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是当代中国人不可磨灭的记忆,到今天已经整整十五年。它留给我们无数伤痛和泪水,也留给我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以及无数的温情与感动。
15年前,因为地震伤员康复需要,绵竹市人民医院迅速组建康复医学科;15年间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用真情陪伴地震伤员,带领他们走出阴霾,重拾生活的信心;而在这群伤员的影响下,康复医学科也快速发展,成为四川省重点医学专科。
如今,绵竹积极探索三级康复联动模式,当初的地震伤员康复,已逐渐拓展至脊髓损伤、截肢、老年失能和脑瘫等失能病人。绵竹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也从最开始的4人发展成了47人的团队,医疗团队综合实力在同类医院中名列前茅。
暖心 一场特殊的交流沟通
4月18日,雨后的绵竹市城区空气清新,远处的高山清晰可见,在绵竹市二环路边的绵竹贵峰宾馆里,一场不一样的聚会正在举行。
“老刘,最近好不好?”“最近恢复得如何?”“我最近又新学了一首曲子,一会儿用葫芦丝给你们吹一次。”这是绵竹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党支部组织开展的情系脊髓损伤、截肢伤员扶残助残系列活动现场,这样的活动,康复医学科每个月都会组织开展。
绵竹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赵正恩是这项活动的主要发起者,15年前,医院组建康复医学科,赵正恩从骨科来到康复医学科工作,在他和科室医护人员的努力下,一大批伤员逐渐康复,重拾起生活的信心,15年的相处,这群脊髓损伤伤员、截肢伤员和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赵主任,感谢您一路陪我们走过来,没有您和科室所有医护人员的关心支持,我们当中很多人很难战胜自己,谢谢您!”在得知赵正恩下个月即将退休,伤员同胞们自发地为赵正恩送上了鲜花和锦旗,伤员代表还为赵正恩送上祝福和感谢。
接过鲜花,赵正恩眼角泛着泪花,哽咽了几秒钟。“大家一路走过来不容易,希望大家一心向阳,生活愉快,身体安康,越来越好。”一句简单的鼓励与祝福,包含着太多的感情,赵正恩话音未落,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活动中,伤员们还带来了精心准备的节目,有葫芦丝表演、有歌曲、有手语表演。表演结束后,医护人员分组进行了简短的健康宣教及健康状况询问,还进行了居家改造指导。
坚持 15年如一日真情陪伴
清晨,阳光透过墙外的树林洒进了乡村的院落。斑驳的光影下,唐永红摇动轮椅,调整坐姿,尽量舒展身体,大口呼吸,让清晨的新鲜空气充斥着自己。
“唐大姐,今天没出去赶场啊,我们来看哈你恢复得怎么样?”门外,一股东北味十足的绵竹话飘了进来,这熟悉的声音唐永红一听便知道是谁。“小吴啊,快进来快进来。”来人是绵竹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的治疗师吴丹,地震脊椎受伤瘫痪后,这声音就一直陪伴了唐永红15年。
“5·12大地震”后,绵竹脊椎损伤患者众多,他们双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绵竹市人民医院积极承担,主动作为,建立了地震伤员康复中心,义务帮助脊髓损伤伤员继续治疗和康复训练,康复医学科的所有医护人员开始教伤员们如何处理自己的大小便,怎样预防截瘫后的并发症,学习独立的进行日常生活。
“地震那年,我才26岁,娃娃才5岁,本来正是青春年华,但地震致使我脊髓受伤,下半辈子只能在轮椅上度过,当时觉得天都塌下来了,很难接受。”回忆起15年前的遭遇,唐永红很平静,“地震后,我去上海治疗了3个月,随后回到绵竹,在绵竹市人民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在医院康复治疗的一年时间,在家人朋友的关心下,在医护人员的鼓励下,唐永红慢慢走出了地震的阴影,也学会了如何使用轮椅,还熟练地掌握了一些生活技能,重拾起了生活的信心。走出阴霾后的唐永红还会利用空余时间,去开导一些因为车祸等情况受伤的伤员,鼓励他们乐观、坚强面对生活。
“真的要谢谢康复医学科的医生护士们,没有他们以及家人的支持,我很难走出来。”提到康复医学科,来自绵竹市汉旺镇的脊髓损伤伤员陈瑞月满怀感激之情。2009年,陈瑞月和丈夫一起外出遭遇车祸,陈瑞月脊髓受伤导致下半身瘫痪,丈夫永远离开了人世,留下7岁的女儿、年老的母亲与陈瑞月相依为命。
“当时很难接受这个现实,非常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位好的老人婆(丈夫的母亲),还有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医生护士们。”陈瑞月介绍,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医生和志愿者在下乡康复治疗中,获知了她的情况,便让她到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康复治疗,经过3年断断续续的康复治疗,她能够坐在轮椅上自由活动,上肢不受任何限制,也掌握了坐在轮椅上做饭、洗衣服等家务技能,陈瑞月的生活也逐步进入了正轨。2020年,陈瑞月的女儿考上了乐山师范学院,如今,陈瑞月的心态变得十分乐观。
唐永红、陈瑞月只是众多伤员中的代表,自2008年以来,绵竹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为绵竹地震伤员先后开展4次大型随访工作,筛查评估达1500余人次,并长期为筛查出的近80名地震脊髓损伤和截肢伤员开展康复服务;带领脊髓损伤及截肢病人80余人组建自助小组,每月开展交流沟通活动,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15年来,康复医学科一边倡导科室人员义务为伤员搞好后勤工作,另一边积极为伤员找资源、拉赞助,帮忙解决伤员们每日需要的导尿管、尿不湿、卫生纸等消耗量大的物品。正是在医护人员这种无微不至的关心下,伤员们找到了生活的信心,他们也和医护人员建立起了家人般的感情。
