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赤水河左岸大山深处,藏着一个神秘小镇,那就是我的家乡古蔺县皇华镇,儿时的记忆里,她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㮟(kā)溪”。大山把小镇围了个圈,圈里沃野良田保粮产,阡陌纵横万亩连,皇华镇因此获得“蔺州粮仓”的美誉。
古蔺县皇华镇(李粤 摄)
细长蜿蜒的㮟溪河绕镇而过,滋养着一方乡邻。在花溪河畔的校园里,我从幼儿园一直读到高中。在那段青葱美好的岁月里,我在此看见山川河流、春花秋月、夏雨冬雪的靓丽风景;见证了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生生不息的农耕之韵;涵养了向上向好、乐观自强、神采飞扬的奋斗气质。
秧苗长势良好(李粤 摄)
人间四月天,走在老家的田垄上,一方方水田碧波荡漾,新修的机耕道将水田串联起来,四通八达,从空中俯瞰,如一串串明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龙田坝上白鹭栖息(李粤 摄)
此时,乡亲们踩着初夏万物生长的紧张旋律开始插秧。激光平地机、打浆机、旋耕机轰隆隆的声音从早响到晚,取代了过去刀耕火种的耕种方式;无人机代替人工施肥,方便快捷、精准又均衡;插秧机“一个顶多个”,老家的春耕跑出了“加速度”,筑稳了粮食生产的“压舱石”。
利和村村民抢抓农时忙插秧(李粤 摄)
“龙田坝来圆又圆,全坝都是好良田;一场大水淹没后,夫妻儿女不团圆。”河坝上,一首传唱了几十年的山歌再次被劳作的乡亲们唱响,诉说着当年爷爷姚绍伦带领乡亲们打洞排水的故事,将我的思绪拉回到了过去。
上个世纪50年代,我的老家利和村和龙田村因洪水肆虐,淹没万亩良田,村民们多年颗粒无收。作为村支部书记的爷爷,毅然带领坝上的年轻人,打洞排水,用3年多的时间,疏通了十八里长的地下暗河,消除了水患。洪水消退后,该种植什么,爷爷通过外出考察学习、读书看报、实践研究,画出了村寨的“乡村振兴图”,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的小山村不断改变着模样,乡亲们的温饱基本得到解决。
利和村的春天(李粤 摄)
后来,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带领下,通过大家的努力,我的老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泥路四通八达,将全镇众多村庄串联在一起,乡亲们出门抬脚就上车。学校、卫生室、超市就在家门口,上学、就医、购物方便又快捷,二十分钟便捷生活圈成功打造。曾经被淹没的万亩良田,现在全部建成了高标准农田,打造成了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烤烟、高粱、大葱、药材等交换种植,乡亲们四季都不闲着,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再就业。
利和村的夏天(李粤 摄)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总是忠实地记录下奋斗者的足迹。创新,也总在悄然间推动着乡村的大发展。
2024年,皇华镇党委政府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强力推进“天府粮仓”现代化农业园区项目建设,聚焦龙田村、利河村等核心区,种植优质水稻,并同步辐射带动周边种植高山水稻、玉米、大豆。
让“稻田下坝,丰了农田”,乡亲们端牢了饭碗。让“烤烟上山,富了口袋”,皇华镇党委政府又通过培育种植大户,带领乡亲们栽种烤烟等经济作物,用一片片“金叶子”鼓起了“钱袋子”。2024年,乡亲们种植的1.5万亩水稻等作物,预计亩均增收500元,栽种的5000余亩烤烟,预计产值2100余万元,未来可期。
皇华镇马洱山风景区(李粤 摄)
“龙田坝来长又长,十年九涝家无粮;如今过上好日子,多多感谢共产党。”“三月春风似剪刀,马洱山上采茶忙;四月芳菲亦如故,坚坚果园结青果;五月柳絮满天飞,玉皇道边鱼虾肥;六月人归花满地,龙田坝上稻花香;七月流火缲车鸣,桑蚕编织幸福梦;八月未央丰收季,瓜果肥硕谷满仓。”初夏时节,走在老家的风景里,乡亲们劳作的山歌声悠远又悠长,飘荡在山谷河坝间,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深情地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瓜果飘香的皇华镇(李粤 摄)
皇华镇党委政府推出的筑牢“天府粮仓”安全根基的系列举措,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成了具体行动、实际效果。“禾美”皇华,早已蝶变成乡亲们追梦逐梦圆梦的诗和远方。(姚艾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