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侯冲 张舒
3月14日,巴中市通江县董溪乡尖场坝村村民刘光福吃过午饭,就推着高压清洗机打扫猪圈。猪圈是去年新盖的,两间水泥砖房里养着40多头肥猪、20头母猪。
离猪圈不到30米,是刘光福的老房子。作为村里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刘光福一家年内将搬到聚居点,开始新生活。
新生活的背后,是一项激励政策带来的改变。
获奖补,养猪甩“穷帽”
刘光福现在一门心思扑在养猪上。“给猪喂玉米、麦麸、猪草等,早晚各一次。”他说,有时还把猪赶到后山上去放,这样的跑山猪肉质好,能卖上好价钱。去年仅卖猪一项,刘光福就挣了1万多元。
而在两年前,这是做梦都不敢想的。由于妻子有病,两个女儿又在读书,2014年,刘光福一家成了村里的贫困户,全家人挤在上世纪70年代修的土坯房里。
改变发生在2016年。当年6月,村第一书记宋旭明上门向他介绍增量奖补法。这是一项针对贫困户产业发展的奖励政策,首先根据贫困程度确定每户奖补资金总额,然后将资金总额的80%用于奖励新增产业项目,其余20%的资金奖励发展成效。
一开始,刘光福担心赔本,对发展产业没啥信心。“宋书记鼓励了我。”刘光福回忆道,宋旭明帮他算了一笔账,让他有了试一试的想法。
2016年7月,刘光福买来十几头猪崽,村里一共补贴了4500元。有政策“撑腰”,有奖励刺激,当年底,他的养猪规模达到40多头,一家人顺利脱贫。
增量奖补法同样适用于种植业。尖场坝村对于贫困户种植食用菌每袋补贴3元,种植中药材每亩补贴1000元,种植核桃每亩补贴500元。“增量奖补法有一个原则是‘自主定业’,充分尊重贫困群众意愿,不搞强制性要求。”宋旭明说。
干劲足,再养10年猪
“4500元奖补资金,对我帮助很大。”刘光福说,这笔钱缓解了资金压力,更主要的是增强了自己的信心,“发展产业更有积极性。”
常年患病的妻子朱国香也重拾生活热情。夫妻俩在这个春天忙得不可开交,种了油菜、马铃薯、萝卜等。此外,夫妻俩还养起400多尾草鱼、白鲢等,侍弄着几箱蜜蜂。
“以前怕自己没本事,挣不到钱,现在就怕钱不够挣!”刘光福说,年内搬迁后,山上的猪圈还要继续保留。他盘算着再申请10万元贷款,在山上建办公室、盖仓库存放饲料,方便养猪。
已经脱贫的刘光富计划再养10年猪,目标是养到500头。不仅自己养,他还要成立合作社,“现在不管有没有奖励,我都干劲十足!事实证明,只要努力,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去年全县发放增量奖补资金1600万元,帮助9800名贫困群众脱贫; 今年计划增至4200万元,助力2.8万人脱贫。”通江县扶贫移民局副局长杨凌说,增量奖补法从制度设计上倒逼发展、突出增量、注重成效,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现因户施策、精准滴灌、增量增收、助推脱贫的目的。
观察·论“质”
省社科院副院长郭晓鸣:增量奖补法最重要的特点就是鼓励农民选择熟悉、风险小、稳定性强的产业来脱贫,变给予为激励,与当地的产业发展相适应,非常有效。
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方面,鼓励发展产业是有效且持久的方式。就目前我省的产业扶贫措施来看,还有两个方面有待完善。第一,要探索农村合作金融。建立起信用贷款机制,鼓励贫困群众通过借贷等方式发展生产,培养信用意识,增强市场意识。第二,要提高贫困群众互助合作程度。要想实现持续稳定脱贫,需要将贫困群众组织起来,通过合作产生规模效应,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稳定增收致富。
行动·谈“谋”
省扶贫移民局副局长钟志荣: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可有效提高脱贫质量,这需要创新激励引导机制,增量奖补法就是一个有效的探索。
为破解精神贫困难题,我们将深入开展感恩奋进教育,推广“劳动收入奖励计划”“歇帮机制”“村民积分制管理”等精神扶贫模式;深化“四好村”创建,发挥好“农民夜校”作用,加强实用技术“田间培训”、就业技能“车间培训”。
同时采取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方式,扩大贫困群众参与度,鲜明多干多支持导向,大力选树脱贫先进典型,引导贫困群众不仅从物质贫困中“走出来”,更要从精神贫困中“站起来”。
原标题:以前怕挣不到钱,现在怕钱不够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