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泸州市持续聚焦中小企业融资难、周期长等难点问题,在政策、制度、平台上狠下功夫,精准制定实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政策,完善落实制度支持和平台保障,及时有效回应企业诉求,切实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
政策靠前发力。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专项奖补资金、质押融资项目存量资金惠企纾困。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对贷款利息给予每户最高10万元的质押融资贴息补助。完善质物处置收益分配机制,通过交易拍卖、反向许可等方式实现知识产权质物处置、流转。积极通过“基金池+比例分担”方式降低贷款损失风险。2021年以来,共发放省市县三级质押融资贷款贴息82.3万元,今年第一季度完成质押融资贷款6笔,融资金额达4590万元。
制度有效护航。建成泸州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线上线下平台,集合专利预审、商标受理、质押融资、信息检索和维权援助功能。依托知识产权服务平台,通过专利优先审查、商标注册申请“直通车”等,实现市场主体便利办事、减轻负担。2023年1-6月,全市完成专利预审31件,新授权专利1193件,有效发明专利1202件;商标申请受理4748件,新增注册商标1780件,有效注册商标45429件。
平台全力保障。积极搭建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平台,通过分析研判重点产业类型,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专利挖掘,引导企业运用专利进行质押融资、积极参评中国专利奖和四川专利奖等方式提高高价值专利拥有量,促进价值快速转移转化。2023年1-6月,全市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80个,高价值发明专利467件,新增产值16.97亿元,新增利税4.85亿元。(泸州市市场监管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