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要集中精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今年“新春第一会”上,四川吹响工业兴省、制造强省战略号角,成都等地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之一,正努力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2024年成都聚焦建圈强链,坚定把工业立市、制造强市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持续推动实体企业“上规、上榜、上云、上市”。按照规划,到2025年,成都工业综合实力将跻身全国十强;到2035年,制造强市全面建成,进入增加值万亿城市行列,成为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城市。即日起,中国网四川围绕“上规”“上榜”“上云”“上市”等主题,推出系列报道,全面梳理成都实施制造强市战略的成绩和亮点。
装配、焊接、组装……工业生产线上,机械设备起承转合高速运转,一台台无线电监测、无人机压制等高科技设备陆续“出厂”,发往全国各地。更令人吃惊的是,这样一条智慧高度密集型的生产线竟然“隐藏”在城市中心的一座座专业楼宇内。
当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摆脱过去对土地出让带动“地产经济”的高度依赖,“都市工业经济”成为推动万亿GDP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力。其中,全国各地通过“工业上楼”在都市区有限的土地资源中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优化产业结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热门话题”。
在成都,28条重点产业链星罗棋布,“工业上楼”正带动链上企业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工业上楼 土地效率中的城市生命力
去年年底,成都市举办2023现代都市工业发展大会,将当下成都的工业景象和盘托出,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除文化、旅游外,拥有深厚制造业底蕴的工业成都,也让人感受到成都发展未来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动能。
图片来源:成都发布
成都市经信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道:“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是最关键要素之一,成都作为人口逾2千万的超大型城市,工业用地资源有限。制造业要实现持久高质量发展,推动“工业上楼”是立足当前,放眼未来的重要举措,其主要目的就是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吸引要素资本、激发市场活力。同时,我们也要清晰地看到工业企业‘向上发展’对行业的限制和要求都比较高,如何筛选合适上楼的产业?产权如何分割转让?……都是当下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2023年11月,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工业上楼”的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将成都市“工业上楼”的政策标准化,也将上述问题的解决办法落到实处。
图片来源:天府发布
在天府新区,凤栖谷科技创新产业园是“工业上楼”的典型案例。数据显示,凤栖谷科技创新产业园按照一栋一产业规划,做到生产厂房单层层高8-10米,荷载650-2000kg/㎡,设置2000-3000Kg货梯及吊装口,建筑面积为14.59万平方米,生产用房楼层达到了11层。
凤栖谷项目负责人分享道:“作为‘公园城市’的承载地,天府新区的工业用地相对有限。在省、市两级的支持下,我们借鉴深圳、新加坡等地经验,创新采用‘科兼工’的科学配置方式解决土地性质问题,在天府新区建造出一个‘都市工业’发展、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
图片来源: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局
在成华区,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遵循“两片一核三园”思路,实现“平面扩张”转向“立体增长”,“一核”已建成10.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使数字通信主导产业集聚成势,高标准打造的“三园”总面积约90万平方米,已建成60余万平方米,包括东广人工智能谷产业园、联东U谷·成都新经济园和金地威新产业园。其中,联东U谷成都新经济园于2023年竣工交付,占地59.77亩,建筑面积共计144708平方米,可租售面积118987平方米,建筑首层高7.2米,标准层高4.5米,是“一核三园”功能布局的重要版块。
“现在,成都的经济发展除了土地动能和资源动能,又增加了科技动能,‘工业上楼’是必然趋势。”深耕产业楼宇打造多年的联东U谷集团助理总裁余明洪表示。
的确,在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的转型期,生产制造越来越与科技研发紧密结合,“工业上楼”为城市发展腾挪出向上的发展空间,释放出优质城市载体,城市影响力和吸引力也因此愈发凸显。
行业引领 专业楼宇助推建圈强链
“上楼”工作中的楼宇建设是帮助实现产业链的上通下达和企业生产流程的高效提升的关键一步,既要契合不同企业生产需求,还要设计美观融入城市界面,对楼宇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实施意见》中提道:对新建、改造的3层及以上的“工业上楼”项目厂房部分,按100元/平方米最高给予300万元补助;对租赁符合条件的标准厂房的工业企业,入驻后自达到所在产业园区(功能区)亩均税收要求的次年起,连续三年按每月6元/平方米给予最高100万元/年/户的租金补助。区(市)县政府(管委会)可根据区域发展实际再给予相应资金支持。
