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也有MBTI?
人工智能如何为天气预报助力?
藏在人形机器人“关节”里的
秘密是什么?
……
三月月末,阳光明媚
一年一度的科普讲解大赛
在兴隆湖畔的成都科创生态岛举行
科普达人们,登“岛”开讲
用精彩的讲解和生动的演示
让观众们感受到了
科学的魅力和无限可能
3月30日-31日,2024年成都市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在成都科创生态岛1号馆举行。从探索地下世界的奇迹到跟随反刍胃来一场火锅之旅,从认识遨游太空的“长腿帅娃”到揭开“海洋巨人”鲸鲨的神秘面纱……40位来自各行各业的选手们同台竞技,共同开启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科普盛宴。本次大赛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成都市总工会主办。成都市科技局一级调研员李贵卿、成都市总工会经济技术与劳动保护部四级调研员常进参加活动并颁奖。
本届科普讲解大赛都有哪些亮点?
备受期待的科普讲解双“十佳”
又花落谁家呢?
参赛宣言成亮点
获奖名单已出炉
2024年科普讲解大赛以“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为主题,共有127家单位选拔的220位选手参与,其中成人组的报名人数再创新高。涵盖生命健康、智慧城市、自然保护、先进技术、生活常识、天文地理等主题,更有不少选手紧跟时事,选取前沿技术和社会热门话题展开讲解。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赛创新性地推出选手亮相环节。赛前,青少年组、成人组各20名选手迈着自信的步伐依次登台,向着镜头大声说出自己的参赛宣言。“用笑容点亮知识,用有趣助力科普。”“用科学开拓创新,让健康惠及你我。”“科普,让科学不再遥不可及!”“点亮求知之灯,科普助力梦想!”一声声参赛宣言回荡在赛场上,现场气氛也被选手们的热情点燃。
最终,经过激烈的角逐,本次大赛分别产生“2024成都市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成人组、青少年组各10名,最具人气奖2名(成人组、青少年组各1名)。其中,成人组的第一名职工同时也获得本次大赛的特等奖,可优先向市总工会申报“五一劳动奖章”;成人组一等奖选手获得“成都市十佳科普使者”称号,青少年组一等奖选手获得“蓉城小小科普使者”称号。
“消化”塑料瓶,“诞生”围巾、行李牌……在塑料品再生利用的文创产品展示区,众多参赛选手纷纷驻足体验,这一系列产品成为了活动中的一大特色亮点。
歼10、歼20飞机模型、3D打印威龙系列盲盒、透明鱼骨骼、生命之美科普魔方………在大赛现场,二十余种兼具科普性与趣味性的文创产品也将科学知识融入到产品中,成为一道亮丽的科普风景线。据悉,这些文创产品都是由成都各个科普基地及相关单位提供,在评委点评之后,提供给选手们抽奖。
获奖的是TA们——
2024成都市科普讲解大赛
(成人组)
2024成都市科普讲解大赛
(青少年组)
2024成都市科普讲解大赛最具人气奖
创新形式
父子俩齐上阵
点燃科技梦想
3月30日,青少年组决赛首先拉开帷幕,来自崇州市明湖小学、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等学校的20名青少年同台竞技,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充满活力和创意的科普展示。
来自成都师范学院附属实验学校的孟知常带来《地球的四季变化》主题演讲,“黄赤交角具体是如何引起地球四季变化的?我们来具体演示一下。”随着讲解的逐步展开,孟知常的父亲手捧地球仪来到台上进行地球公转模拟,形象地展示了地球公转对四季变化的影响。这种父子合作的形式不仅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也展现了良好的科普教育氛围。最终,孟知常凭借精彩讲解和生动演示赢得了青少年组第一名,成为了本届科普讲解大赛的一匹黑马。
“本来上台前有些紧张,但有爸爸在身边,我就慢慢安下心来,表现也不那么僵硬了。”谈及参赛初衷,孟知常表示,“平时我在学校就特别喜欢探究各类科学知识,我认为科学的魅力就是能让我们了解更多我们以前不了解或者是了解有错误的东西。”
孟知常的父亲也表示,“这次跟儿子一起参加比赛,对我来说是非常难得的一次经历。平时儿子会问我很多的科学问题,遇到会的,我会给他耐心讲解;遇到不会的,我会跟他一起学习了解,通过多种渠道去探究科学的本质,找到真实的答案,这次参赛经历更是增进了我们父子间的感情。”
为什么和孩子一同投入科普的怀抱?孟知常的父亲也分享了自己的观点,“科技创新是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其归根结底需要人才作为支撑。所以青少年科普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孩子们打心里热爱科学、追求科学,才能推动我们的科学技术实力进一步提升。”
赛况激烈
多元主题吸睛十足
呈现科学无限魅力
在3月31日的成人组决赛中,20名选手同台竞技,从汽车发动机MBTI解读,到人工智能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再到人形机器人“关节”中的技术秘密,选手们以生动的语言和清晰的逻辑,将复杂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应用展现得淋漓尽致,将现场氛围不断推向高潮。
汽车发动机居然也有MBTI。来自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罗梓岚以MBTI热点话题切入,围绕汽车发动机带来生动的讲解,“作为汽车身上最具个性的零部件,发动机是一个十足的小吃货,在它醒着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吃它最爱吃的食物,就是油和空气,吃进去之后嚼一嚼再点把火,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
