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企业啃下线路监测技术“硬骨头”,为铁路安全保驾护航!

来源:创业天府 时间:2023-11-15 09:19:14 编辑:邓书琴 点击: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顺应大数据技术应用,逐步提高了信息数据平台工作效率,采用人工智能算法提升智能化水平对铁路运行各种数据精细划分及整合,推动轨道交通领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四川交大铁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交大信息科技)专注于铁路安全运营系统平台开发,通过持续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抢滩布局新兴业态产品,成为了落实轨道交通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勇闯者。
转化实际需求
四川交大铁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顺势而生
交大信息科技是在怎样的契机下选择成立的呢?交大信息科技总经理鲜芸用六个字进行了总结——转化实际需求。
面对列车里程和编组的不断增加,铁路管理部门开始重视各种先进信息化技术应用,虽然目前我国轨道交通安全监测检测及运营维护设备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智能化及自动化,但是在光照、天气、复杂车体、特殊工况、紧急情况下还是存在难以满足现场实际需求的情况,仍需要大量投入作业人员进行高强度的工作。
四川交大信息科技总经理鲜芸
对此,交大信息科技总经理鲜芸解释道,“比如道岔损伤只能通过检修员根据敲打道岔发出的声音依据经验才能判断道岔是否损伤,这也说明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转化需求,打造更符合现实铁道情境的技术。”
现场测试环境
由此,面向轨道交通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技术开发、创新成果转化的科技型企业——四川交大铁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在天府新区正式成立。交大信息科技隶属于四川西南交大铁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道岔综合监测、线路障碍监测、高铁周界入侵等软件系统的开发,业务涵盖多条国家重大重点工程项目。
需求转化为技术
专注于铁路安全运营系统平台开发
实际上由于铁路线路横跨地域广泛,沿线环境复杂,在正常运行和维护方面具有更多的特殊性,因山体滑坡、泥石流、雪崩、洪水等导致的路基塌陷、公跨铁立交桥落物等异物侵限危及运输安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线路监测系统现场技术交流
鲜芸向小创介绍道,“2020年广铁集团330事故发生后,国铁集团防洪办要求全国18个路局必须针对危险路段采取技防措施,能够在各种气象条件下对线路及周边范围进行实时在线监测,自动发现侵入铁路机车车辆限界内的障碍物,避免铁路行车事故的发生,减轻值守人员的工作强度,如何针对山区铁路实际情况通过技术进行安全保障成为了关键。”
为确保铁路行车安全,交大信息科技啃下了这块技术“硬骨头”,成功研发出了线路监测系统。线路监测系统融合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智能视频等多种检测手段,满足在各种复杂、恶劣环境下稳定工作的条件,提供三维点云成像,解决夜视和气候干扰问题实现了全天候自动监测,为铁路安全保驾护航。“目前我们的线路监测系统已在广州地铁、沪昆线、焦柳线上进行了应用。”
推动科技成果纵深转化
构建校企共建共享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
为推动科技成果实现纵深转化,交大信息科技还专注于道岔监测系统中软件功能的研制工作,且已申请相应的软件著作权进行保护。交大信息科技的道岔监测系统集成了大数据、数据挖掘、多传感数据融合技术,结合铁路道岔运营安全管理技术、现代传感技术、高性能数据处理技术,对道岔钢轨伤损、轨温及尖轨爬行等进行在线监测及预警。
据小创了解:交大信息科技研制出的软件搭载母公司的整体系统,已在京沪高铁、京广高铁、京张高铁、京雄高铁、成渝高铁、沪昆高铁、广深港高铁等铁路上进行了应用,成功实现了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此外,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交大信息科技联合母公司还总结出了一套校企共建共享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机制。鲜芸说道,“我们会邀请与公司业务高度相关的教师、研究员等以论坛、讲座的形式,将理论知识运用在企业的实际生产中。与此同时,学者们又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转化为教学案例,在课堂中推广应用,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企业成为学校的实训基地,协助学校培养更多具有实操经验的高素质人才,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互促互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精准衔接。”
铁发杯
“5月11号,我们会同母公司在西南交大举办的首届‘铁发杯’机械设计活动落下帷幕。我们把研发中实际遇到的问题演变成竞赛的形式,用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综合设计能力等,旨在以企业与学校双师育人的形式培养能够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型专业人才。”鲜芸表示,“2023年,我们将借助天府新区的人才集聚效应,持续开展研发人员招聘工作,搭建完善的人员培养和晋升渠道,确保培养出一批致力于中国轨道交通行业健康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中试试验轨道
未来,交大信息科技会紧紧抓住新发展格局机遇,持续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抢滩布局新兴业态产品,构建泛在互联、柔性协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交通系统,加强科技自立自强,夯实创新发展基础,增强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新动能。(选送单位:天府新区科创和人才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