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4万人次,2.98亿元,“在彭州过端午”成为风尚!

来源:品鉴彭州 时间:2024-06-12 11:37:42 编辑:陈梦雪 点击:
彭州的城市温度
热度不减
不断更新的城市活动
不断聚拢的人潮
不断生长的地标
都在为这座城市持续释放热量

若是指向具体的讯息,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旅游”“出行”“民俗”成为耀眼的关键词,彭州文旅市场热度激增。来自彭州市文广体旅局的数据显示,全市共接待游客43.74万人次,同比增长11.75%;实现旅游总收入2.98亿元,同比增长48.8%;人均花费681元,同比增长33.2%,其中4个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6.84万人次,同比增长23.69%,实现门票收入10.91万元,文图博“三馆”接待群众5800人次。

彭州粉们,感知这座“立体山水彭派之城”散发出的人文魅力,并投入城市之间,以在端午故事中,落下自己的笔墨。
彭州,端午正好
今年端午假期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特色民俗活动、非遗展演等传统文化活力凸显,成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支点。端午小长假期间,以“端午祈福游百病粽情彭派山水间”为主题,依托海窝子第九届端午“游百病”民俗活动、端午望塔集市、彭州清凉消暑季暨第十届敖平西瓜文化旅游季、“碧水长歌”颂端阳等四大品牌活动,聚焦“繁花美学、雪山露营、端午药饮”三个热门破圈专题,在全市推出N场文旅促消费活动。
海窝子第九届端午“游百病”民俗活动
6月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频道CCTV-13,用4分30秒的时长,关注成都彭州端午假期海窝子古镇特色民俗活动,在《新闻直播间》栏目以现场连线的方式,播出《端午将至古镇“游百病”神清气爽强身健体》《端午将至特色小镇走上农旅融合发展道路》专题新闻报道。

探访海窝子古镇,来一次仪式感十足的微度假,在第九届端午“游百病”民俗活动里感受非遗和传统民俗文化,使得“端午味”更浓。从海窝子到狮子山,由一尊金黄龙首带头,“游百病”队伍出发了!在风景秀丽的湔江河畔,舞龙的、踩高跷的、挑蒲草的……锣鼓声中,大家唱唱跳跳,祛病健体。

古戏台前,大家一起包粽子、点雄黄、做香囊、熏艾灸……“沉浸式”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没想到在海窝子能看到小时候才能看到的很多民俗节目,我们家小孩就特别新奇,跟在巡游的队伍后面跑。”来自成都市的游客苏苏感叹,“彭州的节日氛围浓得很!”

夜晚的狮子山大桥,震撼的“铁树银花落,万点星辰开”非遗民俗表演上演。打铁花不仅仅是一种表演活动,它还承载着彭州人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景和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
端午望塔集市
每逛过一处承载着彭州传统文化的地方,这座城市的人情味都在向你娓娓道来。塔子坝之于彭州人,不仅是城市的地标,更是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

“端午节到彭州街头走一走,千万别错过体验塔子坝‘端午望塔集市’”“传统文化与市集相遇,万里挑一的体验”……端午假期,彭彭的朋友圈被端午望塔集市活动刷屏。

6月10日,在彭州龙兴北街的端午望塔集市上摊位林立,以应季草本药物为主的物品种类繁多,这些可用于制作香囊、艾草包等传统端午物品。

如今,“逛集市”成了成都粉的宠儿,而彭州的citywalk,却是独特的全沉浸式传统文化citywalk。在彭州,我们始终能看到“最成都的生活样本”和新老巴蜀的生活百态。
彭州清凉消暑季暨第十届敖平西瓜文化旅游季
在彭州清凉消暑季暨第十届敖平西瓜文化旅游季现场,奇幻的灯光秀点亮百亩荷塘,充满烟火气的现场,有刀工了得的美食博主双刀快切西瓜给众人免费品尝,更有万名当地群众和游客尽情释放激情,共庆西瓜丰收,共享瓜节盛事。

“流量”与“留量”兼得,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让端午节在历史发展中融合更多地方特色。祈福纳祥,寄托着人们诸多美好愿望。
“碧水长歌”颂端阳系列活动
白鹿音乐旅游景区延续自身独特的音乐文化,举办了“碧水长歌”颂端阳系列活动。粽情端午音乐会上,悠扬的旋律回荡在景区的每一个角落,让人们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之中。古典音乐艺术展演更是将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为游客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

同时,端阳文创集市、端午民俗文化体验等活动让大家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大家带来多重文化享受。
此外,“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彭州市博物馆馆藏书画作品图片展、“我们的节日·端午”全民阅读系列活动、“雄黄画额过端午”民俗体验、“彭派书香童心绘梦”少儿绘画作品展、“保护文物传承文明”彭州市文化馆非遗图片展、彭州市博物馆文物精品图片展、“纸鸢绘梦,非遗共赏——敖平雅居乐小学非遗风筝制作及书画作品展”等多样化的端午新玩法,形成了与当下城市气脉相通的彭派生活美学。(彭礼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