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记者获悉,成都已正式完成《成都市生态环境健康价值核算与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编制工作。在现行的生态产品总值(GEP)考虑物质供给、调节服务、文化服务核算的基础上,《报告》参考国家和地方现有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创新增加了两个健康效用指标——空气污染治理成效带来的健康价值和绿色空间增加带来的健康效益,这是国内首个将健康效用纳入生态价值核算的新尝试。
自2019年9月成功获批成为国家环境健康管理首个副省级试点城市后,成都成立了环境健康先行区专项工作组。2021年7月,四川省将该试点工作纳入全省14项原创力原动力改革事项之一,把环境健康理念融入公园城市示范区规划、建设、治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传统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仅考虑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物质产品和调节服务等经济价值,没考虑环境质量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影响。成都市开展生态环境健康价值核算,旨在量化生态环境质量对公众健康的影响,为环境健康补偿制定、环境健康价值转化、绿色发展评价等创新工作打下基础。
健康效用指标如何得出?据了解,《报告》结合环境暴露反应模型,计算了空气中PM2.5等污染物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损失经济价值。同时,运用大数据分析和卫星遥感技术,估算绿地植被增加对改善人群健康结局的整体贡献程度及其经济价值。通过增加健康效益的指标,不仅能够反映生态系统服务的真实价值,还能关联和促进居民健康水平的提升,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一步丰富了公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维度。
此外,《报告》还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卫星遥感技术,精确测算了成都市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健康价值,提高了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刘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