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推进会议在成都召开,对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动。会上,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四川农业大学、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绵阳市涪城区负责同志,分别围绕各自工作特点作交流发言。他们在工作中下足“绣花”功夫,拿出有力举措,付出超常努力,聚焦聚力,众志成城,不断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为打赢这场硬仗中的硬仗而不懈努力,本报特摘登这八个地方和单位在大会上的交流发言,以飨读者。
三年攻坚计划 全力攻克深贫
中共阿坝州委 阿坝州人民政府
将全力推进“三年攻坚计划”,确保2017年4个县(市)、2018年6个县、2019年3个县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评估验收,2020年进行全面巩固提升
今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全年实现239个贫困村退出、30311名贫困人口脱贫、创建“四好村”734个。
围绕“背水一战”,强化政治意识。我们将全力推进“三年攻坚计划”,确保2017年4个县(市)、2018年6个县、2019年3个县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评估验收,2020年进行全面巩固提升。
围绕“稳定长效”,注重靶向施策。我们将加紧编制《阿坝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突出治病与治穷、整体与重点、发展与保障“三个统筹”,力争投入190亿元资金,补齐住房、道路等基础设施短板,投入30亿元实施“三大精准产业扶贫行动”,投入40亿元抓好教育卫生扶贫,确保贫困群众实现稳定长效可持续脱贫。
围绕“生态扶贫”,构建长效机制。我们将每年整合3亿元推进生态扶贫工作,加快形成稳定有效政策体系,确保全州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名符合条件的劳动力通过生态公益性岗位就业,实现在参与生态建设中稳定增收。
围绕“思想扶贫”,激发内生动力。深入推进“激发内生动力携手脱贫奔康”主题教育,大力开展“孝善和俭”精神文化建设,通过党组织“领”、机关干部“帮”、农村党员“带”,精准实施“思想扶贫”,破解群众“等靠要”思想。
围绕“三个新增”,凝聚工作合力。我们将建立差异化的扶贫支持政策,坚决实现“三个新增”。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压紧压实多层次、全方位“责任链条”。动态掌握帮扶力量的工作情况,及时调整完善帮扶力量,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驻村人员等力量的培训,打造一支不走的脱贫攻坚队伍。
优化攻坚力量 实现再战再胜
中共甘孜州委 甘孜州人民政府
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作为夯实党在藏区执政根基的重要抓手、作为培养锻炼、考察识别干部的主战场,聚焦短板、超常努力、不胜不休
今年以来,甘孜聚焦“泸定县摘帽、366个村退出、11787户48524人脱贫”年度任务,集中优势兵力,突出精准施策,在去年首战首胜的基础上实现再战再胜。
筑牢攻坚思想。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作为夯实党在藏区执政根基的重要抓手、作为培养锻炼和考察识别干部的主战场,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精神,聚焦短板、超常努力、不胜不休。
优化攻坚力量。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创新和完善要素投入、激励引导等机制,实现领导联系全覆盖、包村包户全覆盖,主动加强与帮扶地对接,巧借发达地区优势,加快甘眉、成甘“飞地园区”建设。
加大攻坚力度。对2018至2020年总体规划、年度实施方案进行优化,集中力量推进就业扶贫,开发生态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确保所有正常适龄儿童入学就读;实现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达100%,打好包虫病防治攻坚战,全力确保明年康定、丹巴等5个县(市)摘帽、463个村退出、11585户48301人脱贫。
激发攻坚动力。办好农牧民“夜校”,持续开展法律“七进”活动,深入推进“感党恩、爱祖国、守法制、奔小康”主题教育,切实抓好“四好村”建设。
锻造攻坚队伍。大力实施“硕博人才进甘孜”“百千万康巴英才”工程,恢复教师进修学校,做大做强甘孜州卫校,加大教师、乡村医生培训和本土人才培养力度。做好援藏干部人才工作,加大培养选拔力度,继续实施“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
鲜明实干导向 汇聚攻坚合力
中共凉山州委 凉山州人民政府
联系帮扶贫困县、贫困村脱贫分别作为州县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州县乡村“一把尺子”量到底。健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
凉山全力推进“七个一批”行动计划和23个扶贫专项,11个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底的29.3%降至21.1%。
鲜明目标导向,锁定攻坚计划。计划明年退出500个村、减贫19.18万人;2019年雷波、甘洛、盐源、木里4县摘帽,退出445个村、减贫15.42万人;2020年其余7县摘帽,退出173个村、减贫7.82万人。
鲜明问题导向,打好攻坚硬仗。突出治愚、治毒、治病、治超生“四治并举”,明年实现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后年解决安全住房问题。因地制宜、长短结合发展富民产业,明年起转向核桃等果木嫁接管护和粗精深加工,加快发展全域旅游和“飞地园区”。以推进“一村一幼”标准化和寄宿制学校建设为重点,确保到2020年11个县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到100%、99%。确保三年内完成5个国省重点毒品整治县“摘帽”任务、艾滋病新发感染率下降50%以上。强化生育秩序整治,办好农民夜校,深化“四好”创建。
