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江市市中区以争创四川“天府旅游名县”为契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突出特色优势,强化文旅融合,助推中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绘就中区文旅美丽画卷。
古往今来,市中区一直是内江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东汉建制以来,已逾千年,古有“汉安”之名,近有“甜城”之誉。诞生了包括国画大师张大千在内的众多名人,享有“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美誉。此外,市中区拥有“国保”文物翔龙山摩崖造像、川中第一禅林圣水寺古刹、三元塔、曾家大院、钟鼓楼等一批文旅资源。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市中区是远近闻名的“大千故里 甜城之心”。
今年,市中区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争创四川“天府旅游名县”的决心,组建了以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所有区级领导全覆盖包片指导的天府旅游名县创建领导小组;印发和出台了相关工作方案及实施意见;形成全区各部门以文旅为中心、服务大局的“一盘棋”文旅工作模式,成功进入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创建单位名单。
近年来,市中区的文旅事业蒸蒸日上。从2020年开始,市中区每年安排发展资金2000万元,用于扶持文旅产业发展。目前,市中区已建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AAA级旅游区1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个,全国首批运动休闲示范基地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省级文保单位5处;此外,还荣获四川省旅游最高奖项“金熊猫奖”先进集体、天府旅游名村、四川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省级乡村文化振兴样板村、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荣誉称号。
向往中区文化、留念中区美食、称赞中区美景。
长期以来,市中区致力于塑造中区品牌、彰显区域特色,打造文旅发展新高地。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品牌塑造提升,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在吃、住、游上狠下功夫,打造出“甜城”品牌旅游项目。内江牛肉面、甜城蜜饯等是众多游客必点的甜城美食;高品质酒店、精品民宿、自驾车营地等特色住宿,能同时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甜源蔗乡、川南大草原等旅游项目,也不断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三者的梦幻联动让游客们真切地感受到吃出特色、住出情怀、游出心情的中区魅力。此外,市中区还采用“请进来”的发展模式,成功举办央视美丽乡村快乐行、星光大道获奖选手走进川南大草原、四川省第九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夏季)分会场等大型文化旅游节会活动。
以创促旅是实践中区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指引,也是探索中区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市中区着力构建的“旅游+”文旅发展战略成效显著。以“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扶贫”“旅游+商业”等模式,将核心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项目,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此带动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先后建成了首批国家运动休闲示范基地、国家级垂钓基地、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区等。此外,市中区还引进新华集团、新城控股等知名企业,落地新华全球购、吾悦广场、三元汇等重大商旅融合项目,中区文旅以众多高端优质的项目为支撑,聚集产业水平、提升产业发展。
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当然离不开便利的交通网络。高速公路、城际铁路等路网体系合纵连横,路网基础设施建设覆盖全区……近年来,市中区基本形成了以县道为骨架、乡道为支线、村道为脉络,较为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十四五”期间,市中区将根据“一核三带”的文旅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建设县域旅游环线道路约80公里,形成南北通达、东西贯通的全域旅游环线。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为游客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市中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市级游客集散中心、景区游客中心、旅游咨询服务点、停车场、旅游厕所等项目新改建的完成,市中区的旅游配套设施已逐步完善,全域旅游高质量的服务体验、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在注重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市中区还全力推进文化旅游市场安全生产工作。通过建立文化旅游安全生产委员会,成立区文化旅游市场执法大队,制定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建立旅游投诉统一受理工作机制等措施,保障了游客的旅游安全。
下一步,市中区将以天府旅游名县创建为引领,致力于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核心引擎、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更具吸引力的服务环境、更具开放度的旅游格局,聚全区之智,举全区之力,把市中区建设成为令人向往的甜蜜休闲度假旅游样板区,成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上的一张闪亮名片!(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