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新质生产力,赋能“天府粮仓”高质量发展?4月15日,四川省丘区小麦产业振兴研讨会在遂宁市召开。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植保站、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省内外育种、栽培、植保、加工等方面专家为丘区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遂宁市安居区红薯小麦轮作示范基地
本次活动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和遂宁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遂宁市农业农村局、遂宁市船山区人民政府、遂宁市安居区人民政府承办。
会议期间,来自泸州、南充、广安、资阳、内江等川东川南8个地市农业系统及相关区县的经营主体,现场观摩遂宁市船山区永河生态园、安居区红薯小麦轮作示范基地小麦生产实际状况,了解物联网自动虫情测报站、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小麦病虫防控、红薯小麦轮作示范等情况。行业专家还分别围绕《小麦品种创新支撑小麦产业发展》《西南冬麦区小麦产业发展特点及技术进展》《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植保贡献率研究报告》《四川小麦加工现状与发展趋势》《国内外小麦产业发展分析》5个主题进行学术分享,并从小麦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品种的培育与推广、栽培管理技术的革新、病虫害防控技术的提升等多个方面展开研讨。
研讨会现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武云做主题分享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丘区小麦作为四川省粮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承载着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双重使命。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武云在研讨会上表示,该院以打造新时代“天府粮仓”为目标,以“助农富农”为己任,深入实施“科技攻关”行动,在小麦高抗品种培育、绿色防控技术、小麦精深加工等方面不断创新。先后育成川麦104、川麦93、川麦1247等高产抗病品种,研发了免耕浅旋直播、稻麦轮作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促进了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大幅提升,打造了遂宁市船山区永河生态园和安居区红薯小麦轮作示范基地丘区小麦科技支撑样板。他同时坦言,“在推动丘区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品种优势不明显、共性转化品质不优、适宜农机装备不足,产后加工水平不高等短板和不足,都亟需我们汇聚各方力量寻求突破。”
与会人员现场观摩遂宁市船山区永河生态园小麦生产情况
近年来,遂宁市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全面振兴”对标系列行动工作取得成效,以全省3.8%的耕地,贡献了4.1%的粮食和5.7%的生猪,其中,以小麦为主的小春粮食播面增速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5。2023年遂宁小麦种植面积达83.4万亩,2024年小麦种植面积预计将达86.5万亩。全域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遂宁样板区,“成片成带成规模”发展特色农业,“三园一体”推进“五美”乡村建设,撂荒地复耕、高标准农田建设等10余项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
下一步,遂宁市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融汇与会专家的智慧和技能,更好地扛牢粮食安全政治重任,在小麦等农作物的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品牌打造等方面聚焦发力。依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校,通过开展种质创新、多点品比试验等手段,在小麦等主要粮油作物中选育出更适宜全省丘区的抗病性强、耐肥抗倒、丰产性好的新品种;通过开展示范项目,实施共创共建示范基地等模式,大力推行“五良”集成融合,提升小麦等重要农作物单产水平;加大小麦等农作物产品烘焙、餐饮、加工等市场调研和开发,以品牌建设为引领,讲好品牌故事,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小麦产品销售渠道,增加产品附加值,实现助农增收。(诸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