鲜明实干导向,汇聚干部群众攻坚合力。将联系帮扶贫困县、贫困村脱贫分别作为州县干部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州县乡村“一把尺子”量到底。健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三年内将12.73万名贫困户适龄劳动力轮训一遍。
鲜明责任导向,落实攻坚责任。实施“筑底强基·凝聚民心”工程,推行乡村教师、医生人才队伍“县管乡(校)用”。落实《党建工作服务保障脱贫攻坚考核办法》,成立5个综合检查指导组,常态化轮换巡回开展工作,从严问责问效,确保群众真脱贫、脱真贫。
始终保持定力 真情实意帮扶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突出重点精准帮扶。我们聚焦包虫病综合防治、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卫生、就业增收等,帮扶和助推石渠下足“绣花”功夫集中攻坚
帮扶石渠是省委、省政府交给我们的重大政治任务,经过合力攻坚,石渠去年12个贫困村退出、2279人脱贫,今年33个贫困村退出、5358人脱贫。同时,我局与凉山州合力打造全国首部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索玛花开》,在央视一套播出,通过深度贫困地区“第一书记”带领群众发挥内生动力脱贫奔康的故事,生动展示了四川脱贫攻坚实践和成效。
始终保持帮扶定力。我们继续把帮扶石渠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坚持缺氧不缺信念、缺氧不缺激情,确保中央和省委脱贫攻坚各项部署要求落地落实,确保帮扶责任、督导责任落地落实。
突出重点精准帮扶。我们聚焦包虫病综合防治、易地扶贫搬迁、教育卫生、就业增收等,帮扶和助推石渠下足“绣花”功夫集中攻坚。完善帮扶联席会议机制,加大驻县、乡、村干部派出力度,建立帮扶“任务进度图”“具体施工图”“人员责任图”,实行帮扶工作挂图作战。
帮扶人才队伍建设。成都学院、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中石油川庆公司重点帮扶培训师资和实用技术人才,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开展支教。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重点帮扶县乡村医疗机构,加强地方病防治,开展医务人员传帮带活动。我局和四川广播电视台、省广电网络公司重点开展广电从业人员培训。
引领激发内生动力。帮扶石渠办好牧民夜校、开展“四好村”创建和感恩奋进教育,继续组建宣讲小分队,深入石渠乡村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和脱贫攻坚方针政策,引导农牧民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贫困面貌。
发挥人才优势 助推产业扶贫
四川农业大学
将举全校之力投身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发挥人才优势,强化脱贫人才队伍;发挥学校智力优势,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发挥学校科技优势,助推脱贫产业发展
四川农业大学制定了《20152020科技扶贫工作方案》,举全校之力投入脱贫攻坚战。截至目前,在全省建成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雅安服务总站、川南分院等分院5个;参与编制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等规划100多个;选派科技特派员500多人(次),科技挂职干部近50人,组织专家到贫困县开展科技扶贫工作1500余人次,举办各类专题讲座300多次,到田间地头现场培训和技术指导1000余次,培训2万余人次,示范推广新成果230余项(次),受扶地方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得到明显转变,技能和产业发展得到显著提升。
下一步,将举全校之力投身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发挥人才优势,强化脱贫人才队伍。积极开展人才和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基层管理和科技队伍素质,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为45个深度贫困县各选派1名教授作为科技联络员,组建种养加等50支专业队伍,深入贫困地区开展科技服务,充实地方科技人才队伍。
发挥学校智力优势,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对贫困群众开展思想观念革新教育,破除“等靠要”观念,增强贫困群众脱贫主动性;开展基层党建阵地共建,加强政策法规宣传,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施支教、支农等志愿服务,通过“万名学生进万村科技入户行动”等科普活动,调动贫困群众脱贫积极性。
发挥学校科技优势,助推脱贫产业发展。帮助贫困县充分挖掘优势,借鉴攀西分院经验,建立高原藏区分院,以贫困县产业发展为导向,着力推动先进实用技术的示范推广,引领产业发展;协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搭建“政产学研用银”协同创新平台,推动产业发展;开展品牌打造和产品营销服务,提升产业效益。
建立长效机制 筑起健康防线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
全院统一思想认识,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党政一把手牵头,“不撤兵、不松劲”,全面提升当地群众防病治病的意识,尽量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从2013年开始承担起对九寨沟县和石渠县的健康扶贫工作。下派常驻医疗专家对口帮扶,大力开展“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化工作, 助力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化,有效提升了贫困地区医疗救治能力,提高医疗卫生管理水平。目前,已经整体托管了九寨沟县人民医院。
