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和1980年,彭州竹瓦街连续两次出土了一批青铜器窖藏,这就是著名的竹瓦街青铜窖藏。如今,包括西周象首耳青铜罍等文物,已成为四川博物院的“镇馆之宝”。7月23日,“吉金铸史——三星堆文化与中国青铜时代学术研讨会”在广汉举行。四川博物院副研究馆员郭军涛在研讨会上表示,彭州竹瓦街窖藏青铜器,是西周初年周文化强势外扩的鲜活见证。
竹瓦街窖藏东距三星堆遗址直线距离约10公里,南距金沙遗址直线约30公里。1959年和1980年,两处相隔仅25米的青铜器窖藏重见天日。在1959年出土的陶缸中,发现青铜器21件,其中铜罍5件、尊1件、觯2件、戈8件、戟1件、矛1件、锛1件、钺2件。1980年发现的大陶缸内,出土铜罍4件、钺3件、戟2件、戈10件,共19件。根据纹饰等信息,学界认为竹瓦街窖藏两次所出青铜容器的时代集中在商末周初。
伴随着研究的推进,学术界发现这批青铜器虽然出土于四川,但无论是铭文、纹饰还是装饰,都显示出与其它地区青铜器有紧密关系。
郭军涛介绍,竹瓦街出土的一件铜斛上曾有“牧正父己”的铭文,相同的铭文在1977年陕西陇县韦家庄周墓出土的一件铜尊上出现了;此外,“覃父癸”觯的铭文也曾出现在宝鸡(弓鱼)国墓地的青铜器上。此外,竹瓦街青铜器上出现的蜗体兽纹主要流行于西周早期,其后消失不见。这种纹饰的青铜器主要分布在陕西关中地区的宝鸡、周原、泾阳及其邻近的灵台,但四川彭州竹瓦街青铜窖藏和湖北随州叶家山曾国墓地以及甘肃、辽宁、山西等地也有出土。近年来,研究人员还发现,竹瓦街窖藏青铜器的兽面纹、神面纹、器底悬铃、蟠龙盖等纹饰和装饰,都在其它区域有发现。
郭军涛表示,根据这些纹饰细节的比对可以判断,“这一批相互系联的青铜器中,至少有一部分是出自同一产地,甚至同一作坊。”他特别指出一个细节——1959年竹瓦街窖藏出土的兽面纹蟠龙盖罍,与湖北叶家山111号墓出土的牛首蟠龙盖罍,二者肩部的蜗体兽纹象鼻状上唇均进行了调整。究其原因,是该部位装饰的侧身牛纹占据了蜗体兽纹上唇的位置。“相同的处理方法,同时出现在相隔近千里的两件铜罍上,且一件出自窖藏,另一个出自墓葬,说明这两件铜罍出自同一产地。”
这些来自同一产地的青铜器,为何来到了四川?郭军涛都认为这是因为西周初年周文化强势外扩,竹瓦街窖藏铜器群与我国其他区域西周早期青铜文化都受到了这一趋势的影响。竹瓦街青铜器风格与其他区域青铜器之间的联系,也为四川地区三星堆文化向金沙•十二桥文化过渡,提供了一个生动注脚。(吴晓铃 薛维睿 吴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