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方案更完善 让短板得解决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18-05-21 09:15:11 编辑:张林 点击:

  沉下去·镜头 连日来,省工商联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党建工作“两个覆盖”。图为5月20日,来自成都、绵阳、宜宾等市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一行在德阳市一家党员活动室参观学习。寇元林摄(视觉四川)

  沉下去·镜头 连日来,仁寿县结合“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组织7200名机关党员干部到各自联系的贫困户家中开展精准扶贫回访工作,确保走访不漏户、户户见干部,为贫困户排忧解难。 潘建勇摄(视觉四川)

  沉下去·完善方案

  深入调研后,省直机关幼教资源帮扶凉山州深贫县方案将调整——

  从“全州一策”到“一县一策”

  “请各县催一催辅导员们,尽快把调查表填好交上来。”5月18日上午,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服务保障中心办公室,刚从凉山州调研归来的工作人员,就忙着在“幼教帮扶工作群”里“群呼”,希望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加快进度,尽快收集由每位“一村一幼”辅导员本人填写的《个人情况和培训需求调查表》,以通过汇总分析,为科学完善帮扶方案提供基础信息支撑。

  “群呼”背后,是深入调研后,省直机关幼教资源帮扶凉山州深贫县的方案之变——

  □本报记者钟振宇

  调研:

  深入调研后发现原方案欠缺

  今年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提出用好省直机关幼教资源,3年内在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开展“一村一幼”帮扶全覆盖工作。4月,首个子方案——2018年至2020年“一村一幼”骨干辅导员培训方案出炉。

  按原计划,从今年开始,6家省直机关婴幼儿园的优秀教师,将利用寒暑假赴凉山开展驻点和集中培训,3年可把11个深度贫困县的辅导员全部轮训一遍。工作人员坦言,但方案主要是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制定的,仅走访了凉山州个别深度贫困县。

  在全省“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启动后,帮扶凉山深贫县幼教发展被列入局机关重要调研课题。5月8日起,服务保障中心派出小分队,用近10天的时间,实地走访11个深度贫困县和45个“一村一幼”教学点,开展座谈会20余场,重点了解村级幼教点设备设施、管理机制和辅导员的学历层次、专业背景、岗前培训等情况。

  “沉下去深度调研,才发现之前的方案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服务保障中心负责人感言道。

  调整:

  既遵循教学规律也回应呼声

  在原方案中,对11个深度贫困县都使用同一个培训方案。而通过调研发现,每个县的实际情况和主要诉求都不尽相同,配套条件也各有差别。比如,原计划在美姑县县城办班培训全县所有辅导员,而调研发现,美姑县城的住宿接待能力很有限,无法一次性接纳全部人员。

  “之前我们认为,辅导员具备一定的普通话水平,因此未把通用语言教学列入培训计划。”工作人员说,实地调研发现,普通话水平和通用语言教学水平,是基层教学中最大的薄弱环节。此外,原培训方案更注重培训老师在台上授课,辅导员在下面听的形式。经过调研座谈,发现辅导员更渴求参与实际操作层面的培训,增加实操类课程的模拟教学。

  调整方案,势在必行。5月17日,在形成凉山州“一村一幼”学前教育情况调查报告初稿的同时,服务保障中心和课题组成员登门省级相关职能部门征求意见。同时,主动融入省人才办、省教育厅已有的全省深度贫困县“一村一幼”辅导员能力提升培训工作安排,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工作合力。

  “近期,我们将根据实地调研和调查问卷分析情况,进一步优化帮扶思路和培训方案,尤其要做到‘一县一策’。”服务保障中心工作人员说,细化的方案,将既遵循教学规律,也回应基层辅导员的呼声。

  沉下去·解决短板

  省文化厅组建调研组走访阿坝州16个点位

  特色文化如何“链”接产业?

  特色文化如何“链”接产业,助力地方发展?5月15日至18日,为深入落实省委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决策部署,省文化厅组建文化产业调研组,先后走进阿坝州马尔康市、理县、茂县、汶川县等16个点位开展调研,在吸纳当地文化产业发展有益经验的同时,探讨掣肘当地产业做大、做强的“短板”,并寻找解决之道。

  □本报记者文莎

  文创之问:

  “大订单”为啥不敢接?

  藏式壁画、微缩羌碉、民俗花灯……在茂县一家名为“族人匠艺”的手工作坊里,老板胥荣贤正将一批手工艺品打包,准备发往拉萨、九寨沟等地。

  通过把藏羌民族传统文化、传统工艺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把产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胥荣贤的产品越销越远,年销售额达70万元。“但大的订单我们仍不敢接,因为产量始终跟不上。”胥荣贤说。

  这是为何?胥荣贤介绍,他们的产品大多由他自主设计,一件精美的产品需要经过机器雕制模具,工人手工刺绣、拼接、绘画、上色等工序,较为耗时耗力。

  无独有偶,在马尔康市,画家斯达塔将传统手绘唐卡与现代立体浮雕相融合,制作出色彩鲜艳、造型独特的工艺品,深受市场欢迎,但由于工艺复杂,也存在产量有限的问题。

  如何解决?调研组和胥荣贤与斯达塔都有共同的想法:对有条件的当地群众进行技艺培训,让他们不离乡土就能就业创收,同时也让产量得到提升。

  文旅之问:

  “中转地”如何变目的地?

  5月18日清晨,伴随着悠扬悦耳的羌族民歌,位于茂县凤仪镇的中国古羌城巨型城门徐徐打开,迎接四方来客。据介绍,这里汇集了茂县1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接待游客46万余人次。

  不过,调研组走访发现,古羌城周边配套的餐饮、休闲、娱乐设施相对匮乏,导致许多游客只把这里当成一个中转站,而不是旅游目的地。

  而在理县古尔沟镇丘地村,借助当地温泉-民俗生态游-登山户外行旅游线路的打造,不少村民加入旅游合作社,具有嘉绒风情的民居也改成民宿,旅游成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但村支书三郎乓已经开始忧心:“竞争越来越大,生意比以前难做。”原来,丘地村周边村落新建了许多高档酒店,导致丘地村客流量锐减。

  如何增强竞争力?调研组建议加强设施配套,同时把重点放在文化内容植入上,让游客留宿也留心,最终成为回头客。

  演艺之问:

  原生态歌舞怎样实现商演?

  走进理县甘堡藏寨,10多名身着节日盛装的村民手拉手、肩并肩跳起欢快的“博巴森根”,赢得游客阵阵掌声。

  “博巴森根”既有传统藏式锅庄的特点,又在表演形式中有所创新。其中“钻”“扭”“解”等舞蹈形式独具特色,生动再现勇士在战场顽强搏击的场面。2008年,“博巴森根”成功申报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何挖掘“博巴森根”的商业价值?阿坝州正在筹备大型音乐剧《博巴森根》,将原生态歌舞与现代舞台艺术结合,力图打造一台观众喜闻乐见的精品音乐剧,实现常态化商演。

  想法虽好,但阿坝州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原计划今年5月编排完成的音乐剧由于资金、人才的缺乏,至今还处在创作阶段。

  对此,调研组建议,不要着急上马,特别是剧本要精心打磨。资金方面可以申请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演员也可以从省内优秀演员中进行挑选,不要局限于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