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14.8万人登记成为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成德眉资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举行

来源:成都日报 时间:2023-04-05 09:54:36 编辑:洪洁妮_实习 点击:
“那是您身体绽放的玫瑰,那是您献出的珍贵礼物。盲人将重见光明,心脏将再次跳舞,那是您架起的生命之桥,那是您铸就的生命之路……”
清明时节,为缅怀纪念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弘扬正能量,倡导文明新风尚,4月4日,由成都市红十字会联合德阳、眉山、资阳红十字会举办的2023年成德眉资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成都医学院举行,学院师生以一首深情婉转的诗歌,致敬无私奉献的“无语老师”。
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人体器官捐献是一项志愿、无偿的社会公益行动,是挽救垂危生命、服务医学发展、展现人性光辉、传递人间大爱、彰显社会文明进步的高尚事业。捐献者用他们特别的方式为自己的人生谢幕,化作镌刻在纪念碑上的名字,用行动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用行动彰显了人道的力量。
现场,佩戴红十字标识的学校师生、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家属、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及志愿者100余人,将手中高洁的菊花敬献在“无语老师”的石碑前,无声胜有声,表达着心中的怀念与敬意。
“我们的一生或许是短暂平凡的,但通过遗体捐献的方式,可以让我们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得到延续。”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登记志愿者刘小英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如今在她的带动下,身边已有6名朋友陆续加入到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队伍。
宋薇作为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家属,在得知丈夫的眼角膜帮助两位盲人恢复光明后,心中充满了感动与欣慰。“虽然丈夫离开了我,但是我深信他以另一种方式活着,仍能够看见这个世界的种种美好。”宋薇动情地说道。
市民捐献热情不断高涨
成都医学院副校长王计生介绍,学校的致敬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的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8年,活动表达了学校师生对捐献志愿者和家属的感恩和致敬,因为正是他们的大爱和无私奉献,让学校接受的遗体基本满足了教学需要,为医学生们架起了通往神圣医学殿堂的桥梁。
成都市红十字会负责同志表示,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是挽救垂危生命、点亮他人重生希望的高尚行为,是服务医学研究、推动医学事业发展的无私奉献,也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积极举动。举办2023年成德资眉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就是要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传播“生命延续大爱传递”的无私理念,让全社会更加了解伟大的捐献者的善举,积极支持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事业,共同营造捐献光荣的社会氛围,让生命在无私奉献中永续,让大爱在生命接力中传播。
据悉,近年来,在各级红十字会的努力下,在全社会的支持下,仅成都市就有14.8万人登记成为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实现遗体捐献1200余人,全社会参与遗体捐献的热情不断高涨。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杨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