到村里参与家乡建设。现在家里自有土地加上流转土地共7亩多,均种上枇杷,还发展了养蜂业,全家4口人种养业年收入8万元以上。曾小林也成了村里对外宣传的致富带头人,儿子曾文燚积极上进,又有文化,已经被乡党委列为村干部的培育对象,现在已是村上会计并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枇杷是我们村的基础产业,每家每户都有种植,有了几万元的保底收入,大家都不用担心贫困了!” 陈涛自豪的说,“有的贫困户家里土地较少,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就从其他方面予以帮助支持。”

了解到贫困户刘霞家里枇杷种植面积不是很多,村里就鼓励她“靠山吃山”大力发展养殖业,她勤奋肯干,现在每年出栏生猪和山羊各20头左右,养殖业年收入2—3万元。

贫困户刘仁友有厨艺,村里就把2亩多的鱼塘承包给他,每年象征性收取承包费300元,支持他山泉流水养鱼,结合旅游发展农(鱼)家乐。他家4口人,枇杷种植,庭院经济,餐饮收入加起来超过5万元,彻底摆脱贫困。

后记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下,各单位和各部门加大对新民村的支持和帮扶,修好进出“三索窝”的水泥路,修通山后果园进出通道;家家厕所改造全部完成;村里路灯等配套设施逐渐完善……

“三索窝”这个大渡河边古老的地名正焕发着熠熠光辉,成为城里人进山了解乡村振兴和旅游观光的“打卡地”!(罗镇 车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