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上午,在屏山县清平彝族乡民族村腊肉食品加工厂建设工地上,驻村第一书记彭松涛在施工现场指导施工。他说:“明天就是我在民族村挂职2周年了,2年来我与村委一班人着力发展种植、养殖业,发展村域经济,带领村民巩固脱贫成果,为了振兴乡村经济而努力拼搏。”
摸清村情 做村民贴心人
彭松涛出生于1982年,退伍军人、共产党员,宜宾天原集团公司职工。2022年1月4日,他被公司选派驻屏山县到清平彝族乡民族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两年来,他牢记组织嘱托,始终保持军人退伍不褪色,敢于担当的历史使命,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在乡村振兴路上阔步前行。
彭松涛走遍了民族村3个寨5小组,他挨家挨户摸排了解村民家庭情况,面对面以“唠家常”方式了解村民生活状况,为村民解决疑难问题。他与村干部主动上门为村民申请办理产业增收和交通补贴资金共29.7万元。彭松涛定期开展入户排查和风险研判会,并坚持每天写驻村日记,把每家每户情况写在纸上、记在心里,很快就熟悉了村情。
党建引领 发挥带头作用
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呢?驻村工作队联合村“两委”干部在实践中探索出了有效路径,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强化村级阵地“两化”建设,实行党员“三定”管理,积极探索产业振兴新路子,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彭松涛与村“两委”干部一道,按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主动上党课,规范开好“三会一课”,积极做好支部党员日常学习教育、发展党员等工作。同时,他与村干部组建彝汉“双语”宣传小分队,开展主题宣讲活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传”入田间地头、“播”进群众心里。
发展产业 壮大村域经济
彭松涛认为,要振兴乡村经济,村民要富起来,就要发展村级产业。经过集体研究决定发展三大产业,首先以彝家黑猪养殖为突破口,推动彝家黑猪养殖项目落地落实,并与帮扶单位天原集团签订定制帮扶彝家黑猪肉采购协议,促进村民增收增产,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与此同时,建设配套食品加工厂,争取到70万元建设彝家黑猪养殖产业配套项目——腊肉加工厂,提高彝家黑猪产品附加值,以带动生猪养殖可持续发展。目前腊肉加工厂建设将要完工投入使用。同时,利用该乡丰富的竹笋资源,发展竹笋产业。争取到县级财政资金100万元建设竹笋加工厂项目。引进1家竹笋加工企业,采取利益联结机制方式,建设占地10亩、总投资500万元的竹笋加工厂。项目建成后,每天可以加工竹笋45吨,可以解决30多人就业。目前竹笋加工厂项目基本完成,今年春节可以投入使用。村里还因地制宜发展白鹅养殖产业,目前村里已引进500只白鹅进行养殖,采用“村集体经济公司+农户”模式,养殖白鹅,以振兴乡村经济。
民生为本 为村民办实事
彭松涛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宗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是基层党组织的历史使命。”为此,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深入农户、田间地头了解到,因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民族村村民饮水无法保障。彭松涛主动与天原集团公司对接,公司捐赠管材6800米,更换了饮用水主管道,帮助村民解决了饮水困难与100亩农田春耕生产灌溉用水。同时,天原集团公司为支持该村发展产业项目、建设产业路,还捐赠水泥782吨;同时天原集团公司还捐赠1.9万元资助民族村考上大学的19名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大学教育。
彭松涛在作驻村第一书记2年时间里,他与村“两委”班子一道,团结拼搏,全心全意谋发展,民族村面貌有了明显变化,村域经济发展有了新起色,他在巩固脱贫成果里程中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严为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