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万步的承诺:一个禁毒主任的“网格人生”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十万步的承诺:一个禁毒主任的“网格人生”

2025-07-08 16:39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晨雾漫过成都市金堂县栖贤街道的棚户区巷道,一个身影已在错落的屋檐下匆匆穿行;华灯初上时,大学城涌动的人潮中,那道目光依然锐利如炬。他是井国伟,栖贤街道禁毒办主任——用三十万步丈量责任的边界,以滚烫真心点亮迷途者的希望,在禁毒战场上书写着平凡岗位上的不凡篇章。

军旅淬炼:从三等功到禁毒战场的底色

39岁的井国伟,军装早已褪去,但军人的脊梁始终挺得笔直。七枚“优秀士兵”奖章、一枚三等功勋章,不仅是军功簿上的记录,更镌刻着他在军营里淬炼出的坚韧筋骨与担当品格。2020年转业时,他主动请缨扎根栖贤街道——这片北河东岸的土地藏着复杂的肌理:既有层峦叠翠的山区村落,也有数万学子聚集的“大学城”,更散落着无业人员聚居的棚户区。面对旁人眼中的“烫手山芋”,他只一句:“我是党员,又是退伍兵,这时候不上谁上?”

织网:用脚步画出禁毒“活地图”

“四级网格”里的民生温度:井国伟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张手绘的“禁毒网格图”,16个总网格为骨、40个一般网格为脉、328个微网格如毛细血管,将禁毒与民生织成温情之网。他带队用脚步丈量街道,鞋底磨穿处恰是网格图最深的褶皱——某次排查中,微网格员老周发现独居老人窗帘紧闭,正在附近走访的井国伟立即上门,才发现老人突发疾病无法动弹。自此网格日志新增“每日视频问候”,他常说:“网格要号准毒情隐疾,更要摸透民生冷暖。”如今328个微网格员手持三件宝:手电筒照暗角、笔记本记需求、微信群连万家,让“零涉毒”月报上始终写着“温度比数据更重要”。

污水里的“侦探式守护”:在禁毒这场持久战中,井国伟既守传统排查的“盾”,又持科技监测的“矛”。他深知“防风险、守底线”六个字的重量,联合公安部门开展 200余次“清瘾”行动,组织3000余人次警力排查4万余户、近10万人次,每次行动都冲在最前。当污水监测数据首次亮起红灯时,他连夜带队逐户排查,直到凌晨三点消除隐患。同事劝他歇口气,他抹了把汗说:“毒品不除,我这心就安不下来,再累都值。”

破局:从“硬管控”到“心相通”的治理升级

“三书一信”:10万人的禁毒担当。井国伟明白,禁毒从来不是孤军奋战。他先从队伍抓起,每年雷打不动组织机关干部、村组人员及网格员进行毛发检测,为禁毒“主力军”筑牢纯净防线。为唤醒全民自觉,他推动 16个村(社区)制定《禁毒村规民约》,通过“三书一信”(三份惩戒告知书、一封公开倡议信)将责任传递到每个家庭。面对一处涉毒房屋,他连续五天上门劝解,最终推动居民自治拆除,形成强力震慑。

高校联盟:3000名志愿者的青春防线。针对大学城的风险隐患,他发动师生组建“金堂高校禁毒志愿服务联盟”,3000余名大学生迅速响应。联盟常态化开展“禁毒健康跑”、主题讲座等活动,更创新推出“禁毒微课堂”:志愿者们用短视频、剧本杀等年轻人喜欢的形式,让禁毒知识在欢笑中入脑入心。有学生说:“以前觉得毒品离我们很远,现在才知道,守护校园需要每个人的力量。”

全民识毒:4万余人次的禁毒课堂。为帮公众筑牢识毒、防毒、拒毒的坚实防线,井国伟以毒品预防教育基地为依托,构建起全方位宣传网:邀请专家揭露新型毒品伪装术,播放真实案例宣传片,展示仿真毒品模型。4万余人次走进基地,26场特色活动接连开展,13万份宣传资料如种子般播撒,点燃了人们参与禁毒斗争的激情。

摆渡:让破碎人生重归航道

帮助戒毒人员回归社会,是禁毒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公认的难题。井国伟创新推出“5+1”帮教机制,联动多级网格力量组建专班,为每位涉毒人员建立“一人一档”,这项机制还得到成都市禁毒办的肯定。同时,他发动微网格员开展“家庭式”帮扶,让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报到率保持100%;建立“街道季会+社区月会”机制,动态解决帮扶中的难题。

戒毒人员张某至今记得,戒毒后第一次找工作碰壁时,是井国伟陪他在工业园区挨家敲门。从递简历到学技能,从修复家庭关系到重拾生活信心,井国伟和帮教团队用了整整八个月。如今,张某在社区当起禁毒志愿者,常说:“井主任没把我当‘病人’,而是当兄弟。”

如今,井国伟的办公桌抽屉里,整齐码放着67份就业推荐表——那是67个重生的故事。技能培训让他们从“社会负担”变成“技术能手”,这是他最欣慰的事。

硕果:用坚守换一片澄澈天空

近年来,栖贤街道新增吸毒人员下降72%,涉毒案件减少 65%,禁毒工作连续四年位居全县前列。80余批次考察团前来取经,中国禁毒网等媒体多次报道相关工作经验,但井国伟最珍视的,是居民闲聊时说的那句:“有井主任在,我们住着踏实。”

从军营到社区,从三等功到禁毒战场,井国伟始终保持着冲锋的姿态。他的故事里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每日三万步”的坚守;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正如他常说的:“禁毒就是要带动千千万万人,筑起一道打不破的长城。”

这条路上,他的脚步永远踏实而坚定。

【责任编辑:刘桢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