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9万居民参与!青羊区“云上学习”忙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4-06-01 11:27:18 编辑:赵云海 点击:
家住成华区的陈阿姨,在青羊区社区教育与青少年服务中心学习多肉种植3年多时间了,现在她可以不用来回奔波,在手机上就能轻松在线学习。除了多肉种植,她还在手机上学习了智能手机摄影、烘焙等多门课程。
市民能享受到如此便捷的学习体验,这要得益于青羊区社区教育打造推出的“云上学习”特色模式,构建起了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云上学习”模式推出后,深受市民的欢迎与青睐,目前,已经有超过9万市民注册,通过“学在青羊”小程序,实现“时时能学、处处能学”。
超过9万人注册
手机上随时随地可以学
“真的非常感谢青羊区给我们提供这么方便的公益课程学习平台,让我们退休后的生活多姿多彩,活到老,学到老。”3年前,60岁的陈阿姨在朋友的推荐下,报名参加了青羊区社区教育公益课程学习。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陈阿姨选择学习《多肉植物与生活美学》课程。每一节课,她都从未缺席,风雨无阻地从东门坐车到城西学习。

由于要带孙儿,今年开始,陈阿姨转战线上学习。每天忙完家务事后,她都会拿出手机,看老师的直播课程,一边看一边认真地记笔记。“直播课程太方便了,还可以回看,随时都可以上课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还可以在微信群里向老师请教。”通过3年多时间的学习,如今,陈阿姨不仅成了多肉种植能手,还擅长园艺造型搭配,审美的眼光也越来越好。上个月起,陈阿姨又在“学在青羊”小程序,开始学习起了烘焙和智能手机摄影,每天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充实而有意义。

83岁的廖爷爷家住黄田坝片区,也是青羊区社区教育公益课的忠实粉丝,他在这里学习了5年的老年智能手机操作课程。“我们年龄大了,学了要忘,所以只能慢慢学,这里的老师非常有耐心,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教我们。”以前,廖爷爷每次来上课都会自己携带摄像机,将课程全程录下来,方便回家后再学习。中心推出“云上学习”模式后,廖爷爷便不用再自己录课程视频了,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学会了登录“学在青羊”小程序,线上看直播学习。“我现在不仅会手机地图导航,会聊微信,手机支付,还会自己网购,买高铁票这些再也不用找儿女帮忙了。”廖爷爷颇为自豪地说道。
自从2019年,中心推出“学在青羊”小程序后,已经有超过9万市民注册成为学员,他们中不仅有像陈阿姨、廖爷爷这样的老年人,还有不少上班族,平时忙于工作,没时间线下上课,“云上学习”模式很好地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我通过看直播课程,在线上学习太极拳、国画、美妆,只需利用每天碎片化时间,就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太方便了。”上班族李小姐告诉记者,她通过学习美妆公益课程,现在化妆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还可以帮朋友化。
8大板块内容
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
点开“学在青羊”小程序,可以看到8个板块的内容,分别是在线课堂、公益课堂、学习场馆、线下活动、学习成果、在线书籍、少先队、心理健康。

点开“在线课堂”板块,可以看到,这里的课程内容非常丰富,有太极拳、写意国画、拉丁舞、手机摄影及后期制作等等。据了解,“学在青羊”小程序上,共有超过2000堂微课,50多堂直播课,你可以根据你的兴趣爱好随意挑选。“为了方便大家观看学习,我们将原有的课程视频进行了剪辑编辑,将最精华的部分呈现出来,所以每个视频时长都不长,通常都在10分钟以内。”中心研究部副主任陈莹说道,这样一种网络微课的方式,更符合市民的观看习惯,通过看短视频就能学习知识技能。
如果要观看直播课程,市民可以点击“公益课堂”板块,在直播课程栏目里,便可以找到你想学的课程,瑜伽、老年智能手机、流行钢琴教学、钩针编织等课程应有尽有,还可以随时点击回看。

“鼓楼社区开办旗袍走秀公益课堂”“升平社区举办双语公益讲座”……在“学习成果”板块,各个社区教育工作站近期的学习活动成果都在这里进行展示。此外,还为全区小朋友开设了“少先队”,全区各个小学的队课活动在此进行展示。“心理健康”板块的内容也格外受欢迎,“书法练习与心理健康”“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等多个线上课程播放量都过万。
中心还建立了大数据检测平台,通过平台实时掌握注册学员人数,课程报名人数情况等,可以实现精准画像,精准服务。
据了解,从2000年代开始创建市民网上学习城、爱学网,到“学在青羊”APP,再到“学在青羊”小程序,青羊社教一直走在“云上学习”探索的最前沿,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迭代升级,满足市民的学习需求,实现“时时可学,处处可学”。

“除了创新技术手段外,我们还以沉浸式学习为方式,以跨区域合作为途径,为广大市民提供广域、便民、智能、开放、灵活的社区教育‘云上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中心打造了集阳台菜园、园景种植、插花、蜀绣、生活美学等多种学习情景于一体的多维学习景观,为居民创造沉浸式学习的条件,增强居民的参与感。同时,通过游学课堂、直播课堂、送教课堂、熊猫课堂等多种形式,让居民轻松获得个性化、智能化的多维度学习体验。
中心还创建跨区域合作机制,推动跨域多元协作实践,先后与阿坝、攀枝花、巴中、重庆南岸、陕西渭南、兰州等省内外10余家单位达成了“社区教育和青少年教育的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初步建立起了“区域协同发展共同体”,可实现课程共享,实现更广域的“云上学习”。
此外,青羊区还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区级社区教育教师准入制度,成立“社区教育名师工作室”,全面提升社区教育教师素质和服务能力。目前,中心有180名区级持证准入教师,6个市级名师工作室,17个区级名师工作室。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实体虚拟互补的青羊社区教育‘云上学习’,为广大市民提供更为开放便捷的教育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杨雪怡 青羊区社区教育与青少年服务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