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潭区地处川渝滇黔结合部、长沱两江交汇处,是泸州市建设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的核心区和泸州的自贸开放门户,幅员面积333平方公里,辖8街3镇92个村(社区),常住人口50余万人。“十三五”以来,围绕“四好”目标,龙马潭区从“建、管、养、运”四方发力,一路发展,在深化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具有龙马潭特色的“四好农村路”发展道路,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新图景。
十里渔湾路网四通八达
全区已形成了总里程达831公里的农村公路网,建成了总人数114人的区、镇、村三级农村公路路长队伍,实现了974个村(居)民小组农村公交全覆盖;先后创成“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省级首批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省级“川货寄递”先进县,为龙马潭区建设“产城园港”融合发展现代化强区、泸州共同富裕试验区提供交通支撑。
制度引领,农村公路发展平台高
龙马潭区委、区政府认真落实各级安排部署,成立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近年来,龙马潭区陆续出台《龙马潭区公路养护管理制度》《农村通组联网路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一揽子制度方案,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健全投入机制、推行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科学规划、重点建成金龙镇曹坝村、特兴街道长春村、双加镇大冲头村等一批贫困村公路,桐兴院子、十里渔湾、四季花海等一批乡村旅游公路,特兴蓝莓产业园、双加柑橘博览园等一批产业公路,有力推进乡村振兴进程。
桐兴院子
匠心建设,农村公路质量标准硬
龙马潭区坚持农村公路与产业经济、乡村旅游、生态文明等同步发展,不断提高标准,建设质量过硬、功能齐全、内联外畅的农村路网。“十三五”以来,龙马潭区持续投入10亿余元,累计实施渡改桥、通组联网路、美丽乡村路等农村公路项目80余个,新改建通村进组入户道路210余公里,新增43个自然村通硬化路。
得益于农村公路建设,全区3个贫困村1818户4936名贫困人口,于2017年提前脱贫,双加镇大冲头村获评“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泸州市首条“爱情”主题公路胡况路获评2023年四川省最美农村路。
胡况路
细心管理,农村公路路域环境优
龙马潭区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机制,落实深化农村公路“路长制”,制定完善《龙马潭区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推行三级路长制,建立巡查、处置、督查、通报、奖惩工作机制,设立路长公示牌230块,84公里县道、160公里乡道、372公里村道、215公里组道均纳入路长制管理。
十里渔湾农村公路(杨尚威 摄)
同时,龙马潭区组织公安交警、交通执法等部门单位,深化路长制与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并行,强化农村公路超限超载、侵占破坏路产路权等案件执法力度,先行先试推行“路长制+警长制”。近三年来,全区共查处非法运营车辆944台、超限案件288件、侵占破坏路产路权案件4件,案件查处率、结案率达100%。
精心养护,农村公路维保资源足
龙马潭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文件精神,着力探索农村公路养护新模式,制定《龙马潭区农村公路养护办法》《龙马潭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探索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市场化,实施市区两级机养中心共建共用,推行农村公路灾毁保险,拓宽养护资金来源。龙马潭区农村公路列养率持续保持100%,近三年来,持续投入农村公路养护资金3000余万元,所有县、乡道路实现第三方专业化日常养护,所有县道均购买灾毁保险。
特兴街道桐兴村乡道
尽心运营,农村公路服务质量好
龙马潭区坚持农村公路服务农村,大力实施城镇公交、金通工程建设,不断满足城镇居民的出行、运输需求。
龙马潭区深入推进城镇公交同质运营,实行全程“2元一票制”惠民服务,建成拥有27条公交线路、805个公交站(牌)、177台新能源车辆,覆盖半径500米的全域公交体系。
全域公交
同时,龙马潭区着力打造“金通工程·天府交邮通”品牌,高质量推进“川货寄递”工程,依托发达路网,积极构建“客货同网、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便利高效”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促进“交商邮供企”融合发展。目前,龙马潭区已建成1个区级快递物流分拨中心、5个镇级综合运输服务站、31个村级“金通·邮快驿站”,解决了商品入村、农货进城难题,并协同培育壮大罗沙贡米、九狮柚等“龙马潭造”农特产品30余个,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泸州市龙马潭区交通运输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