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市场监管局:念好“三字经” 治理“一老一小”食品安全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09-28 12:00:05 编辑:杨仁昌 点击:
今年以来,南充市市场监管局坚持问题导向,抓早、抓实、抓长效,深化“一老一小”食品安全问题治理,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切实保障“一老一小”群体“舌尖上的安全”。
立足抓“早”,闻风而动强部署
研判风险“早”定位。今年2月,南充市市场监管局针对“春雷行动”专项执法检查、“监检联动”机制下监督抽检及食品安全暗访片拍摄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会同教育、民政、卫健部门分管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召开“一老一小”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研判会,决定持续深入开展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医疗机构食品安全问题治理,通过压实各方责任、建立联动机制、常态排查整治、解决遗留问题,提高“一老一小”食品安全保障水平,防范群体性食品安全事故和重大舆情发生。
统筹安排“早”部署。结合“春雷行动2023”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春季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等相关工作,南充市市场监管局3月初联合市民政、卫健部门印发《关于联合开展养老机构及医疗机构食品安全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4月初,依托市平安校园办,与教育、公安等部门联合印发《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工作方案》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整治行动方案。截至目前,已先后召开4次工作部署会、推进会,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压实责任“早”督导。3月初,以市食安委名义发放个性化《履职提示函》,督导属地党政及教育、民政、卫健等部门落实党委领导责任、属地管理责任、行业主管责任,举一反三、查漏补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并将“一老一小”食品安全问题治理纳入季度综合督查内容,每季度开展督查并向行业主管部门反馈情况,共同督促整改落实。
突出落“实”,多措并举除隐患
全面梳理摸“实”底。市、县、乡三级协同,市监、教育、民政、卫健部门联动,对全市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医疗机构进行了全面梳理,对自建食堂、承包经营食堂、集中供餐单位、提供餐饮服务的托管机构等主体进行全面梳理,并根据经营类别、性质、供餐人数等分类汇总相关数据并建档管理,做到对全市“一老一小”集中用餐主体情况心中有数。
集中调研查“实”情。市级部门联合以随机抽查、实地调研、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一老一小”食品安全集中调研工作,覆盖城市、农村及公办、民营、承包、托管及集中配送等各种经营管理类型。通过调查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建立、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风险防控机制运行及食堂基础建设、设施设备配备、从业人员队伍构成等情况,宏观掌握全市“一老一小”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保障能力、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情况。调研任务完成后,形成专题调研报告送市政府领导参阅。
综合治理出“实”招。落实培训考核,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市场监管部门提供培训素材及考试题库,对“一老一小”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全覆盖培训、考核。开展专项整治,县级部门督促主体自查自纠,实施全覆盖联合检查;市级开展联合“双随机”抽查并向属地反馈督促整改;根据主体实际,指导解决遗留问题、改善硬件设施条件。强化跟踪问效,开展专项督查考评,总结评价专项治理工作成效,对拒不整改或整改成效不明显的单位,依法依规进行查处、关停、问责。
合力治“常”,协同联动促提升
联席会议定期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分管市场监管工作的副市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切实加强领导与统筹协调,确保工作开展有序、推进有力。建立联动机制,建立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一老一小”食品安全工作,分析研判食品安全风险形势,会商趋势性问题解决办法。完善协作机制,突出各自职能作用,及时协调解决食品安全管理跨部门协作难点问题,形成部门协调、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工作合力。
联合监管常态化。实施联合抽查,建立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严格依法制定抽查事项,开展抽查并公开相关信息,推动“一老一小”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推行信用管理,将“一老一小”集中用餐单位、承包经营者及集中供餐单位纳入信用管理,开展信用评价并实行失信约束,严重失信的依法实施信用惩戒。强化智慧监管,持续推进“一老一小”集中用餐单位全面对接“一键溯”智慧监管平台,加大“互联网+”监管力度;鼓励学生家长、老人及患者家属借助“扫码看后厨”,参与食品安全监督。
联动考评建机制。建立评价机制,协调教育、民政、卫健部门将“一老一小”集中用餐单位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相应质量建设评价体系,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强化督导考核,定期对“一老一小”集中用餐单位“清洁厨房”打造、“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等工作开展专项督导,并将督导情况纳入食品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强化责任追究,督导发现有履职不到位、隐患整治不力或造成食品安全事故及重大舆情的,及时移交纪委监委部门依纪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形成有力震慑,倒逼主体履责,切实保障“一老一小”食品安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