全院统一思想认识,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党政一把手牵头,“不撤兵、不松劲”,全面提升当地群众防病治病的意识,尽量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建立长效机制,出实招解决好帮扶县群众看病贵、医疗机构软硬件提升等问题。一是强化全周期健康管理机制,规范高血压、糖尿病、尿毒症等慢性病管理;二是完善大病集中救治机制,对恶性肿瘤、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等重症贫困患者开展集中救治;三是畅通上下转诊急救机制,打通从基层到三甲医院的绿色救治转诊通道。力争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降低传染病和慢性病发病率,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和县域内就诊率,让深度贫困地区群众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的大健康服务。
坚持“造血”与“输血”并重。一是依托医院国家级住院医师规培基地和教学医院优势,在深度贫困地区打造县级医疗卫生人才培训基地,量身定做培训服务;二是推行人才下沉和人员上挂,新增10名专业技术骨干赴石渠县和九寨沟县,与此同时,免费接收两县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成大附院跟岗学习;三是大力推广“互联网+医疗”,加大对两县医疗信息化的投入,建设覆盖乡镇卫生院的远程诊疗网络,为贫困患者免费开展远程会诊等诊疗项目。
完善电网设施 助力脱贫攻坚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未来3年将投入120亿元,加快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供电质量达标。推广“包片进村”“心连心服务站”,提升服务品质,架起供电服务、精准扶贫、为民服务“连心桥”
近年来,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累计投资340亿元,完善贫困地区电网设施,供区内8536个贫困村全部达到“户户有生活用电”标准,深度贫困县户均配变容量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在促进水电消纳方面,保障了“三州”地区4200万千瓦清洁能源并网,年经济值达460亿元。在精准帮扶方面,乐山马边和凉山喜德探索出“产业+智力+爱心”扶贫模式,受到各界高度肯定。
下一步,为推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将着重在三个方面发力。
把服务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作为重中之重。未来3年将投入120亿元,加快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供电质量达标。推广“包片进村”“心连心服务站”,提升服务品质,架起供电服务、精准扶贫、为民服务“连心桥”。
持续巩固提升藏区彝区电网发展水平。确保盐源-江西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2018年开工、500千伏马尔康等工程投运。加快灾后重建,投资6.8亿元改善九寨沟电网设施,确保灾区电网恢复建设并超过震前水平。服务光伏扶贫项目接入,预计到2020年累计增加群众收入5亿元。在免费培养464名电力专业藏区学生基础上,加大对口帮扶、劳务协作力度,更好地满足深度贫困地区用电需求。
精准施策,抓好定点结对帮扶。依托210所“川电留守学生之家”,深入开展电力志愿服务,让留守儿童受益。选派优秀员工到深度贫困乡镇挂职,组织112名“第一书记”,定点帮扶143个贫困村。针对未脱贫村,持续加大帮扶力度,确保如期脱贫摘帽。针对已脱贫村,开展回头看与回头帮,确保稳定脱贫、同步奔康。强化扶智与扶志,落实专项资金,开展施工技能、种养技术培训。
打破普惠模式 激发内生动力
中共绵阳市涪城区委 绵阳市涪城区人民政府
探索积分制管理考核,将慰问品变为评比奖品,引导群众筑牢自力更生意识。探索扶持乡镇基金竞争机制,发展规划由两地联合评审,择优拨付基金
涪城区强化责任担当,坚定“构筑涪昭命运共同体”,动员全区上下以思想的高度统一、力量的高度集中、步调的高度一致,抓好帮扶头等大事,全力协助昭觉攻克贫困。
坚持“挂图作战”,两地会商制定2018年帮扶实施方案和任务清单,明确9大领域36项帮扶任务,预计投入资金3107万元。
抓好全产业链帮扶,建设涪昭现代农业示范园,探索扶贫资金股权量化分红;启动总投资1亿元的涪昭特色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建设,拓宽凉山东五县农产品销售渠道。
发挥涪城教育、卫生资源优势,推进24所学校、25家医疗卫生单位与昭觉55所学校、20家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常态交流和合作共建,协助昭觉建设东五县区域教育医疗中心。
聚焦人才支撑,深入实施昭觉本土人才培育工程,建设人才培训基地。开展新型农民素质提升行动,按照“基地+企业”“基地+项目”模式,对本土农技人员和贫困劳动力进行全覆盖培训。狠抓专业人才技能培训,依托科室共建、校校结对,加大对基层医疗技术人员和师资力量的培养力度。
坚持党建引领,激发内生动力。与22个深度贫困村开展“党建结对共建”,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探索积分制管理考核,以“四好家庭”创建为载体,将慰问品变为评比奖品,引导群众筑牢自力更生意识。探索扶持乡镇基金竞争机制,由涪城区派驻的挂职副书记所在乡镇提出发展规划,两地联合评审,择优拨付基金,打破普惠制扶持惯例,调动当地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报记者 罗之飏 寇敏芳 整理)
原标题:下足“绣花”功夫 坚决打赢硬仗中的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