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来袭!宜宾市多维度发力筑牢防汛防线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暴雨来袭!宜宾市多维度发力筑牢防汛防线

2025-07-10 16:30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面对持续暴雨天气,宜宾市各地闻“汛”而动,迅速部署防汛工作,通过隐患排查、群众转移、监测预警等多项举措,全力筑牢防汛安全线,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兴文县:全面排查转移,应对强降雨

“大家抓紧时间,把重要物品带上,跟着我们往安置点走!”在兴文县麒麟苗族乡,工作人员一边设置警戒线,一边引导群众有序转移。与此同时,共乐镇的干部们正冒雨清理被雨水冲刷的道路,确保救援通道畅通。

截至7月9日7时40分,兴文县普降暴雨、局地大暴雨,最大降水量出现在古宋镇人民村,达190.1毫米;最大小时雨量出现在大河苗族乡三道河村,为56.1毫米。古宋河、毓秀河、建设河均出现明显涨水过程,目前虽未超过汛限水位,但防汛形势依然严峻。

此次强降雨中,兴文县紧急避险转移61处331户1090人,其中山洪灾害危险区转移17处142户316人,地灾隐患点、切坡建房等区域转移44处189户774人。

据悉,7月9日14时45分,兴文县古宋镇人民村六组山体滑坡失联人员已成功获救,生命体征平稳,正送往医院救治。

珙县:跨区救援显担当,全力应对汛情

“来,小朋友慢点,我背你过去。”7月9日,珙县观斗苗族乡应急救援队队员贾泽江小心翼翼地护送受灾群众,将其转移至安全地带。当天,该救援队出动5人,在曹营镇思保村邓家河(云南边界)安全转移群众4户15人。

7月8日19时至7月9日8时,珙县遭遇强降雨,出现大暴雨6站、暴雨12站等,最大降雨量在王家四合,达157.1毫米。受上游降雨影响,洛亥河、南广河等多条河流水位上涨。截至目前,珙县共计转移避险489户1431人,其中地质灾害转移416户1136人,中小河流及山洪危险区转移73户295人,转移工作仍在持续。

目前,珙县已启动四级防汛应急响应,部分区域出现人员被困、停电、道路无法通行、通信异常等情况。县里已联系通信运营商抢修基站,调派34名救援力量赴相关乡镇抢险,并请求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调派相邻区县救援力量增援。

筠连县:多元联动转移,筑牢安全屏障

“收到暴雨预警后,我们第一时间就启动了应急响应,各乡镇和部门马上行动起来了。”筠连县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说道。7月8日,筠连县发布蓝色暴雨预警,汛情陡然趋紧。县应急管理局迅速统筹部署,联动各乡镇及相关部门,对低洼地带、地质灾害隐患点、危旧房屋等展开拉网式排查。

“李大爷,暴雨要来了,您这房子不安全,我们先去安置点避一避。”县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通过“敲门行动”,逐户提醒群众转移。同时,利用天通卫星电话、370M对讲机、微信群等渠道,精准传递转移信息,有序组织群众转移避险。

截至目前,筠连县已安全转移群众654户、2101人。该县应急管理局还持续强化汛情监测预警和24小时巡查值守,实时追踪雨情水情变化,严防次生灾害发生。

江安县:雨前巡查不松懈,及时转移保安全

“虽然这些地质灾害点已经销号,但雨前巡查不能少,得确保万无一失。”江安县大妙镇的村干部说道。在暴雨来临前,大妙镇组织人员对原地质灾害点(已销号)进行巡查,排查潜在风险。

当发现部分区域存在安全隐患后,相关村组干部立即行动,及时组织地灾点1户1人、危房6户10人转移避险,确保群众远离危险区域。

据统计,截至9日14时,全市共派出11支救援队伍580人开展应急救援,山洪灾害危险区避险转移1223户3704人,地质灾害隐患点避险转移1336户4104人,煤矿避险转移6个696人,重点防汛部位工地营地避险转移4户71人。

下一步,宜宾将做好跨区域联动救援保障工作,进一步做好监测预警,加派力量强化重要河流及部位的巡查监测、立即组织可能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通过应急、通信、交通等各类应急力量集结,全力做好本轮强降雨应对处置工作。(供稿方:宜宾市应急管理局 黄瑞 胡俊)

【责任编辑:刘桢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