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风采|陈云珍:羌绣非遗传承人一针一线绣出“民族风”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4-05-02 10:10:30 编辑:余淑萍 点击:

走进位于北川县巴拿恰纳萨巷的云珍羌绣生活体验馆,绣娘们围坐在陈云珍的周围,正在学习羌绣的针法。陈云珍耐心地讲解着每一个步骤,她的手指在绣布上飞快地穿梭,展示出精巧细致的羌绣针法。
羌绣,是羌民族聚居区的一种传统刺绣艺术,所挑绣的景物秀丽精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历经千年传承和发展,被视为绣中精品。2008年,羌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陈云珍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羌绣传统刺绣工艺代表性传承人,从9岁开始跟随母亲学习羌绣。她不仅擅长绘画、裁剪、织造,更在羌绣领域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2023年,陈云珍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2023年,陈云珍被评为第四届“四川工匠”。

“我出生的地方就是一个古老的羌寨,世世代代传承着羌族的文化,我从小便拿起针线开始学习。”据陈云珍介绍,“羌绣技法独特,构图严谨,需要长时间的磨练。当学徒的时候,我就要求自己只做这一件事。”
非遗是民族文化的根与魂,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精髓。2017年,陈云珍创办了北川羌族自治县伊珎羌绣有限公司,致力于羌绣制品生产、羌绣技艺培训、非遗研学指导以及羌族文化宣传推广。
“我对羌绣有着很深的感情,深知它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决心要将羌绣传承下去!”陈云珍如是说道,“截至目前,公司现有绣娘两百余人。”
除此之外,陈云珍还走村入户,在各个村镇开展羌绣技艺培训,为当地羌族妇女提供灵活就业机会,提供羌绣生产订单,通过羌绣制作让她们实现增收致富。
青片乡的羌族妇女曾定兰,在陈云珍的工坊里学习了十年的羌绣,有了稳定的收入。“刚开始学是因为喜欢、感兴趣,在跟陈老师学习的过程中,我对民族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如今,不仅能在家中照顾小孩,每个月还能通过制作羌绣作品增收两千余元,我感到很满足!”曾定兰说。
据了解,多年以来,陈云珍带领团队手把手完成全县19个乡镇留守妇女的羌绣技艺教学,累积指导培训20000余人次,带动妇女灵活就业500余人,人均增收2万元。更多年轻的羌族妇女们成为了羌绣传承的新生力量。

羌绣的传承既要坚守传统技艺,又要寻求创新发展的路径。“年轻的绣娘给我提供了新的思路,羌绣不能局限于衣服、鞋子、衣袖等日常用品,而要与时俱进,变得‘潮流’起来。”据陈云珍介绍,“抱着创新的想法,我们开发了羌绣的系列产品,将羌绣沿用至配饰、首饰、箱包等品类。”
与此同时,陈云珍还不断探寻羌绣艺术的“可能性”。她带领团队与中国美术学院等高校师生交流合作,将羌绣与绘画、雕塑等现代艺术形式进行“跨界”创作;此外,陈云珍还致力于与其他非遗项目如苏绣、奇石、茶叶等进行产品融合与文化交流。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丰富了羌绣的艺术内涵,也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2023年11月,作品《羌风》参加“从乡土再出发——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委员会成立40周年特展”;2023年11月,作品《羊角花开》在“第二届巴蜀文化艺术展”中获一等奖。
文化自信和“创新”是羌绣能够走出大山的根本。陈云珍表示,未来我们要继续把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元素充实到新的羌绣作品中,让更多优秀的羌绣作品站上世界舞台。(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