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泸州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25日傍晚到26日上午,泸州各区县将经历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雨量普遍大雨到暴雨,个别地方大暴雨。强降雨期间,有那么一群人,他们24小时轮流值班,不眠不休,时刻关注各大中小河流水情变化,时刻紧盯着一个个不断变化的数据。水位涨幅多大?他们都会在第一时间发布预警,滚动发出一份份及时的水情预报信息。
他们,就是时刻盯守在防汛一线的水文人。
雨中逆行,通宵达旦收集水文信息
河流的水涨水落,关系百姓安危。水位会涨多高、群众要不要转移……这些决策都离不开精准的水文数据。位于永宁河下游的叙永水文站作为永宁河下游防汛“晴雨表”,是一座国家基本站,收集的雨量、水位、流速、流量、泥沙等水文信息是叙永县城防汛决策的重要依据。
5月25日,叙永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晚上10时许,部分乡镇将迎来强降雨……收到天气预报,叙永水文站整晚灯火通明。水文测报人员根据卫星云图和与气象台加密会商判断,后山、黄泥等乡镇将有大雨到暴雨,下游永宁河水位将上涨。
下午5点过,叙永水文测报中心就严阵以待。缆道房内,技术人员徐灵芝站在控制台前,从窗口可以看到两个同事正在永宁河边将铅鱼就位。通过对讲机和同事确认准备工作就绪后,他摁下控制台按钮,铅鱼在缆绳的牵引下,缓缓向河中心移动,又一轮水文监测开始。
“除了日常的监测外,在特殊水情时,我们会根据水势涨落情况,加强监测。”徐灵芝说,这样的工作要持续到洪峰过后水位恢复平稳才能结束。
20时,天色已完全暗下来,滚滚乌云伴随着电闪雷鸣,风雨开始肆虐。叙永测报中心人员则坚守岗位紧盯显示屏上水位变化。
凌晨的永宁河河水开始上涨。河水裹挟着树枝、杂草汹涌而来,不时缠上铅鱼,给水文测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了不影响测量,徐灵芝穿上救生衣,挽起裤腿走出站房,顶着倾盆大雨,深一脚浅一脚奔向河边,去除铅鱼上的杂物后继续测量。
“汛期降雨有一个特点,大部分时候都是在晚上。”叙永水文测报中心主任张华说。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2016年8月17日,叙永县城遭遇80年一遇洪水。测报中心在接到气象预警后便全员进入战时状态,通宵关注辖区内水情、雨情遥测站点信息传递和测流数据,综合分析后给出水情预测数据,为叙永城区组织群众紧急避险转移争取了时间,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
闻雨而动,水文监测不分天晴下雨
5月26日,下午3点,古蔺水文测报中心负责人林宇航带上3名工作人员,赶往距离城区约10公里外的古蔺水文站。本次降雨虽然未造成古蔺河河水上涨,但河流的水文数据测量、设施维护工作等工作仍然不能放松。
“水文是水利建设的尖兵,是防汛抗旱的耳目。每年的5月至10月是汛期,做好防汛减灾工作是我们的天职。洪水来临时,我们加强水文监测,精准测报。洪水之后,为了使测报数据严谨准确,就要立即开展河道测流断面的监测工作。根据断面的变化数据再对洪水过程中的流量数据进行改算,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形成最终的水文整编数据。即使没有汛情,也要定期对辖区内各河流水文信息进行测量、分析、汇总、上报。”林宇航介绍,“不只汛期忙,平时也闲不下来。作为离河水最近的人,水文人日夜坚守记录和收集的一份份水文数据,并通过水文资料整编、分析评价、水质监测、水文水资源调查分析与评价等工作,为辖区内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管理决策、水生态文明建设等经济社会所需水文信息提供支撑与服务。”
“这样说嘛!”林宇航最后笑着说:“水文人的一年四季都有着不同的任务:春天,我们未雨绸缪,做好各项备汛工作;夏天,经过汛前的准备,水文人都希望在暴风雨来临时能完成自己的使命;秋天,‘水文资料整编’就是我们的收获季;而冬季,我们强化建设,为来年的工作打好基础。”水文人坚守在水文岗位上一年365天周而复始,用自己默默无闻的坚守,保一方安澜。
把脉江河,从大数据里看水涨水落
“水文信息的形成就是与时间赛跑的过程。”林宇航说,水文站网就是一个庞大的信息网络,通过这个信息网络,能够让水文数据形成得更快、更准、更合理,水文测报看似细微,但它却能够及时为地方防汛调度决策和制订抢险救灾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分布在泸州境内大中小河流上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水文站点,就像是一个个“触角”,实时观测及搜集整理河流的水文资料。如果“触角”失灵,就无法及时掌握河湖的水情信息,影响防汛工作的安排部署。
为重点做好河流水情服务工作,近年来,泸州水文中心不断加强测报基础设施建设,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泸州市境内已覆盖有125个雨量监测站、47个水文(位)站。今年,泸州水文中心“十四五”规划站点项目将全面启动:将对古蔺、叙永水文站进行改造,新建海潮、虎头两处水位站2处,改造高峰、箭竹坪、福宝等12处雨量站,新建西溪村、集美村等10处雨量站。(曾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