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西充:有机农产品蜚声中外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四川南充西充:有机农产品蜚声中外

2025-05-23 10:30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西充玫瑰花茶亮相法国巴黎国际食品展(资料图)。李同周摄

据悉,四川南充市西充县农业品牌建设再次迎来突破。在省农业农村厅公布的第三批四川省农业品牌目录中,西充“玫澜”和西充“元斗”牌充国香桃两大品牌成功入选。此次入选,标志着西充有机农业在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上取得重要进展,这既是对西充特色农产品品质的肯定,也展现出西充推动有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品牌矩阵:从单打独斗到雁阵齐飞的集群效应

走进西充县有机文化博览馆,“好充食”区域公用品牌标识以青山绿水为创意源泉,生动诠释着“从田间到餐桌”的品质坚守。这个荣获“全省十大优秀区域公用品牌”的核心IP,犹如强大磁场,凝聚起“1+4+ N”品牌矩阵:“1”代表统领全局的“好充食”区域公用品牌;“4”指“充国香桃”“西凤脐橙”“西充黄心苕”“西充二荆条辣椒”4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N”则是由105个有机品牌与35个绿色品牌共同构成的特色品牌集群。

位于莲池镇的四川省盛祥玫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西充三产融合发展的典范企业。该公司构建起集有机食用玫瑰种植、研发、加工、销售及文旅观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其生产的盛祥玫瑰“玫澜”系列产品,通过欧盟有机认证。生产线严格把控品质,玫瑰精油、花茶等20余种产品远销23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突破6000万元,成为西充首个全国“名特优新”品牌和成功“出海”的有机品牌。而“元斗”牌充国香桃依托标准化种植模式,成功打入北京、上海等地的高端商超,较普通桃品价值提升3倍。

西充农业品牌影响力的显著提升,离不开对国际市场的深度开拓。自2015年以来,该县已连续举办五届国际性有机产业会议,累计吸引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余名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参会,发布《西充有机农产品生产规范》等12项行业标准与技术成果,推动区域标准与国际接轨。依托峰会设立的国际有机产品展览交易会,促成产销合作项目68个,签约金额达37.2亿元,涵盖有机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等多个领域。

在线下,通过“西充有机”高铁专列冠名、成渝高速沿线广告矩阵投放,覆盖人群超2亿人次,强化区域品牌认知;在线上,借助电商平台开展“有机生活节”直播活动,单场最高观看量突破120万人次;2024年线上渠道销售额达3.5亿元,全网品牌曝光量超12亿次,稳居川东北有机电商头部阵营。

近年来,西充县紧扣“生态经济强县”发展战略,以“中国有机农业第一县”建设为核心载体,以构建“六大体系”为突破方向,持续发力农业品牌培育,不断完善品牌矩阵。截至目前,“西充黄心苕”成功入选中国农产品品牌索引名录,盛祥玫瑰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金山香”牌红心苕、西充“玫澜”、西充“元斗”牌充国香桃入选四川省农业品牌目录,天马山公司“品诚”牌柑橘获“2024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如今,“一县一品”的大品牌支撑格局基本形成,西充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不断攀升。

市场破局: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高效跨越

在位于东太乡的天马农业智慧农业示范园区,5G+物联网技术深度应用。通过部署在基地的土壤温湿度、气象监测等各类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土壤墒情、病虫害等数据。“平台自动预警病虫害风险,水肥灌溉精准度达95%以上。”园区负责人程贤君介绍,对比传统种植,该园区实现亩均用工成本下降35%,果蔬商品化率从70%提升至89%,节水节肥率均超30%。

最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是西充农业品牌建设的坚实保障。全县构建“1+23+N”质量安全网络(1个县级检测中心、23个乡镇快检站、企业自检室全覆盖),设立12项关键控制节点,实现“土壤—生产—流通”全程可追溯。创新“一物双码”技术(企业生产码+政府监管码),2024年累计生成追溯码28万枚,消费者扫码可查种植档案、检测报告等9类信息。正是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使得西充连续4年有机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99.6%。西充还获评“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称号。

5月20日凌晨4时,位于义兴镇的西充县金科种养殖有限公司冷链物流中心一片繁忙景象。刚采摘的新鲜水果、蔬菜在这里接受精细分拣,不合格产品被严格剔除,合格产品装入印有“好充食”标识的冷链箱。操作员李师傅介绍:“每批次产品需通过农残检测、品质分级等5道关卡,确保送到消费者手中的都是品质上乘的精品。”在装车区,6辆冷链运输车整装待发,这些农产品将在当日上午9时前准时抵达重庆市的生鲜门店。

冷链物流是保障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生产工厂到百姓餐桌的重要环节。位于义兴镇的冷链物流中心,一条条生产线流畅运行,一台台机器人挥舞着“手臂”灵动翻转……该园区是集现代仓储、物流、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产品综合冷链物流园,配备智能仓储系统,可存储粮油、果蔬等3.2万吨,服务全县76个有机生产基地。2024年,通过完善预冷、分拣、配送一体化设施,西充生鲜损耗率从15%降至5%,助力西充农产品走向国内外。

在西充县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直播基地,8个主题直播间全天候开播。主播们以“蔬菜瓜果的有机种植过程、充国香桃的150天自然生长、二荆条辣椒的北纬30度风味”等为切入点,结合田间实景直播、质检报告公示,赢得消费者信任。2024年,全县开展助农直播超3000场,培育“味道西充”“老疯杨”等本土电商品牌,其中“老疯杨”辣酱系列年销售额突破850万元。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联营模式,电商带动全县1.2万户农户参与供应链,户均年增收8600元,黄心苕、有机大米等20款产品实现从滞销到畅销的转变。

政策引擎:政府与市场协同驱动的品牌跃升

在西充,农业品牌建设并非企业的“独角戏”,而是政府与市场同频共振的“大合唱”。西充县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双轮驱动机制,出台《西充县有机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2023年修订版)》,实施精准激励政策:对新获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新获国家级荣誉的主体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在一线、二线城市运营满两年的有机产品旗舰店一次性补助20万元……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持续点燃企业创品牌的热情。

西充同步实施“品牌焕新行动”。由县农业农村局质量品牌股牵头,完成对103家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包装升级,合格产品统一使用“好充食”区域公用品牌标识,县域农产品市场辨识度提升40%。

人才与科技成为品牌建设的核心动能。西充实施“有机人才引育工程”,与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共建5个产学研基地,引进6个博士团队,培育1200余名“土专家”。在凤鸣镇有机蔬菜园区,川农大教授团队研发的“有机蔬菜连作障碍生物防治技术”成效显著,将连作周期从2年延长至6年,每亩产值增加6000元。

如今,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充国香桃”“西充黄心苕”等特色农产品畅销全国,“西凤脐橙”“西充二荆条辣椒”“航粒香大米”通过有机认证远销长三角、珠三角;“氧森谷”有机蔬菜直供粤港澳大湾区,“雅娴锅巴”“陈吉旺福小麻花”等深加工产品打入沪深市场。尤其是西充“玫澜”玫瑰花茶系列产品相继亮相法国巴黎国际食品展、日本东京农业博览会、意大利米兰世博会等国际平台,成为西充有机农业“走出去”的亮丽名片。

从政策生态优化、品牌集群崛起,到市场网络拓展,西充以系统思维破解农业品牌建设难题,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当“西充味道”成为全球消费者信赖的品质之选,这座川东北农业强县,正以“中国有机农业第一县”的担当,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提供可供复制的县域发展样本。 

【责任编辑:杨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