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县赤城镇党委书记李昊:乡村“蝶变”满目新 振兴路上阔步行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2-11-30 16:07:23 编辑:王金蓉 点击:
遂宁市蓬溪县赤城镇一方面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一方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乡村“蝶变”满目新,振兴路上阔步行。
一线主角 蓬溪县赤城镇党委书记 李昊
11月22日上午,遂宁传媒集团全媒体小分队沿着蜿蜒的道路来到蓬溪县赤城镇紫槽村。此时,赤城镇党委书记李昊正与紫槽村青花椒产业业主交流。

“你看,我们这一片青花椒长得多好,今年成功实现了高产丰收。”李昊一边走一边介绍产业情况,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将在乡村振兴上坚持两手抓,一方面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另一方面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谈及未来发展,李昊信心十足。
发展特色产业 青花椒高产丰收 村民“麻”上致富路
赤城镇自2017年启动青花椒种植以来,先后引进重庆等周边地区业主38名,在水口村、紫槽村、水楼村等8个村,采取大户带散户的发展模式,示范带动135名农户加入,九叶青花椒成片发展。

在青花椒基地,李昊找到业主刘利,向其宣讲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容,帮助业主提振产业发展的信心。
刘利说,为了提高青花椒剪尖的效率,减少人工使用,他购买了青花椒短尖器,剪尖的效率提高了三倍。“我相信我们的青花椒产业会发展得更好。”
离开紫槽村,李昊邀请随行人员前往水口村的冻库看一看。
冻库大门一打开,一股青花椒的香味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打包好的一包包青花椒。
“我们今年建成投产的水口基地冻库可以存储青花椒100吨左右,目前已存放35吨。”李昊说,已经有6个业主在里面寄放了青花椒,一吨每个月收寄存费150元,今年村集体仅冻库就有一万多元收入。
随着青花椒产业的不断发展,李昊也在思考下一步到底怎么走。
“虽然我们青花椒产业发展规模很大,但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后期我们将往深加工方向发展。”李昊说,党的二十大召开后,他曾组织业主一起商讨青花椒的后期发展道路,目前已经作出一些部署。“我们村集体今年建了两个烘干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青花椒的附加值。”
据介绍,为延长青花椒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效益,今年赤城镇成立了青花椒园区党委,园区内建成道路32公里,建有烘干房9个、冷藏库2个,初步形成了集种植基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模式。下一步,赤城镇将持续完善产业加工链条,把青花椒产业做大做强。
守好“粮袋子”  3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筑牢粮油产业“耕”基
“走,我们去看看另一个村的粮油产业。”上午11时,在李昊的带领下,沿着一条宽敞的黑化道路来到长兴村。
在长兴村的田间地头,入眼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旋耕机在田间来回穿梭进行土地平整;已平整好的田地里,农户们正有条不紊地补种油菜苗。

“根据天气预报,明后天可能降雨。趁着这场降雨,我们组织农户抢抓农时补种油菜,力争粮油扩种村民增收。”长兴村第一书记江娟热情地介绍,今年长兴村已栽种油菜200多亩,近期新翻耕的100亩土地也将全部栽种油菜。
“通过农机租赁、产业分红等,今年长兴村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了10万元以上。”江娟满脸笑容地说。
发展粮油产业,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是夯“耕”固基的关键所在。
“你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我们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调型后的一个现场。”李昊指着调型完毕的土地说,长兴村高标准农田项目于11月14日正式开工建设,经过紧张作业,笔直的机耕道和端正的田块已初具雏形,建设完毕的土地已经种上了油菜苗。
秋冬季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黄金期,赤城镇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全面加快推进长兴村、周家店村、金仙村的3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农业发展战略以及农田机械化作业、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打好基础。
“赤城镇高标准农田建设后,考虑的产业方向是什么?底线又是什么?”笔者好奇地问。
“我们的底线就是不能出现撂荒地。”李昊表示,高标准农田建设后,赤城镇将大力推进“宜机化”农田建设,积极发展粮油产业。同时建立长效机制,管好、建好、用好粮油产业基地,防止耕地撂荒。
一线声音 蓬溪县青花椒园区党委书记赵碧刚:
当前,青花椒产业已成规模,需要做的是巩固青花椒现有产业面积,积极帮助业主争取各项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今年,在大家的努力下,青花椒产业被纳入特色农业保险范畴。下一步,将积极引导园区业主统一注册青花椒品牌,打响蓬溪青花椒的名声。
一线声音 赤城镇长兴村党支部书记周余金: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完善的基础设施、肥沃的土壤、优良的生态,成了农田防涝抗旱、高产稳产的保障,有利于先进农机农艺的推广使用,促进粮食生产节本增效。可以说,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定了农民种粮收益,为粮食连年丰收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产业好才能乡村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重在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也是乡村发展的物质基础。
在赤城镇,无论是村“两委”,还是产业业主,大家都因地制宜、铆足干劲,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从零星点点到规模成片,在“产业好、农民富、乡村兴”的发展道路上,大家齐心协力越走越好,已建成了乡村振兴新模式、百姓致富新路子、群众增收新渠道。
赤城镇的产业发展只是遂宁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未来,乡村振兴的重点将转向发展壮大集体产业,守牢耕地红线,从而产生更强劲的内生发展动力,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来源:遂宁日报)