同时,在专业楼宇建设过程中成都市还借助市场化力量,对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和产业链展开研究,发现“断链”位置、龙头企业关联“支链”等发展配套的不足之处,做好强链补链。
图片来源:武侯发布
余明洪在解读“工业上楼”时提到:“‘工业上楼’工作需要区域内各个主体相互协同才能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联东U谷作为民营平台型公司是政府和企业的助手。在政府为工业企业开展政策、资源赋能的同时,也需要企业的服务性手段同向发力。”
“楼宇建设应该跟着产业的发展诉求走。”在提到标准化厂房建设时,余明洪表示:“除了传统认知中的层高、载荷、电梯‘三大件’,平台还通过科技化、数字化建设等手段来服务企业,工业楼宇面段配比、垂直交通阻值、工业生产的排烟排气等都是设计中需要关注的参数,做到一产一策有的放矢。”
图片来源:投资天府
“在凤栖谷拿地开发的同时,我们就开始研判产业方向,针对目标客户展开预评估,按照‘三先三配套’模式启动招引先决、政策配套,运营先导、服务配套,设计先行、投入配套,满足企业生产特殊需求。”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对接传感器检验检测公司的过程中,天府产投集团了解到该公司有建设“暗室”的需求,便专门为其定制了一个层高10米的暗室,解决了企业生产中的针对性需求,受到企业好评。
“‘工业上楼’要与区域配套相结合。”凤栖谷项目负责人补充道:“‘工业上楼’不仅仅是为企业提供一个可以生产的地方,它还击中了地区、企业招引科研人才的痛点。它为高端的科研人才提供更舒适、更便捷,既亲近自然,又拥抱城市的工作环境,拉近企业与市场的现实距离,也为产业建圈强链积蓄起科研力量。”
企业好评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工业上楼”将研发、生产和下游应用场景放在一个园区和楼宇中去为目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也是推动企业“工业上楼”的最大动力。早在《实施意见》发布之前,成都就已经有企业对标上海、深圳等国内先进城市,将都市工业上楼做在了前面。
在金牛区,一家卫星互联网领域的国内领先企业在“工业上楼”方面布局很早,有很深的体会:“我们最早在2017年就开始筹划工业上楼。公司的产品品质一直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出于技术创新方面的考虑,公司需要搭建起相应平台吸引优秀人才,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保持技术领先;其次是基于公司产品的市场化需求,在公司产品原有先发优势的基础上扩大生产,推向新市场;第三是需要突破国外垄断难题,规避进口依赖风险,完成国产化替代。”
相关企业负责人还补充道:“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金牛区成立专人专班对口我们‘工业上楼’项目,从政府办理手续到征地规划,从规划消防到质检验收,在建设过程和疫情期间都为我们提供了相应的物资和支持。除此之外,金牛区还积极为我们企业寻找上游供应商进行配套,并给予我们一定比例的原材料采购补贴。”
“上楼之后我们按照精益生产要求进行工艺布局,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升。”该企业负责人总结道。
图片来源:武侯发布
武侯区的华日通讯是一家技术型企业,重点投向以研发为主,也是成都工业示范优秀案例。他们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的企业上楼后,带动提升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降低了土地成本;减轻公司的资产压力,提升公司的生产效率。”
“在与政府沟通中,相关部门委派专职人员与我们对接,宣传政策。帮助我们与意向企业进行智能匹配,精准对接技术水平高、质量效益好的链上企业入驻,共同帮助入驻企业解决问题,做好项目政策共享、技术支撑解决等全方位服务,让链主和链属企业互利共赢、协同发展,实现了产业与资源对接、资金与实体对接、技术与市场对接。我们也感受到了政府主动为企业服务的态度和决心。”据悉,目前华日通讯专业楼宇已经聚集了微波通讯企业和其他企业30余家,拥有企业服务和政策咨询平台、测试检验平台等多个服务平台。
图片来源:青春成华
在成华区,麦格米特电气是链主企业卡诺普机器人的生态服务商;世界500强日立科学仪器落户的原因也是看到了现实或潜在的合作伙伴……随着“工业上楼”的落地,强链补链效果愈发明显,产业链积累日益深厚。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
数据显示,2023年,成都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五大先进制造业增长4.0%;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733.26亿元、同比增长16%;高新技术企业已突破1.3万家、同比增长13%;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超1.35万亿元……
开年后,2024第一批成都工业精品名单应势发布,将100个高科技、高质量的成都制造产品推进公众视野,制造企业大胆走上台前,表达支持成都工业立市的坚定信心。
当下,科技革命日新月异,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实施意见》为工业上楼的技术规范、产业植入等方面提供政策依据,也为各区县发展都市工业提供了发展指导。随着成都创新发展动能的增强,产业链的立体生长,先进工业生产模式的层出不穷,成都市各区域必将形成相对集中的产业集群,最终实现建圈强链、聚链成群的宏伟目标。(杜灿 张夏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