“发动机同时也是一个消化小能手。”罗梓岚幽默地描述其运作过程,“我们人都是靠胃酸来消化食物的,而发动机的胃酸则是火。当我们发动机把油和空气都吞到了肚子里,系统就会发出指令给火花塞点火,在火的作用下,油和空气进行燃烧,变成废气也就都消化掉了。所以我们要保证发动机的消化能力,就要按时更换火花塞,否则就容易让我们的发动机'消化不良’。”
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自建设以来,一直备受各界关注。其实,巨型大厦才是研究宇宙的理想之地,但为何实验室建在地下?“答案在于暗物质,它占宇宙总物质的85%,但难以观测,因为宇宙射线会干扰。为了打造最隔音的实验环境,我国科学家选择了地下。锦屏山作为隔音墙的代表,其2400米的垂直岩石和优质材料能阻挡宇宙射线噪声。”据来自水井坊博物馆的沈玉娇介绍,锦屏山能为实验提供安静的环境。在实验室建设方面,除天然岩石屏障外,还有多层防护材料。
“这些设备如同金钟罩,使这里的辐射只有地表的1/1亿,造就了这一所全球最深、环境辐射最低的地下实验室。国之重器顶天立地,中国正在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这是未来、是希望、更是骄傲!”
讲解不停,精彩不断,选手们用他们的热情和才华,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的心中,让我们看到了科学的无限可能,也为我们的科技未来增添了更多期待。
走在前列
连续举办9届
赛事影响力不断扩大
努力走在全国前列,传递科学好声音,营造全社会爱科学的良好氛围。成都市科普讲解大赛自2016年以来,已连续举办9届,累计参加决赛人数已超千人;年龄跨度广,从4岁-70岁;参赛选手学历、参与人数逐年递增。比赛讲解主题也从最初的生活常识、生命健康、食品安全等到如今的航空航天、碳达峰碳中和、先进技术等前沿科学知识,让社会公众切身感受科学改变生活及科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知识管理中心主任、博士朱丹对本次赛事进行了高度评价,“在精神文化层面,成都市科普讲解大赛积极倡导了公众对科学的热爱;在讲解科学知识过程中,大赛又弘扬了科学家精神。可以说,我们在科学知识的传播和科学家精神的塑造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而且我们借助各种外宣手段,以点带面,成功吸引了广大市民的关注和参与。学校也积极参与其中,选拔优秀学生参赛,并在校内进行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竞赛活动。这种全民参与、全民推动科学的氛围,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科学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朱丹还认为,进一步营造科普氛围,成都应在建设高级别的科学场馆和科学教育课程等方面着重发力,以激发青少年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另一评委,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副总编、《科幻世界》杂志主编、科幻作家杨国梁也认为,本次大赛参赛选手主题紧扣时代、水平很高,成功拉近了选手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参赛选手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覆盖了全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人群,提升了科普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这对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创新能力非常重要。此外,讲解中涉及的科幻和未来应用等内容,也能激发大家对科学的兴趣。”针对当前短视频等新媒体盛行的时代背景,杨国梁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何创作出既符合受众口味又具有科普价值的内容,以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是未来每一位参赛选手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那么,科普讲解大赛对于城市发展有何影响和意义?成都市科技局社会发展与农村科技处副处长吴迎春表示,“科学普及是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构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一个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体现在研发能力,更在于广大市民的科学素养和参与的热情。所以科普讲解大赛既是一个展示科技创新成果的平台,也是一个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普人才成长的重要载体。”
吴迎春还认为,“科学知识,应该像流行音乐一样成为人们文化的一部分。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创新主体参与到科学普及中来,共同携手为成都市科学普及事业的诗和远方贡献力量,为推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公众力量。”(喻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