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备受瞩目的第六届国际非遗节在成都盛大开幕。隆重的开幕式、烧脑的国际论坛、传统的表演艺术和民间节气展演、国际非遗大展、非遗竞技成果展、中国传统表演艺术进社区和主题分会场活动、非遗传播推广等7大主体活动和9大分会场活动精彩纷呈。未来9天,来自全世界的1100多项非遗项目汇聚国际非遗博览园,一起“烹饪”出一场历史与文化的饕餮盛宴。
没有乐谱的天籁之音
成都的蜀派古琴,阿坝的安多弹唱藏族祝福歌,甘孜的康定溜溜调,凉山的阿都高腔,嘉陵江的号子喊出了千年的追求,羌族多声部为出征的将士壮行,仓山大乐震天下,黄丝蚂蚂有名堂。一场音乐会都未必能穷尽的四川天籁之音,在四川省非遗保护中心的一场展览中,奏响了华丽的乐章。
为了筹备这场《天籁之音——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声音档案视听展》四川省非遗保护中心、四川广播电台岷江音乐台联袂组成的专家采访组历时两年,行程一万五千公里,采访了2000多位非遗传承人,抢救性发掘、记录了60个小时的音频资料。
在展览现场,市民参观了对这些音乐类非遗项目的图文介绍之后,还能观看高清采访视频,或者扫描二维码、戴上耳机聆听原声再现。喜欢音乐的朋友,当然不能错过传承人在活态展示区现场献唱。这场原生态的音乐会直播通过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官微等多个平台全网推送之后,超过26万人线上围观,众多网友异口同声地留言表示“震撼”。
流传于彝族地区的“阿惹妞”(我的幺表妹),既是一部表达爱情的长篇史诗,又是彝族青年男女互诉爱慕的情歌。来自凉山州雷波县的杨军几、商树芳是一对表兄妹组合,他们用彝族语言演唱了一曲《阿惹妞》,清澈嘹亮的嗓音引得观众连连叫好。有趣的是,这首歌曲没有歌词、也没有乐谱,他们从祖辈口口相传至今,特别是在山上放羊、唤羊回家,练就了一副好嗓音。
树皮上绘画做成衣服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提到土耳其,大家首先会联想到品种繁多的地毯。本届非遗节上,土耳其著名的地毯编织艺术家ArzuTutuncu来到成都,展示家族世代传承的地毯的制作工艺。一位土耳其妇女现场在纺织机上操作演示。这次来到成都,他们带来最为精致的地毯足有6平米大小,是两个纺织工人历时两年才完成的心血之作,标价18万元。
本届非遗节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首次举办的“一带一路”国家手工艺展。组委会邀请来自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土耳其、泰国、日本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31个项目参展,土耳其的地毯就是其中之一。而在非洲馆里,乌干达的树皮画让观众驻足欣赏。年过五旬的卡吉姆从小跟着叔叔学习,从事树皮画已有30多年了。他身着树皮画制成的外套,用流利的英语介绍,树皮画所用的树木是当地的特产,其他国家的树皮都不具备这种韧性。从采集树皮、碾压、暴晒、蒸煮、再暴晒,到在树皮上作画,需要十几道工序,至少耗时两年。
74位非遗传承人现场竞技
传承人群的能力培养和队伍建设是传统工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非遗的后继人才传承,一直是众人关心的焦点之一。本届非遗节上的亮点之一,就是首次设置了中国传统工艺新生代传承人竞技板块,“传统武术”“传统工艺”“传统民歌”“龙舟竞技”四个类别的非遗项目同台竞技。当天上午,来自山西、陕西、山东、上海、河北、河南、江苏、广东等16个省市的74位新生代非遗传承人,在传统织造技艺、面塑、糖塑、木板年画四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中激烈PK。
非遗节中首次单独设置的“竞技”板块,体现了新的非遗保护和传承理念。非遗项目和非遗技艺无高下之分,“竞技”仅仅是一种表现技巧和交流方式,组委会通过弱化比赛赛制、淡化比赛结果、创新互动交流,设立多元化奖项等举措,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竞技活动成为非遗节会中最富观赏性、体验性和趣味性的亮点活动之一。
真人模特时装秀扯眼球
织绣印染一直是备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传统工艺,其现代传承和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生活运用,也较为广泛。开幕这天,一场时装走秀吸引了大批市民围观。在“中国传统工艺服装设计展”板块,来自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的十几位在校学生,演绎了十多套带有多种中国传统工艺元素的精美服装。风格各异的服装,风情款款的走秀,在优美动人的《琵琶语》配乐声中,身材高挑的模特们收获了大批粉丝。
据了解到,2015年起,文化部、教育部共同实施了“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旨在帮助传统工艺的持有者、从业者获得大学教学和学术资源支持,提高其文化自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由文化部支持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高校、企业和相关单位到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与当地传承人、企业和行业组织合作设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帮助解决工艺难题,提高产品品质,培育本土品牌,拓展销售市场,培养传承人群。
在此背景下,本次非遗节首次设立“中国传统工艺设计暨研培计划成果展”,总结2015年至2016年研培计划和传统工艺工作站的成果,将过程中涌现的优秀作品集中向公众展现。在每一个展区会有一位传承人进行传统技艺的现场展示,织绣印染类的服饰则选择通过真人模特服装秀的形式呈现。
民间文艺写成4.5亿字书稿
在非遗节展览现场,一套名为《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大型图书的展出,摆满了高高大大一面墙,令人震撼。
来自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的相关负责人汪强,在现场向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介绍,《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目标是记录中国民间文艺的全貌。
由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有关文艺家协会,发起编纂,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组织出版。
该书按照行政区划立卷,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10卷,目前已出版共计298卷、395册,约4.5亿字,被誉为一道“文化长城”。共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戏曲志》、《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中国曲艺志》十个门类。
将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十几万文化工作者参与奋力抢救、整理、编纂,对中国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文艺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普查、挖掘、抢救,系统收集和保存了我国各地各民族民间优秀文学艺术遗产。这套书编纂工程,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这套书尚未完全编纂结束。”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曾洁摄影陈羽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