成长 他们为了伤员主动留下
作为康复医学科的一员,吴丹和伤员们有着不一样的感情。2008年,吴丹正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念康复治疗专业,看到香港福幼基金会招募灾区志愿者,当时还在念大二的她没怎么犹豫就报名了。
第一站到达的是绵阳江油骨科医院,川渝的空气潮湿而闷热,常常做完一次康复指导,吴丹就已大汗淋漓。她咬咬牙坚持了下来。两个月后,吴丹开始犹豫要不要在这里长期待下去。直到一次强余震来袭,她看到满屋的伤员,用跑的、爬的拼命往室外逃。那一瞬间,她立定了心意。自此一留就是十多年。
2009年,吴丹听从基金会的安排,从江油转到了绵竹市人民医院。在这里,她认识了唐永红等一大批地震伤员,性格豁达的她很快与伤员们打成了一片。2010年,吴丹正式加入绵竹市人民医院,在这边安家、学方言、吃辣椒、适应没有暖气的冬天。“康复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重要程度不亚于治疗。”绵竹辖区内的地震伤员成立了互助小组,每个月会组织一次交流沟通活动。这十五年,吴丹基本没有缺席。
和吴丹不一样,2008年地震发生时,来自内蒙古兴安盟的于占东已经在医疗行业工作了3年。地震发生后,他的心也牵挂着灾区人民,一直想做点什么。2009年初,他跟随着香港福幼基金会的脚步来到了绵竹。
为了收集所有地震后需要做康复治疗的伤员资料,于占东和队员一起跑遍了绵竹所有的乡镇,“每天6点起来就出门,晚上6点才能回来,晚上还要整理所有伤员的资料,进行分类,然后对他们制定康复方案。”于占东说那一年多的日子,虽然忙,但并不觉得累,每看到一个伤员康复,他的心里都格外欣慰。
一次次走访中,他发现很多伤员和伤员家属普遍对康复医疗缺乏认识和了解,更缺乏专业的日常康复治疗知识,而这些伤员在绵竹,当时有几百甚至上千人,他们都需要更多的帮助。于是,一年多的志愿者服务期限满后,他选择留在了绵竹市人民医院,继续为地震伤员做康复治疗。
医者仁心,心怀大爱!为了伤员们,艾金飞、陈燕在志愿服务期满后,也选择留在了绵竹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继续为伤员们服务。“他们都是因为情感加盟了医院康复医学科,也因为他们的加入,为科室后期的发展壮大奠定了一定基础。”绵竹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杜涛说,康复医学科成立后,医院积极从人、财、物等方面为科室的发展提供支持,通过搭建平台不断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也因为有这样一批伤员,促使着我们的医护人员不断进步。
“截至目前,康复医学科已有医护人员47人。”赵正恩介绍,对于科室及医护人员的发展,医院制定了良好的规划,细分了很多个亚专业、亚专科,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发展方向。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平台,以及成长空间,不断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如今,我们的康复医学已经介入医院全部科室,在治疗前端就融入了康复理念,让病人康复更快!”
延伸 康复联动让更多人受益
在下乡对地震伤员服务时,科室医务人员发现,由于家庭康复理念的缺失,村医康复技能的匮乏,广大农村(社区)有着更多的非地震伤员亟需康复医疗服务。
赵正恩介绍,为了帮助更多的病人能够重新“站”起来,他们结合分级诊疗指导思想,创新思路,探索绵竹康复医联体模式,建立了医院早期康复、乡镇卫生院常态化康复、家庭居家康复的三级康复联动模式,实现了康复全过程无缝对接,帮助残疾人早日回归社会。
赵正恩说,“绵竹市人民医院康复科是四川省甲级重点专科,主要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医进行指导和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乡镇卫生院作为平台单位,主要负责辖区内的病人管理和村医培训。家庭是基础单位,也是较为重要的环节,一方面要求病人及家属要有很高的配合度,一方面要求当地村医要切实履行责任,肩负起当地病人的康复治疗、监管以及情况搜集汇报职责。”
孝德镇是康复医联体探索实施的试点单位,该镇共有肢体残疾者417名,65岁以上老人2396人,糖尿病717人,高血压1679人,失能失智、长期卧床需要居家康复197人。康复医学科在9个月时间内参与了3个村的居家指导,通过前期的筛查和沟通,将偏瘫、截瘫、心肺功能差等失能、长期卧床的患者作为第一阶段下乡的服务目标。
在针对绵竹市孝德镇的医联体建设中,绵竹市人民医院选派优秀康复医师和治疗师下到孝德镇卫生院,并由孝德镇卫生院康复科医生和孝德镇毫照村、桂兰村、高兴村等村村医共同组成服务队,每周五下午开展居家康复指导,每次服务2-3户人家,每户指导时间40分钟,平均每位患者服务5-6次(前2次由3个团队共同下乡指导,3-4次由乡镇卫生院医生跟进指导,5-6次由绵竹市人民医院跟进评估患者居家康复效果,主要是评估患者、家人及乡村医生对居家康复的管理能力)。
通过几个月时间的努力,当地老百姓对康复的意识有所提升,更是降低了致残率,减轻了一定的社会负担。如今,这种康复联动模式正在绵竹市其他乡镇逐步推开,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从中受益。(张渔 谭明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