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大通镇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正在建设当中
这是一段跨越山河的深厚情谊。嘉陵江畔,以江为名的嘉陵区和素有“海山仙子国”之称的浙江临海市虽相隔千里却心意相通。2021年4月,随着新一轮东西部协作的推进,嘉陵区与临海市结对协作,两地干部群众跨越千里之遥,共同书写着东西部协作的时代答卷。
产业协作 成果突出
6月8日,在位于嘉陵区大通镇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几幢两色相间的高大建筑矗立在公路旁,工人们正在各自施工点位有序作业。
“每天平均有近50名工人施工,建筑主体结构基本完工,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0%左右,预计今年8月全面竣工。”施工方南充市嘉陵兴瑞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罗丹说。
据悉,嘉陵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大通镇)是东西部协作项目中,单体最大的跨年产业项目,总投资近5000万元,其中,东西部协作资金为2720万元。
该项目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2万余平方米,新建冷链运储中心10937平方米,对果品日清洗、日分选能力300吨;新建农产品初加工中心4060平方米,安装智能温控烘干设备,每日烘干能力200吨;新建农业科技服务中心1569平方米,开展农产品电商大数据标准化建设,有效整合该区农业资源;新建农机服务中心920平方米,主要放置旋耕、播种、施肥、植保、收割和无人机等专业化农机设备,预计新增年作业面积1.85万亩。
“项目运营后,可通过收取冷链烘干费用、开展农机作业服务、农资销售等方式,每年实现经济效益200万元以上。”据南充市嘉陵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项目部部长张远航介绍,该项目能够有效解决鲜活农产品运储、加工难题,有效补齐嘉陵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短板。
此外,该项目对乡村振兴具有推动作用,农户可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实现增收。据嘉陵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坚持就地就近用工,提供固定就业岗位30个,将定期对周边群众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嘉临两地坚持把强化产业合作作为推进协作的关键举措,聚焦汽车汽配、化工轻纺等支柱产业,推动浙川东西部产业园竣工投用,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成实维仪器、超亿消防等8家企业落户嘉陵。
据了解,2023年,嘉临两地将重点围绕汽车汽配、油气化工、食品饮料、丝纺服装、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深化合作,借助嘉陵新能源汽车特色小镇、浙川东西部协作产业园等平台,持续深化汽车汽配、科研孵化等领域互利合作,引导东部高精尖特企业投资嘉陵,引进落实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此外,围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嘉陵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嘉陵区冻干生产线等协作项目,加快补齐农业产业链短板。
消费帮扶 助力增收
消费帮扶是东西部协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书写两地携手共进的一篇大文章。自嘉陵区与临海市正式建立结对关系,开展新一轮东西部协作以来,在两地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临海市与嘉陵区的消费帮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2022年,临海方面帮助嘉陵销售的农特产品金额达1.4亿元,2023年,消费帮扶工作在既有基础上乘风破浪,翻开崭新篇章。
嘉陵区自然生态良好,农业基础厚实,地方特产丰富,被誉为“中国桑茶之乡”“中国蚕丝被之乡”,临海市位于东部沿海地区,消费市场大、优势强,对优质农特产品有着旺盛的需求,如何实现优势共享、互补共赢,让嘉陵优质农特产品“走进”临海百姓家,是两地在东西部协作工作中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近日,临海市消费帮扶工作组一行到嘉陵区对接2023年消费帮扶工作。期间,该工作组先后到银海丝绸、顺成纺织、尚好桑茶、绿盛农业等企业考察,与各企业就工会消费帮扶礼包产品选采购进行交流。
去年8月,临海市商务局、临海市总工会与南充银海丝绸有限公司签约采购蚕丝被1.5万床,价值750万元。今年,双方再次“牵手”,该工作组在考察时,就选品、供货等事宜与银海丝绸进行了初步对接。
据了解,按照浙江省东西部协作相关规定,各级工会组织在发放职工节日慰问品时,每人发放价值500元的对口协作地区的特色产品。结对以来,临海方面集中采购工会消费帮扶礼包2500余万元。
“消费礼包”只是临海市和嘉陵区共同推动消费协作工作走深走实的一个缩影。为把消费帮扶打造成为东西部协作“金名片”,两地依托嘉陵特色资源,借助浙江市场优势,多措并举打出消费帮扶“组合拳”,全力推进“嘉物入临”,采取了组建“产销联盟”、精选“消费礼包”、实施“双线运行”三招,打通西部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开启东西部消费协作直通车。此外,在浙江省级高品质步行街——临海紫阳古街设立临海嘉陵东西部协作消费专馆,开展直销活动,联合阿里巴巴开展直播带货。
2021年以来,临海方面帮助嘉陵销售农特产品金额近3亿元,尚好桑茶、银海丝绸等“嘉陵造”产品在临海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下一步,两地将持续深化消费协作,推动更多嘉陵农特产品走出四川,走向浙江。
人才交流 持续深化
2022年9月,乘着东西部人才协作的“东风”,嘉陵区大通小学教师陈秋宇踏上了奔赴临海市的交流之路。“我在哲商小学挂职任教,教数学。”拥有近15年教龄的陈秋宇第一次参加嘉临人才交流项目,“我发现临海的老师更多地采用鼓励式教学,通过各种奖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这里,我学到了新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嘉陵区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推动两地学校、教师之间加强交流互动,实现两地教育优势互补、合作共赢。2022-2023学年,嘉陵区选派4名教师到临海市的学校挂职任教,临海市选派3名教师到嘉陵区的学校支教。2023年以来,临海市支教教师在嘉陵区开展专题培训2次,培训嘉陵区新入职教师、学校管理干部以及小学语文、数学教师共计263人。“迄今为止,两地结对共建学校10对,结对共建学校之间通过实地互访、‘互联网+教育’、建立同学科教师微信群或QQ群等方式,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合作与共享。”嘉陵区教育科技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嘉临两地坚持把人才交流作为深化东西部协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按需选派、对口安排”的原则,2022年互派党政干部4名、专业技术人才36名,互学互鉴教育医疗、乡村建设等方面先进经验;采取两地培训等方式,培训乡村振兴干部2期3953人次、专业技术人才9期1662人次。创新协作活动,开展“青春向南充”第二届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打造赛事15个空间点位和4个文创点位。
此外,两地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东西部协作,开展各种形式的帮扶活动,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
2023年,两地将在前期干部人才交流合作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教育、卫生、规划、建设、旅游、金融等领域,完善干部人才交流机制,进一步加大挂职互派、考察锻炼、培训培养力度,不断促进两地干部人才交流互动。(赵煜 吕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