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这些乌天麻长相一般,药用价值可是被科学认定了的……”5月31日,在旺苍县“2024啤酒音乐季”农特产品展销区,在旺苍县水磨镇展位前,旺苍“水磨山货”农特产品专卖店贾兴中正在滔滔不绝的介绍着从大山深处带出来的乌天麻,吸引了一大批的群众驻足聆听。
近年以来,旺苍县水磨镇通过党建带路、科技铺路、品牌富路,积极构建“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模式,创建了以广福村为中心、辐射2000余亩高山林下乌天麻种植示范片,乌天麻只是水磨镇大力发展的众多中药材中的一味。
走进广福村中药材产业融合示范园,就看到黄精、白芨、大黄育苗大棚,以及相关中药材产品。近年来,结合气候、自然条件,水磨鼓励镇内(外)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建中药材种植基地(园区),培育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全镇已有中药材良繁基地、天麻基地、重楼基地、黄精基地、白芨基地、芍药基地、金银花示范种植基地,“林下经济”蓬勃发展。
党建带路 找准致富产业
围绕“干什么、怎么干、从哪里干、干得好 ”,当地党员干部经过实地走访调研,对接帮扶单位,下决心从天麻产业入手。
坐落于旺苍县北部山区的水磨镇广福村,平均海拔在1300米以上,当时是“数一数二”的贫困村,村子的交通条件、经济基础极差,水电不通、没有支柱产业。
什么都没有的广福村如何实现跨越发展?但同样广福村,林地多、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适合喜凉怕晒的天麻生长,加之农户历来都有种植天麻的习惯。
广福村天麻产业发展势头高,但也存在种植、管理经验不足、销售渠道不广、没有形成产业链等问题。
说干就干,村“两委”班子挨家挨户宣传“致富秘籍”,动员在家的老百姓种植乌天麻,并且承诺只要大家种,就不用担心技术和销路问题,打消了大家的顾虑。
为推动天麻产业的发展,改变“小而散”的现状,广福村党支部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积极向上争取省市科技项目和土地整理项目等资金800余万元,逐步建成了天麻种植大棚53个,配套完善了基础设施,占地100余亩的天麻育种基地初步建成。
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种植户”发展模式,由合作社负责种植、销售,吸收周边80余户农户到基地务工,实现了“看住家、顾住娃、不出家门挣钱花”的梦想。一时间,广福村变成了“天麻村”。
通过建立“内培外引”工作机制,通过党支部为合作社“牵红线”,把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政策引导同合作社在种植、销售、技术、信息、资金方面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党组织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与群众的有机联系。
科技铺路,健强产业链条
在交通条件、区位条件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如何让天麻产业长效发展?广福村支部紧紧把住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机遇,在产业上做文章,利用科技铺路,健强产业长效发展链条。
驻村工作队通过多方联系对接,成功与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重庆中医药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效合作关系,成立了“研究员工作站”,通过省级“三区”人才、市级科技特派员办夜校、开讲座、搞培训等方式,在全村培养了100余名技术明白人。
“以前,我们都是到外地打工挣钱为主,现在我们通过种天麻,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遇到问题有专家给我们现场指导,而且经常组织我们培训学习。我现在不但自己种上了天麻,而且也成为了一名土专家。”农户唐绍红指着培植的天麻自豪地介绍道。
近年来,广福村在天麻产业做大做强上不断探索,建立菌种培育基地,攻克天麻大棚换土栽培、短木段面仿野生栽培等关键技术4项,年均培育蜜环菌、萌发菌等菌材10万瓶。
建立天麻产品研发中心,先后推出了天麻粉、天麻面、天麻酒等8类天麻保健品,把天麻的附加值提高了40%。依托水磨乌天麻种植,驻村工作队员王正前发表科技论文2篇,撰写的《天麻设施化栽培新技术》成为高山天麻种植本土教材。
“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发展壮大产业的传统方法已经明显走不通了,只有通过提高乌天麻单产产量和质量、产品附加值和品牌价值来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水磨镇党委书记赵春玲介绍说,总体来看,当地中药材产业还属于初级发展的阶段,发展的质效不高,需紧扣未来趋势和市场脉搏,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品牌富路,“土货”不再土
当地天麻发展模式仍比较落后,由于加工能力薄弱,优质的高山乌天麻等如何才能提升附加值,卖的起价格?在这样的情况下,水磨镇寻求破局之道,以打破传统落后的产业模式。
“除了种植天麻,其他的活儿我也不会干。”唐绍红说,作为农户,大家肯定想挣大钱,但过去传统“靠天收”的种植模式,可能会损伤大家的积极性,而接下来怎么规范化发展也是个问题。
目前,水磨镇正在桥板村新建农副产品综合加工中心,进一步延伸产业发展链条,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产品质量提升了,产品销售又是一大难题,该镇积极探索线上+线下销售模式,通过萧山区结对帮扶临浦镇捐赠50万元惠民资金中拿出30万元通过股权量化(每村3万元)的方式投入总社,与返乡企业家柳文茂以资金入股的方式合资成立旺苍米仓道商贸有限公司,通过聘请职业经纪人代理,在旺苍县城开设水磨林下店。
林下店主要从事水磨乌天麻、牛羊肉等各类农副产品,以及萧山、资阳等农特产品销售,通过统一价格、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结束以前销售“单打独斗”的局面,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如今,“林下经济”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依托山区资源禀赋,让“土货”提质增值,走出深山,成为市民欢迎的“香饽饽”,走出了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好路子。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水磨镇农副产品综合加工中心项目,不断地使水磨的林下品牌化、标准化、链条化,”赵春玲说,使林下走出大山,走向更高、更宽广的市场,真正地使老百姓从林下经济当中得到实惠。(杨开勇 康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