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阳实施十一大措施 健全工匠培育和保障体系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3-09-22 14:43:33 编辑:陈欣 点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建立健全德阳工匠培育和保障体系,9月20日,德阳市总工会印发《关于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 大力弘扬严谨细致的工匠精神的实施意见》,以“十一大措施”为手段,深化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着力打造一支以“大国工匠”“四川工匠”“德阳工匠”为引领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德阳贡献工会力量。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莅德重要指示精神。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凝心聚力跟党走 团结奋斗新征程”主题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类宣传教育阵地,调动各级新闻媒体作用,多层次、全方位讲好工匠故事、宣传工匠精神,不断提升工匠精神的传播力、影响力,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工匠的浓厚氛围。
深化工匠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工匠(劳模)宣讲团的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推动劳模工匠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发出工匠声音,叫响工匠品牌,强化示范引领,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大力培育工匠人才
实施匠才培育行动。立足传统优势行业,着眼新兴产业融合,以技术工人为基础、德阳工匠为主体,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为标杆,加强优秀技能人才遴选评价,重点培育一支覆盖广泛、梯次衔接、技艺高超的新时代德阳工匠骨干队伍。力争在全市范围内培育300名左右具有过硬技能、在产业行业领域中发挥骨干作用的“德阳工匠”;重点培育25名左右具有精湛技能,在市内同行中拥有较高知名度,或在省级技能大赛中表现优异,为企业和社会创造重大效益,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作出较大贡献的“德阳杰出工匠”。全市各级工会平均每年培养选树工匠数量达到100人(次),逐步构建起从县级工匠到德阳工匠、德阳杰出工匠再到四川工匠和大国工匠的培养选树体系,并提议将“德阳杰出工匠”纳入各级党政领导联系的人才范围。
锻造新型产业大军。紧跟新型工业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全面加大技术人才和工匠的培养选树力度,推动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开展全市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百企行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推动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呈现全面铺开、多点开花、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到2027年,实现高端技能人才在产业工人队伍中占比达到47%。
成立德阳工匠学院。依托德阳本土职业院校以及重点领域企业,打造产学研一体化、考评赛全方位的技能人才综合培训基地、技能竞赛综合服务平台和工匠精神宣教基地。加强工匠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培训与教育,聚焦德阳优势产业资源,围绕三线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红色精神、大国工匠精神设立线下教学点,每年开展至少2期产业工人培训班和劳模工匠培训班,为劳模、工匠、产业工人队伍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终身学习机会,实现在职在岗的国、省、市三级工匠轮训全覆盖,争取成为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高品质培训院校之一。
大力发挥工匠作用
组建工匠创新联盟。充分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搭建工匠人才“学习交流、联合攻关、联合培育、成果共享”的创新平台。有效发挥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国机重型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央属省属市属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领衔作用,鼓励组建以“3+1”主导产业为主,跨区域、跨企业的工匠人才创新联盟,不断扩大高端技能人才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品牌效应,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推动“校企共同体”建设,建立共享性公共实训平台,依托德阳工匠(劳模)学院,打通产业工人队伍就业与企业技能人才需求的通道。
强化工匠技能传承。广泛开展工匠师徒结对、业务培训和技术交流等活动,加强重点产业和社会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培养。设立工匠培育专项资金,制定工匠人才素质提升计划,拓展全市产业工人、工匠人才培训的覆盖面、参与度。推动线上培训平台建设,开发线上培训资源,实现线上线下培训协同发展。力争到2027年全市累计培训工匠(产业工人)2万人(次),参加培训人员技能等级得到有效提升,其中达到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的占20%。
深化劳动竞赛实效。完善以省、市两级技能竞赛为主体,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重点,区县(园区)大赛和企业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合理化建议等为基础,国赛、省赛、市赛相衔接,层次合理、形式多样的工匠人才劳动和技能竞赛体系。聚焦机械装备、材料化工、食品饮料、数字经济主导产业,每年举办市县级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不少于5场(次),规模以上企业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率达90%以上、产业工人参与率达80%。
强化群众性创新活动。发挥大国工匠、四川工匠、德阳工匠等高技能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支持高技能人才参加创新成果评选、展示和创新创业等活动,推进技术技能创新和成果转化。深化“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五小创新活动,完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体系,积极组织参加大国工匠论坛等创新交流活动。
大力保障工匠待遇
优化工匠管理服务。不断健全和完善德阳工匠和技能人才优待政策体系,出台《德阳市总工会礼遇“德阳工匠”政策措施》等关爱工匠人才政策,发放“德阳匠心卡”,从医疗保障、疾病救助、困难帮扶、普惠服务等多方面为“德阳工匠”提供暖心服务,依靠德阳工匠(劳模)学院实现对“德阳工匠”技能和学历“双提升”。加大劳模工匠关怀力度,通过每年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慰问、工匠和技术工人疗休养以及健康体检等活动,切实把党和政府对工匠人才的关心关怀落到实处。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沟通,进一步建立完善关心关爱工匠人才的工作机制,在全社会形成关爱工匠人才的浓厚氛围。
完善工匠人才激励机制。在劳模、工匠的评选中,向“3+1”主导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倾斜,提高一线高技能人才比例。“大国工匠”优先推荐评选成为劳动模范候选人,“德阳杰出工匠”优先推荐申报“四川工匠”,各区(市、县)工匠优先推荐申报“德阳工匠”。对在四川省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职工选手,优先推荐申报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对在德阳市一类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职工选手,优先推荐申报德阳市五一劳动奖章。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对工匠人才的重视和支持,对获得“大国工匠”称号的工匠人才应给予不低于5万元的人才奖励。(张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