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以文载道,今以文聚力。”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民族强。网络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是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深刻体现。
为进一步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攀枝花市西区融媒体中心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打造“三线流影”“节气中国”创意品牌,精心做好“网络中国节”重大主题宣传,扎实推进网络文明建设,不断增强西区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如今,全区网络空间更加清朗、正能量更加充沛,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氛围日渐浓厚。
打造“三线流影”创意品牌,传承弘扬“三线精神”
1964年,根据党中央战略决策,三线建设拉开大幕,随着毛主席“三四”批示,攀枝花开发建设的战役全面打响。当时在西区大地上,摆开了“拿下两矿、建设两厂”的主战场,无数建设者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煤矿、石灰石矿、发电厂、水泥厂及建材总厂、砖厂、硅酸盐厂、木材水运局等相继建成。西区,成为攀枝花三线建设的先行者和排头兵,是重要的能源、建材生产基地。
作为三线建设的主战场之一,辖区的宝鼎煤矿、渡口水泥厂、502电厂、503电厂等大型建设项目,是当年三线建设时期的重中之重。在这里,千千万万的三线建设者们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如今,他们或落叶归根,或扎根于此。离开的眷念着这块土地,留下的忆往昔峥嵘岁月。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三线建设55周年,西区融媒体中心抓住这个契机,策划推出“三线流影”专栏,通过陆续走访西区当年参与三线建设的亲历者、街道社区搜罗档案册、区档案馆翻阅查找等方式,深入挖掘西区三线人物、三线乡愁、三线味道、三线老物件背后的故事,进一步找寻三线建设的足迹,从中领悟“三线精神”的真谛。
自《三线流影》专栏推出以来,西区三线人物、三线乡愁、三线味道、三线老物件等系列报道信息迅速引起了群众的高度关注,更勾起了老一辈建设者们关于那段峥嵘岁月的回忆,以及建设者后代的儿时记忆。“三线流影”专栏部分稿件被区档案馆收录编撰成书《三线流影·西区故事》献礼党的百年华诞,部分稿件被《西区文史资料》收录。
打造“节气中国”创意品牌,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2016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不仅是指导农耕生产的时节体系,更是包含丰富民俗事项的民俗系统,蕴含着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西区融媒体中心以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为主线,结合各个节气的气候特征、物候现象、民间习俗、传统美德等本土特色,打造“节气中国”创意品牌,创新推出二十四节气海报、视频,让辖区群众于四季轮回间,感受节气文化的丰富与美好,潜移默化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该创意品牌,积极融入西区的地标、文化等元素,在场景设置上,体现河门口三角梅主题公园、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佛山水上世界、苏铁福镇水上乐园等西区标志性场景,体现苏铁、三角梅、攀枝花、凤凰花、高山青花椒、多萝西西瓜等西区特色农产品;在内容设置上,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气候特征、物候现象、民间习俗、传统美德等知识;在形式上,通过艺术创作、科技运用、视听化表达的方式,创新性弘扬“二十四节气”文化,以文化软实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精心做好“网络中国节”重大主题宣传,讲好西区文化故事
中华传统节日,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体现着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承载着民族历史记忆;而各式各样的主题日活动,则会进一步提高辖区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过好“网络中国节”,对于宣传主题活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升民族凝聚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西区深入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节日主题精心策划,开设“网络中国节”专栏,围绕传统民俗、节庆活动等集纳转载“网络中国节”重点稿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及时转载中央、省、市主流网络媒体制作的正能量网络宣传作品,及时传递区委、区政府重要决策部署,全面展现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内涵,充分展示西区各板块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就,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深深埋进每个人的心田。
在各种节日到来之际,西区区级各部门、格里坪镇、各街道普遍开展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活动,既传承传统文化,又赋予传统节日和主题活动以时代内涵,彰显了“网络中国节”的旺盛生命力。西区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激发活力、积蓄动力,积极推进网络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创新形式和载体,谋划创作主题海报、创意长图、小视频等宣传作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新风正气,开拓网络文明建设工作新局面。(田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